3《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3《古诗词三首》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古诗词中,就有许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导入
读古诗 有韵味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
zhǔ
我会写
结构:左右
组词:美德 品德
造句:同学们都要争做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部首:彳

建德江
我会写
书写指导:左边是彳不是亻,右上边十字的竖稍向左拉,四字要扁,下边一横不能丢。
结构:左右
组词:美德 品德
造句:同学们都要争做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部首:彳

建德江
解诗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留宿建德江边。
读古诗 有韵味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解诗题
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宿建德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湖北襄阳人,世
称“孟襄阳”。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孟浩然的一生中交织着复杂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早年他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不得不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传说唐玄宗诏咏其诗,孟浩然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语,惹玄宗恼怒。
学习提示
1.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
 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
2.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了解诗意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停船靠岸。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黄昏时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指诗人自己。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了解诗意
原野空旷辽阔。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想象悟情
奠定了全诗感情的基调
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愁”呢?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移舟”和“日暮”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
想象悟情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思乡之愁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客”是指谁?
  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象悟情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 )去了。
家乡
想象悟情
  诗人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在一个火热的夏夜, 。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 。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西瓜
朋友们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与好友登高望远,把酒言欢
与家人到田中劳作收获果实
想象悟情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孤寂、愁闷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借景抒情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
想象悟情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象悟情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思。
学方法
理解诗意
悟其感情
了解大意
初读诗句
体会诗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取得了独到的成就,在宋代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北宋
熙宁五年(1072年),苏轼任杭州通判。这年农历六月二
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
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组诗五首。本诗是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明诗意 悟诗情
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盖,遮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明诗意 悟诗情
风从地面卷起。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明诗意 悟诗情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天气变化之快
黑云
翻墨
比喻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明诗意 悟诗情
白雨跳珠乱入船。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明诗意 悟诗情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望湖楼下水如天。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了解诗意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明诗意 悟诗情
宿建德江
3.古诗词三首

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