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桥》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6个生字,理解“势不可当、狞笑、放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洪水的肆虐,理解老汉大公无私的大山形象。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令人感动的句子,感受老汉的无私无畏、大公无私的大山形象。
教学准备:
ppt、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检查预习情况
1.直入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读文要求: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咆哮 狞笑 放肆 狂奔
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1)抽读。
(2)齐读。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洪水的句子,批注你的感受。
2.抽生汇报描写洪水的句子,谈谈体会。
3.教师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村民的危险处境。
(1)自读,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抽生汇报,感悟洪水不断上涨,越来越汹涌。
(3)感情朗读。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面对可怕的洪水,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
(1)教师引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2)学生概括村民的表现。
三、聚焦老汉,体会大山形象
1.在这危急时刻,村民们惊慌失措,可是有一个人却和村民的表现不一样,他是谁?文中把老汉比作什么?
2.在文中找出能证明老汉是一座山的相关语句。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感情朗读。
4.在这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练习朗读。
(2)老汉为什么在这危机时刻要下这道命令?
四、设置矛盾,深化大山形象
1.体会“揪“的含义,是否能换为”拉“?为什么?
2.老汉“揪“的对象是谁?从课文结尾找答案。
3.老汉在“揪“自己的亲儿子时,是怎么想的呢?试着补充老汉的内心独白。
4.体现了老汉的什么精神?
5.学习推,体会父爱如山。
6.课文小结。
五、以诗结题,升华课文情感
1.以《一座山》结束全文。
2.布置作业。
思考: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