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我爱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读书的好处,培养读书的习惯。2、能力目标:介绍读书的感受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爱读书,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好处。难点: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来是做什么的?(逐步引导——“读书”)2、我们怎样读书呢?我们就来学习《我爱读书》。(板书:——我爱读书)二、探讨:为什么要读书1、思考:为什么要读书?(板书:1、为什么要读书?)2、学生发言,说说为什么要读书。(老师一一予以肯定)3、读书是不是有这么多的好处呢?我们来读一读《陈毅吃墨水的故事》。4、讲述陈毅吃墨水的故事:(1)学生自由地看这个故事,读懂图文意思。(2)同桌(前后桌)表演吃墨水的动作、神态。看谁最逼真。(老师予以肯定)(3)有谁知道陈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老师给你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吧!陈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是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央军委副主席。他写了许多诗词,出版了一本《陈毅诗词选集》。我们以后还会学到他的许多诗词,了解他的许多动人事迹的。由于他从小爱读书,善读书,所以才有这么高的成就。5、想一想自己有过读书入迷的经历吗?(老师巡回指导、了解)6、学生表演自己读书入迷的经历。7、师小结:通过陈毅的故事和我们读书入迷的经历,说明了读书能使我们:知古今、明事理、炼心智,培养我们开阔的胸怀。(板书)三、讨论:你最喜欢哪几本书1、思考:怎样让大家读到好书?2、学生发言。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板书:2、你最喜欢的书?)四、探讨:看电视能取代看书吗1、看电视能取代看书吗?2、学生分组(前后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3、每组选个代表发言4、师归纳:看电视、看书各有所长,要看电视,但更要看书!(不能取代看书)五、总结:读书的好处1、思考:读书的好处?2、讨论发言3、师总结、板书: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板书设计:五、和好书交朋友——我爱读书1、为什么要读书? 知古今 明事理 炼心智 开阔胸怀2、你最喜欢的书?3、看电视能取代看书吗? 看电视 更要看书 小结: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