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 走进秘密花园一、教学理念本节课内容属高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第二节的内容,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独处,独处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学会“享受独处”,在独处中独立,使生活更加和谐美好。进入高中,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浮躁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也因此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此时的高中生喜欢热闹和交朋友,虽然给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带来有利的契机,但是过分的“浮躁”不但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他们养成稳重踏实的良好品质也极其不利。因此,通过本节课让他们了解到独处的益处,学会独处是很有必要的。二、教学目标:通过热身运动和活动体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独处,独处跟孤僻、孤独的不同;通过名人事迹分析,让学生理解独处的积极影响;3、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了解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会独处,享受独处。三、教学重难点:学会独处四、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热身活动,成语接龙,其中必须有“独”字。(背景音乐)很多同学喜欢热闹,交朋友,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跟自己相处。(二)自主学习,根据三个学习目标,阅读14-23页。(三)故事分享老师:你们有过江凡的感受吗?你是如何应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享,了解独处的意义。老师:在人际交往中,很多同学承受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很容易迷失自己,过度关注人际关系,反而忽略了独处的正面功能。那么什么是独处?学生:独处,是有意识地避免外界干扰、自己进行思考的过程。老师:大家要注意独处跟孤僻、孤独不同。独处对身心发展有益。分享:英国资深广告人马维蒂认为,独处是激发创造力的头等要素。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让你在孤独与宁静中找寻到人生的真谛 。——瓦尔登湖学生总结独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我的独处能力心理测试同学们通过小测试了解自己。注意不管自己得分如何,都不必太过在意,关键在于今后的改进与学习。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学会独处呢?(五)总结:如何学会独处?学生们通过小组探讨,结合教材案例进行分享总结:敢于面对独处要对自己有信心积极思考,勤于行动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六)互动体验独处五步法讨论:利用五步法,说说故事中的李丽应该怎么做?爱迪生等名人事例分析(七)我的独处计划运用:根据所学的方法,针对自己的不足,设计自己的独处计划。过去独处的消极情绪:今后的改进计划:六、教学反思青春期的学生浮躁心理频发,如何精心研学,他们是需要学习的。本节课主要是根据高一学生这一心理变化情况来进行教学的,让他们正确认识独处的积极影响。通过系列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探讨,通过名人事例,调动他们思考探讨分析,真正了解独处的益处,从而主动去学会独处,静心求学。不足之处在于活动安排还应该不断调整精化,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