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架起心灵的彩红【设计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其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中不良的亲子关系却已成了不可忽视的现状,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活中累积不断的亲子冲突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让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本课设计重点在于辅导亲子关系中矛盾冲突中的沟通问题。使学生在认知上改变与父母发生冲突的看法,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在行动上积极有效的探索解决家庭矛盾与冲突的有效沟通方法。【活动目的】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一些基本倾听和表达的沟通技巧。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与父母沟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以积极态度主动和父母沟通。【活动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时积极有效地沟通技巧。【活动难点】引导学生转变对于与父母矛盾冲突的认识,驱动学生自愿改变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活动方法】设疑导入、小组讨论、情境体验、讲授指导【活动时间】一课时(45分钟)【活动准备】课前收集学生的与父母关系问卷 、ppt制作、卡片纸 、沟通诊断书【活动过程】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设疑导入(爱的测试) 1、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的爱她吗?A 他一定会 B 他一定不会 C 他可能会假如他是她的父亲?2、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A 她一定会 B 她一定不会 C 她可能会假如她是他的母亲?师:对,一定会。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不因美貌,不因丑陋、不因贫穷而减少,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们都知道父母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我们也爱他们。但是,在课前与父母关系问卷调查中,一道“你经常和父母吵架吗?”的问题,有28.3%的同学经常,49%偶尔,只有8%从未有过。而62.3%的同学跟父母在一个月内沟通中发生过冲突。既然彼此相爱,又何必互相伤害呢?其实,是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出了问题。很多时候,由于亲密,由于习惯,我们往往忽略了与他们的沟通。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怎样沟通,让我们的心靠的更近! 通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活动一:心理游戏“你说我画”。采访“传达者”采访“倾听者” 1、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1两分钟,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样图1)看到全班对的人特别少的感受?在沟通中除了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以外还要关注什么?(1)相同的指令,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整个游戏过程中,只许你听着做,不许你发问、讨论,你的感受如何?(所以当我们沟通不畅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3)这样的沟通方式在我们和父母的沟通中存在吗?师:难怪有时候我们会委屈,明明我照着大人说的做了,为什么他们还不满意?此刻你可能能够体会大人一样也在委屈,明明我是那样说了,你怎么那样做?同样,让我们再次回到刚才的游戏,若大家想顺利画出给出的图形,游戏规则可以怎么调整? 师:对,提问和讨论让我们的传达者和倾听者互动起来。所以,想要积极有效的沟通,怎样倾听和如何表达,一个都不能少。 加入游戏,活跃气氛,并且让同学通过游戏感悟到: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的沟通是不畅的,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缺乏交流,很容易产生误会。活动二:怎么听?(一)视频中找方法快速问答 过渡:那么怎么听呢?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收获!播放视频《妈妈的唠叨》。问:1、你听到了什么?师:很多同学已经掌握了倾听的第一个要点——专注。2、这些唠叨的确让人心烦,可是妈妈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的说呢?师:对,因为爱。因为妈妈对我们特有的爱。所以,我们要想读懂妈妈这些爱,我们就要运用沟通第二个倾听的第二个要点?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理解。过渡:倾听其实也不是被动的只听,我们还要有一定的回应。这也是倾听的第三个要点。3、面对这些唠叨,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回应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演练,先回应,在说出唠叨背后的真相。快速问答:唠叨背后的真相。(1)、上课认真听 学习、前途(2)、出门多穿件衣服 身体健康(3)、走路别听歌 安全(4)、回家赶紧写作业习惯 睡眠(5)、坐直了写 身材(6)、晚上睡觉别玩手机 视力 睡眠(7)、别跟他们混一起 品行师:的确,当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父母的感受和话语背后的真情,积极回应,那么我们的沟通会更顺畅,相处的会更好。最有温度的回应:妈妈:早点儿睡啊!小丸子:妈妈,谢谢!你也早点儿睡!理解让沟通有深度,回应让沟通有温度。过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说不出这么有温度的话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沟通中另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说? 让学生再看视频的过程中,从信息、情感不同层面探索倾听的技巧。体会、理解父母的爱,学会积极回应。活动三:如何说?(一)续演电视剧(二)观察团PK(三)沟通练习 (一)截取视频《小别离》朵朵与父母发生冲突片段……请两名同学续演电视剧。组成父母观察团和子女观察团。1、分别找对方沟通中的问题!(从说话内容、说话方式、肢体语言)师:在人们传达信息的时候,实际上语言表达只占表达方式的35%,而其余65%则是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说同一句话,如果加上手势和表情,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2、观察团分别体会对方,感受是什么?需要是什么?(运用刚才学到的倾听技巧)师:家长和孩子都是在情绪状态下开始的表达,家长愤怒、生气,用批评和指责来暗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孩子委屈、生气,用顶撞和埋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这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沟通效果极差。过渡:而我们在情绪状态下,往往习惯用你……去指责别人,其实,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尝试把“你”换成“我”。3、有效的表达方式:用“当……发生的时候,我感觉……,(那就好像……)其实我真正想要的是……”三段式理智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过渡:我们学习如何说以后,我们还是先帮电视剧里的朵朵来解决她的家庭纷争。4、沟通练习妈妈很严厉地责备:“一天把时间都浪费在写这些没用得上,这次考的这么差?!就这成绩将来也别指望上好大学了!”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妈妈,我写小说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写的。我这次考试考砸了,你感到很失落同时也很生气。我理解你的感受和担心,我会努力把时间安排好,认真做好每天预习、复习和做作业,争取下一次有进步。诉说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妈妈,当我听到你刚才的那些话,我感到痛苦和伤心。我希望你下一次教育我的时候,能顾及一下我的感受。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朵朵跟父母的纷争是怎么化解的,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收获?播放朵朵和爸爸和好片段。 其实,就像朵朵爸爸一样,我们的父母在与我们发生争执以后,也同样会毫无保留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所以,一句“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它能解冻、改善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通过体验让学生体会到与父母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团体验,引导学生更加客观的看待与父母沟通方式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运用所学沟通技巧,通过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积极沟通带来的转变。沟通练兵场(小组间交流,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对话) 请仔细回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跟父母沟通不畅的经历,现在尝试运用今天讲到的沟通技巧,完成沟通诊断书! 具体事件父母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你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 3、改变你的沟通方式,让你们的沟通变得有效? 运用所学沟通技巧,结合实际及时练习,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所悟服务于现实生活,提醒学生关注父母的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沟通能力。结束与作业回顾所学内容 作业:完成沟通诊断书。其实与父母沟通很简单,当我们做到专注、理解并报以积极回应的去听,学会了在体会他们感受、需要后去说的同时不忘尊重,我们的心就会靠得更近! 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学会积极与父母沟通。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