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辅导活动课走近老师一、活动设计说明师生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这节课的设置遵循初中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沙具游戏为载体,运用表达性艺术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自身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多方面了解老师,认识老师这一职业、身份;(2)能够尊重、理解老师,并明确师生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及方法;(3)了解、评价身边老师,认识自己对于老师的期待和评价标准。2、过程与方法(1)“你演我猜”活跃气氛,导入主题;(2)角色体验,感受老师心理;(3)“我心里的老师”,帮助学生回忆老师,情感过渡到下一环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讲真话,吐露心声,真实交流;(2)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老师内心感受和工作不易之处,接纳和欣赏老师;(3)“来自老师的一封信”,促进情感交流,升华课堂。重点难点解析1、重点本课的重点帮助学生尊重、理解老师,接纳和欣赏老师。每个老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并不能被所有同学都看到。老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地顾及班上所有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和特点,需要同学们多去睁开自己美丽的眼睛,去发现老师的优点。关注一个人的优点,也就是对这个人进行了积极关注,积极关注可以让被关注的人充满力量、更有动力,也可以让主动关注的人对生活充满期望。培养学生积极关注他人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热爱生活。同时,鼓励学生接纳老师的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帮助学生找出老师的优点后,学生会更能接纳老师的不足。因为他们能够理解老师。2、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走近老师,体验老师内心感受和工作不易之处。真正的走近老师还需要情境体验和亲身感受。“我来做老师”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下老师的心理感受,更深入认识老师这一社会角色。角色体验在心理课中经常被用到,因为课堂效果很好。但容易被学生理解为“小品”,易带着玩耍的心态进行,这要求老师合理引导,对老师挑战较大。“我心里的老师”通过与老师面对面亲身采访,坦诚相待,真正地去了解老师,多方面认识老师,通过采访这种沟通形式走进老师内心,感受老师的不易之处。将学生埋藏内心许久的,关于老师的困惑全都解答出来。同时,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在很多方面拥有共鸣,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二、活动目的1、学生感受师生关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2、学生通过对沙具作品的再设计思考并尝试积极主动的师生交往方式。三、活动准备微课制作、PPT制作、沙具准备、A4纸、彩笔四、活动对象初中七年级五、活动时间地点上午第1节 录播教室六、活动过程课前约法三章:约定一 摇铃目的:坐正 集中 倾听约定二 放松回忆时 不笑不发出声音来破坏放松氛围约定三 沙具选择时有序 不损坏不交换沙具 分享环节不玩沙具和水彩笔1) 热身活动,引出本课主题《走近老师》今天我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从一个热身活动开始。我会说几句句子,你认同的、觉得答案是“是”的就站起来;觉得是“否”的就坐着。我们先试试,“你是男生”……现在正式开始:1)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某位老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 你曾遇到过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3) 你曾与老师发生过矛盾,对老师有过不满情绪。谢谢大家,请坐。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刚刚说的句子都是围绕师生的话题?所以今天我们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是“师生之间”。今天我们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积极主动的师生交往方式。2) 沙具游戏,开展辅导活动1、 通过“肌肉放松练习”来促进师生间往事的回忆刚才的热身活动已经让很多同学的眼前都浮现出那位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了。之所以印象深刻,可能是由于某句话或某件事。现在就让我们放松下来,好好回想一下与那位老师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音乐起)请大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胳膊和手放在自己的腿上,闭上眼睛。用平稳的方式呼吸,先深深地吸一口气,慢慢吐气,告诉自己随着呼气达到完全放松。吸气,让整个胸腔充满氧气,呼气,把内在压力从吐气中排出,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现在握紧拳头、皱紧眉头、紧闭双眼、抬高下巴、闭紧双唇、双肩向上耸、肩胛骨往前推、腹部往里收、绷紧臀部和大腿、脚后跟紧靠椅子、使劲翘脚趾,保持这个姿势5-4-3-2-1,好,放松——继续慢慢地、深深地呼吸,放松脚、放松小腿、放松膝盖、放松大腿、放松臀部、到胸部,越来越放松,感觉到松弛渗透进肩部、渗透进手臂、越来越深入,感觉到脖子内部的松弛,继续慢慢地做深呼吸,放松头部,你的全身有一种松弛、宁静的感觉——现在让我们进入回忆,好好回忆一下那位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回忆那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一声尊敬的问候、一次耐心的解答、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暖暖的眼神、一次淡淡的冷战、一个难言的心结、一次温馨的关怀、一段默默的守护……回忆起那一段师生往事……好,现在慢慢睁开双眼。带着回忆中的感觉来挑选代表自己和那位老师的沙具。2、学生沙具游戏活动一(1) 在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微课了解了沙具游戏。现在请同学分别挑选代表自己和回忆中那位老师的沙具。凭第一感觉挑,不要犹豫不决。每两组20秒,可倒计时。(2) 大家都顺利地挑选好两个代表沙具了。现在请同学依据自己的感觉在A4纸上摆放代表自己和老师的沙具。(3) 组内交流:每一位同学都摆好了吗?(摇铃集中)手都离开沙具,沙具摆放好就不去移动了。导语:现在,你是纸上这个“世界”的创造者,我们对它的了解实在不多,请每一位同学都成为组内其他同学的向导,带大家游览这个“世界”,告诉我们有关它的故事,详细描述一下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使大家熟悉这个“世界”中的人物或物件。接下来请大家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小组交流:哪个代表你?哪个代表老师?为什么选这个沙具?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放(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让你这么摆放)? 你在这段师生关系中的感受(打分评估:如果满意度的分值是0-10,你会为这段师生关系打几分)? 这段师生关系对你成长的意义(影响)?当1位同学在交流时,其他同学保持倾听状态。每位同学40秒。现在第一位同学开始……(4) 学生代表全班分享(运用关注、倾听技术)(2位)谢谢大家的组内分享,现在请同学上来分享一下。3、 教师分享学生时代的一段师生往事(运用自我表露、同感技术)(引导学生尝试积极主动的师生交往方式)谢谢两位同学的分享,其实老师也有想与大家分享的往事。这是老师挑选的二个沙具(放实物投影里),这个代表那时的我,这个代表我的语文老师。为什么我们的距离那么远呢?那还得从一次“霸气”的语文作业讲起……被严厉批评了,委屈,不想看见语文老师,不想上语文课。难过了几天,在一系列负面情绪过后,我还是选择采取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出示老师的作品再设计……4、 学生沙具游戏活动二导语:听完“我”的故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启发呢?现在就让我们思考:如果你刚才对这段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比较高,你愿意做点什么,让这份师生情更深厚?如果你刚才对这段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比较低,你愿意做出哪些调整(主动做哪些努力),让这份师生情更美好?给大家40秒的思考时间(音乐起)(1) 想好了吗?恭喜你们!现在你们获得了拆除你原先作品的力量,打开了新的创作通道,你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设计。结合文字或绘画的方式,思考积极主动的师生交往方式。(如果再遇到当时的情况,你将怎么做才能提升你对这段师生关系的满意度,让师生之间变得更和谐呢?不要被我刚才的思路框死,从你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地画,画出你努力的过程及期待的结果。)5-6分钟时间(音乐起)集中,如果还没画完,没关系,待会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2) 学生代表全班分享。(运用关注、倾听技术)4位同学我们准备请同学上来分享。在此之前,我想对上来分享的同学说: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让我们畅游其中,触及你的内心,分享你的感受。我们不仅要用眼睛,也要用所有的感官来体验它,了解它。同时,我也想对坐着倾听的其他同学说:不要做任何评价,大家无条件接纳。我们不是评论员,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静默地陪伴、欣赏与倾听,期待分享的同学能获得积极的力量。(了解一下之前对这段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是多少,做了哪些再设计?再设计后的满意度是多少?)3) 结束语,总结本课主题。(音乐起)谢谢大家的分享,给刚刚分享的同学掌声。也谢谢在座的每一位愿意跨出第一步,以积极主动的交往方式,走近老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你们,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同学们,回忆带给我们成长的力量,其实老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大家成长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在成长的路上!最后,祝福大家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