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科学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重要内容。教材第二章中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元素组成,第三章中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相关知识都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教材安排了【实验4-7】【实验4-8】【实验4-9】三个探究实验,以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交流,得出质量守恒,并从本质上论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依据,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做准备,本节课开启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的历程。
二、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掌握了物质由微粒构成、由元素组成,对化学变化的本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对一些化学反应有了定性的认识,但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数量较少。
能力方面:具备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但设计实验,评价实验能力水平还较弱。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再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完整的进行了一次实验探究课。在实验验证的步骤当中采用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因为分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通过倾听教师讲述,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并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六、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锥形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导管、气球、橡胶塞、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大理石。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引入]播放视频“狄仁杰的疑惑” 观看视频,提出猜想 通过轻松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进行猜想。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改变吗? [作出猜测] 猜想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改变.猜想二: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帮助学生逐渐理出实验探究的思路
[实验验证] 一、四人小组活动1、2、3小组完成【实验4-7】4、5、6小组完成【实验4-8】7、8小组完成【实验4-9】二、小组成果展示在实验后选代表展示他们组的实验中实验装置,阐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认真完成实验,做好记录。小组发言人展示,全班认真倾听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当中来,并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科学探究的能力。
[提出问题]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对于相同的反应,不同的小组选择不用的装置,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问什么 对比分析,查找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导致气体散逸,得出错误的结论”[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即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加深学生对“有气体参与或生产的反应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关系,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认识。
[小结板书]4.3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注意:(1)适用范围为化学变化(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指的是反应中消耗的,如果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3)有气体参与或生产的反应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关系,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听讲,理解,勾画重点,笔记 通过教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小结]思考:“狄仁杰的疑惑”1.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如何解释?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铁生锈后质量增加,如何解释?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思考 得出答案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揭示矛盾和解释矛盾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深化学生的认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做到首尾呼应。
10、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册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西安经开区泾渭学校 但璐
本节课是我在参加完西安市教科所举办的名师大篷车培训之后,学习了铁一中姚远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之后,借鉴她的课备的一节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验探究课。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①本节课思路清晰,调理清楚,知识的逻辑性强,层次明确,逐步深入,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得出质量守恒定律;②引课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化学问题与实际相联系,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愿学、乐学。③教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
④前后呼应,体系完整。从视频中狄仁杰的疑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利用学到的知识破解狄仁杰的疑惑,前后呼应,设计合理。⑤课容量设置比较合理,由于我校学生水平较弱,因此对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放在了下一节课完成。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见性不够。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边缘生,做实验时思路不够清晰,实验耗时较长,甚至是得出了相反的结论。②【实验4-7】现象不够明显,可能由于产生二氧化碳逸散,但相比较整个装置而言二氧化碳逸散所减小的质量非常小,因此天平指针的偏转不够明显。需要在实验改进上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