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一幅画的“前世今生”《太平春秋图》—— 看变化,悟发展缘起“今生”几年前的一个夏天,袁振璜先生背着画夹,去坊下街一带写生。街巷里弄、屋檐翘角、雕梁画栋,不知不觉画了大半晌。老人的遗憾当袁振璜先生来到一个小院子里的时候,见一位老太太,一个人搬了个小凳子在那里坐着,静静地看她的房子。她对他说,老屋快要被拆了,以后这个家就再也看不到,现在多看看,能记多少就记多少。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房子被拆改,老人马上要住进新的房子里面了,这是件好事。但老人过去的时光好像也要随着房子拆建消失了。怎么样才能留住过去的旧时光呢?画,就可以把记忆的年轮倒退回五十年前、一百年前去。袁振璜先生把画作的时代背景定在清末民初,但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十年前就已经消失的场景,有的甚至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消失,谁能提供清晰的线索呢?怎么办?为此, 袁振璜先生不停地翻找相关书籍,查询各种不同年代的县志、史料,从自己历年来的写生作品里找素材,还断断续续访问了几十位年事已高的老城关人。翻找相关书籍历年来的写生作品里找素材访问了几十位年事已高的老城关人查找资料的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遗址遗迹,调查访问观看历史记录片,参观博物馆......绘图的过程定名:温岭古称太平,画作的名字就定为《太平春秋图》。构图: 绘画之前,袁振璜先生多次实地采风,图中的建筑分布还参照了市民王孔明家收藏的清咸丰年间《温岭县志》中的一幅温岭老建筑分布图。然后是人物细节,他觉得,画中人物是一定要有的,没有人的画面会缺少灵魂。描补:在一日日的走访中,老人们充满情感的话语好像打开了温岭历史的另外一幅画卷,他们对老太平的种种描述,时时引起他内心的惊叹。孔庙及庙前的泮桥、森春糕饼店、王寿领菜馆、朱子祠、西门戏台……这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建筑,现在都没有了。一个一个听来的故事,一点一点了解到的信息,都被袁振璜先生画在了画中。清咸丰年间《温岭县志》中的一幅温岭老建筑分布图他们对老太平的种种描述实地采风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画作的失误2016年2月,耗时1年半左右,初稿终于完成。为求精准,袁振璜先生带画作,四处征询人们的意见,发现有3处失误。三处失误:一处是城隍庙,有老人说,城隍庙有两个庙门,他只在画里画了一个,这个不对;还有,他画东嶽庙时,想当然地就画了两名和尚,但是有老人家却说,这东嶽庙里是没有和尚的,这个也与历史不符;最后一处,是东嶽庙门口的戏台前,这里曾经有水池,池上有座桥,这个场景在画中被遗漏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误?第一手资料亲自实践、经历、直接观察得到的资料直接来自原始资料:如日记、文物、信函、原始文件、档案第二手资料转述得来的资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 (经过了中间环节再得到的资料)第一手资料会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价值更高!练一练区分下列哪些属于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记录东次郎在南京大屠杀中亲身经历的日记某大学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史》记者拍摄到的美军虐待战俘的照片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打年糕尚书房商业区东岳庙梦回“前世”:《太平春秋图》遇见“未来”,知变化如何评价这种变化?从破旧矮房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觉得温岭变得越来越好了。先摆事实再讲观点生活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论这些变化是否令人满意,都是历史发展的过程。1949年的温岭,生产总值仅为2259万元,人民挣扎在温饱线上;如今的温岭,2021年生产总值为1256亿元,是名扬海内外的中国明星县(市)、全国百强县(市)。请你结合这节课所学,绘制一幅自己母校的“前世今生图”,充分体现前后变化。1.为你的画取一个标题,能够鲜明体现出母校的变化特点。2.为这种变化提供证明资料,说明资料的来源,并对资料的信度进行辨析。3.对母校的变化进行评价,根据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观察家乡的变化,掌握认识家乡的方法 (3).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