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

资源简介

系统建设劳动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本文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研制背景、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从时代要求及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现实问题,述清本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缘起与主旨;从劳动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及其统领下的课程标准各部分设计,阐述了该版课程标准的突破;从劳动课程资源的利用、劳动项目的开发以及劳动课程师资的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劳动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与难点。
研制背景与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制背景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劳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课程,并辅之以课外劳动以及与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劳动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充分挖掘是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的重要前提。

在此背景下,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研制工作的每一环节,将《意见》以及《纲要》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劳动课程开齐、开好,提高劳动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贡献率。
(二)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的研制要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并引领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是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窄化”“片面化”问题。构建完整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目标体系,解决仅以技能、过程或体验等某一方面作为劳动教育目标的问题。构建包含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课程结构,解决仅实施某类劳动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方式,解决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等问题。

二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表面化”问题。通过内容要求、素养表现、活动建议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提供劳动实践过程指导建议,解决学生经历劳动过程但缺乏劳动价值体认、劳动观念培养、劳动品质塑造等“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二、研制的主要突破

研制工作依据《意见》及《纲要》,挖掘劳动课程的育人本质,体现学校与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提炼了劳动课程要培养的学生劳动素养
《标准》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为此,怎样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高,是课程标准研制亟需突破的问题之一。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要培养的学生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标准》从中央文件精神出发,结合认知基础、实践基础、行为与品格及三者有机整合的视角,提出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作为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阐释了劳动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体现了基础性、阶段性、成长性。这四个方面既体现了劳动课程在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又体现了对学生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性素养的培养。

研制工作以劳动素养为统领,引领课程标准各部分:明确各部分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提出课程的目标、内容、劳动素养要求以及课程实施建议;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劳动实践活动,提出素养立意、切实可行的活动建议;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习质量观,提出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生劳动素养要求。
(二)形成了与劳动素养相匹配的课程目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包括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标准》还提出了学段课程目标,按照学段,围绕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各学段课程目标之间体现连续性、顺序性、进阶性特点,为各学段的劳动课程开设提供了目标引领。
(三)构建了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劳动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任务归纳在一起后形成的一组劳动任务。共设计了覆盖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有所侧重的十个任务群。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小学中年级及以上每个学段都涵盖三类劳动内容,学校在任务群的选择上可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在每类劳动内容所涉及的任务群中选择实施。
(四)研制了各学段劳动素养要求
劳动素养要求是对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的总体刻画。劳动素养要求的提出有助于课程实施者明确不同学段劳动素养的具体表现特征,为资源开发、教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达到育人合力。
(五)强化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

《标准》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六)提出了可操作的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
《标准》关注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的引领性、建设性、可操作性,在课程内容活动建议部分提供可实施的活动,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建议,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劳动项目开发、劳动过程指导、劳动周设置、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劳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标准》高度重视劳动安全问题,从理念到实施、从目标到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和机制建设,注重课程实施的安全性评估,适时提出安全提示。此外,还附以适量的项目、活动实施与评价案例,力求使课程标准好用、管用。

三、劳动课程实施的重点与难点
(一)劳动项目的开发
落实劳动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各任务群中劳动项目的开发。劳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目标和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劳动项目的开发要协调劳动项目的基础性与开放性问题,要把握不同学段的劳动素养要求,围绕《标准》提出的十个任务群,合理选择和确定实践项目内容,要避免内容随意化、片面化、简单化,同时又要防止忽视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开放性,出现“一刀切”“千人一面”现象。
基于此,《标准》给出了劳动项目设计的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制订项目目标、选择项目内容、确定劳动场域、明确项目过程、提炼项目操作方法等方面。在劳动项目的实施安排方面,提出依据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及十个任务群在各学段的分布设计,总体体现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

为解决劳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表面化”问题,劳动项目开发要注重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为解决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的问题,劳动项目开发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向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有效拓展。
(二)劳动实践过程的指导
劳动实践过程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关键。劳动实践过程是学生从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亲历实践,出力流汗,完成真实、具体的劳动任务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的过程。教师需要在劳动课程的目标、项目活动、学习支架、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活动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中渗透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示范等关键环节,让学生经历反思、体认、感悟、内化、外化等过程,在动手实践中促进劳动观念体认、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劳动精神熏陶。对此,《标准》从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准备、实施及反思阶段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三)劳动教育路径的协同
《纲要》提出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加以安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四个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标准》将劳动周作为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解决校内外劳动有机衔接、相互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

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劳动周与劳动必修课不能相互替代。劳动周主要涉及如何设计、组织与实施的问题。《标准》从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资源利用四个方面为劳动周的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从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劳动空间、内容和时段的衔接,劳动实践的内化,保障劳动安全四个方面给出了组织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积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为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育人环境。要指导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将相关劳动内容作为家庭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课程建立关联,以使学生习得的劳动技能获得及时的应用和巩固。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企业、医院、农场等场所资源,以及劳动模范、具备技能特长的人才等人力资源,系统安排社区劳动,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
(四)劳动课程评价的引导
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从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劳动课程的平时表现评价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劳动效果,以此调整教学实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其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内容要求和劳动素养发展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劳动素养的表现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有利于学习诊断和促进发展。劳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可以采用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

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是学期、学年或学段结束时进行的综合评价,反映学生劳动课程学习的水平和劳动素养的阶段性达成情况。阶段综合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可结合档案袋进行,结果性评价可采用测评形式,通过考查学生在完成测评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
(五)劳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劳动课程资源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劳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坚持素养导向,满足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要有利于加强劳动课程与地方经济文化的联系,强化劳动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拓展劳动课程的空间等。《标准》从劳动课程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学校场地、设施以及环境、劳动实践室、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劳动实践室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和重要保障。劳动实践室的类型、数量、器材配置等要有利于三大类劳动教育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建设。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拓展资源,是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及劳动周等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劳动实践室的重要补充。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的设立要充分考虑学生劳动的特点,兼顾劳动场地的规模及劳动项目的适切性,分类设立,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学习与实践需求。

此外,要注重加强机制建设,开拓多种途径,调动多方积极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六)劳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标准》对劳动课程教师的劳动素养、劳动课程教学能力、劳动课程规划与组织能力提出了相关要求,学校要立足学校实际,设立劳动课程教研组,合理设置劳动课程专职、兼职教师岗位,协同开展劳动课程教学工作。

为使《标准》切实落地,劳动课程教师要积极参加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培训,充分认识劳动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求,掌握不同学段的劳动素养要求,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要不断提升劳动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学校、学段、年级的劳动课程整体方案规划,并基于劳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行课时的统筹安排、劳动项目的设计、劳动实践过程的组织与指导、课程评价方案的制订,等等。
(七)劳动教研队伍的保障
劳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发挥劳动教育教研队伍的作用。各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课程教研员,并强化对教研员的专业培训及指导、工作支持及督查,提升教研员教学研究与专业引领能力。
由于劳动课程教师、教研员来源多样,专业背景、个人特长各有差异,因此,要确保教研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安排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等多种方式,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注重劳动课程教研方式创新,灵活采用专题讲座、项目案例研讨、工作坊、微论坛、劳动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采取参与式、互动式教研等方式,挖掘教师个体优秀经验,分享教师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