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
课次:第一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任务:
1.通过学习体育课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灵活性和习惯性。
教学过程:
1、导入:你知道为什么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范吗?你在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吗?
2、正课: 体育课安全教育常识
(1)着装安全
体育实践课大多是全身性活动,活动量大,彼此接触机会多,而且还要运用许多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跳马等,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上课时着装必须注意安全。
1.衣服口袋里禁止装钥匙、小刀等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包括项链、手链、手表等一些物品,以免受伤。
3.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佩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4.不要穿凉鞋、拖鞋和皮鞋,应当穿运动鞋或布鞋。
5.衣服要宽松合体,透气吸汗,做好不要纽扣多,拉链多或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穿运动装或校服。
(二)安全措施
1.要牢牢树立安全观,体育课前要想好体育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意识。
2.要仔细检查上课要使用的器械,是否有隐患存在,及时更换体育器材。
3.要求学生上课的着装要合体,合身的服装才能更加便于运动,拖拖挂挂运动容易受伤。
4.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易受伤的关节、部位要充分活动开,预防伤害发生。
5.教师认真做好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好稳定的动作表象,同时要规定动作方法,以防学生因错误动作而带来伤害。
6.体育课上安排练习要有层次,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动作要求。
7.体育课上要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是分腿腾跃、支撑跳跃等课,以防学生胆大、好胜出危险。
8、体育课上摇及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9、体育课上要特别注意课后段,如果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队列队形
课次:第二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1、队列队形;
2、活动性游戏:“抓人”、 “穿过小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动静一致。
教学难点:队列整齐,动作一致。
教学方法:形象化、游戏化等。
教学过程:
顺序 教学内容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抓人”2、小型徒手操。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4、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5、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4、学生精神饱满。 1121 10 小
基本部分 一、队列队形:1、集中注意力联系;(有效与无效)2、快快集合;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4、变换队形;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二、游戏:穿过小树林;规则:1、必须站在起跑线后,拍手后才能起跑。2、不得碰到下树,如碰到扶起后才能其跑。 1、 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2、 教师做正确的示范。3、 教师个别指导。4、 找好学生做表演。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2、教师做正确示范。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2、学生练习。3、分组练习。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2、学生练习和比赛。3、分组比赛 3-42-3 1810 中中
结束部分 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2、下课。 1 2 小
场地设计 八个小木柱;四个标志物; 教学回顾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特点:
1、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既服务于教学又服务于学生。
2、组织教学,运用方法手段等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手段等形象化、儿童化。课的开始,教师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教学目标,学生既认定了目标,又产生了极强的学习欲望,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模仿练习、小组练习、游戏练习,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情绪饱满,学习积极性高涨,有效地解决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上体育课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听指挥的难题。
3、教学过程体现了整体、动态、有序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
课次:第三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班级 人数 时间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和扩胸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制,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各节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教学难点 上下肢动作的协调一致,环绕时手臂伸展,动作位置与力量的控制。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学生○ ○—体委▲ ▲--教师 教法:1、声音宏亮2、精神饱满3、注重仪表4、语言亲切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2、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体转运动④腹背运动⑤弓步压腿⑥侧压腿⑦膝关节运动3、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立正:两脚跟靠拢并立,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之长;两腿站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接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看齐: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对正,看齐。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要立即以碎步调整。 组织: 绕田径场慢跑两圈(400m*2)。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立正、稍息、看齐的动作要领及要求并示范。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集中注意力练习。
基本部分 预备节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1-2两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前)3-4两臂头上交叉两次(左手在前)5-8左脚开始踏步4次,同时两臂经侧还原成直立。示图: 第二个八拍1-2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3- 头左转90度4- 头还原5-8左脚收回,同时两臂经上向右绕至体侧,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四个八拍同第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二、伸展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至上举。3-4 还原成直立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右臂经侧至上举6- 还原成直立7-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举(眼看左手)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二个八拍1-2 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3-4 两臂侧上举,稍抬头5-7 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环至体侧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三、扩胸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两臂前举(两手重叠,左手在上)3-4 还原成直立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膝,两臂经侧至侧举6- 右脚收回成直立,同时两臂前举(两手重叠,左手在上)7- 两腿屈,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振(握拳)8- 身体直立,同时两臂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示图:第二个八拍1-3 两腿屈伸两次,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下举,后振两次成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4- 身体直立,两臂成前举5- 提左膝(左脚贴于右膝内侧),右腿屈,同时左转90度6- 同47-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 两臂头上交叉后衔接踏步。2手臂上举和绕环时,动作不舒展、幅度小。应对策略:1、在教师口令提示下,按较慢节拍完成动作。2、练习动作前,先做几节肩胸部位的伸拉练习。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手臂上举、侧平举位置的控制。2、侧平步时身体重心的控制。应对策略:分别进行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练习,多次重复,体会手臂控制和重心控制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扩胸动作充分到位。2、膝关节屈伸与上肢动作协调一致。应对策略:1、强调用胸背部发力,结合上肢的摆振动作,加大扩胸幅度。2、侧对镜子练习,观察扩胸动作幅度和上下肢动作的准确性。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①肩部拉伸练习②体侧拉伸联系③腹背拉伸练习④膝踝关节拉伸练习集合整队,课后小结。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同上要求:认真练习组织:××××××××× ××××××××× ×××××××××××××××××× ▲ 要求:快、静、齐
心率负荷图 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 70%—77%练习密度 30%-35%最高心率 140次/min平均心率 110次/min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
1. 讲解过于琐碎不够精炼,影响学生抓住动作要点。
2. 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二
课次:第四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班级 人数 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学习踢腿运动、体侧运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和扩胸运动,基本掌握踢腿运动和体侧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质,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广播操各节的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教学难点 踢腿运动中手臂与腿的配合,踢腿的速度、力度和幅度的控制,体侧运动的手臂与腿的配合。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学生○ ○—体委▲ ▲--教师 教法:1、声音宏亮2、精神饱满3、注重仪表4、语言亲切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2、广播操基本动作练习 ①手臂动作练习②腿部动作练习③上下肢组合动作练习3、队列练习——停止间转法 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靠拢右(左)脚。转时,两腿绷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向后转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 组织: 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50m*2)。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停止间转法的动作要领及要求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认真练习
基本部分 复习 预备节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学习踢腿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 左脚前迈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握拳)3- 提右膝(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腿屈,同时两臂胸前屈肘(拳心相对)4- 右腿后伸,同时两臂上举5-6 右腿前踢(大于90度,直膝,绷脚尖),同时两臂经侧至下举7- 右腿后伸,同时两臂经下至侧举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二个八拍1-2 左腿向侧一步成半蹲(宽于肩),同时两臂体前交叉至手扶膝(虎口向内)3-4 还原成直立5- 左脚向右前方迈一步,同时两臂胸前交叉(拳心向后)6- 右腿侧踢(大于90度,直膝,绷脚尖),同时两臂经下摆至侧举7- 右脚后伸,同时两臂侧举(握拳)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学习体侧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八拍1-2 左脚向前一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掌心相对)3-4 右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两臂侧举(掌心向下)(右脚走捷径成开立)5-6 提左膝(大腿与地面平行,左脚贴于右膝内侧),同时左臂摆至下举、右臂摆至上举(掌心向内)7-8 两腿开立,同时上体右侧体,右手插腰,左臂上举(眼看前方)(经侧平举,左臂贴耳)示图:第二个八拍1-4上体左侧屈,(两臂经平举)同时左手触及膝外侧,右臂侧上举(掌心向外,抬头看右手)(3到位,4保持)
5-6 直立,两臂侧举
7-8 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示图:第三、四个八拍 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第八个八拍 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作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复习课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注意力不够集中。应对策略:1、提高动作质量要求。2、采用竞赛法和分组练习法引导学生。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踢腿力度与高度的控制。2、学生练习时拳与掌分不清。应对策略:踢腿动作专门练习上肢动作的分解练习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体侧屈时上体前倾,手臂上举不到位。2、提膝动作时重心不稳。应对策略:1、慢速完成练习,强调腰发力和手臂控制。2、下肢动作练习,即腿向前后迈步接向侧迈步接提膝动作。教学要点:腰部发力带动躯干侧屈。动作舒展,过度自然。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①肩部拉伸练习②体侧拉伸联系③腹背拉伸练习④膝踝关节拉伸练习集合整队,课后小结。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同上要求:认真练习组织:××××××××× ××××××××× ×××××××××××××××××× ▲ 要求:快、静、齐
心率负荷图 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 74%—80%练习密度 33%-37%最高心率 145次/min平均心率 112次/min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
3. 重复练习与分解练习过多,影响教学进度。
4. 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3.注意教态,用标准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三
课次:第五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班级 人数 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学习体转运动和腹背运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了解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和体侧运动,基本掌握体转运动和腹背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质,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广播操各节的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教学难点 节奏的掌握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学生○ ○—体委▲ ▲--教师 教法:1、声音宏亮2、精神饱满3、注重仪表4、语言亲切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2、广播操基本动作练习 ①手臂动作练习②腿部动作练习③上下肢组合动作练习3、队列练习——停止间转法 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靠拢右(左)脚。转时,两腿绷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向后转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 组织: 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50m*2)。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停止间转法的动作要领及要求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认真练习
基本部分 复习 预备节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4·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学习体转运动(1)第五节:体转运动(8拍×8) 第一个八拍: 1-2 两腿屈伸一次,同时两手叉腰 3-4 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稍宽于肩),同时两手相握前举 5-6 上体左转90度,同时左臂胸前平屈,臂前举(掌心向下,眼看右手) 7-8 上体右转180度(眼看右手) 第二个八拍: 1-2 上体左转180度,同时两臂经前至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眼看左手) 3-4 上体转动一次(转幅控制在45度内,眼看左手) 5-6 上体转至正前方,同时右臂经下、左臂侧摆至头上成交叉(左臂在前),稍抬头 7-8 还原成直立 (2)第六节:腹背运动(8拍×8) 第一个八拍: 1-2 两臂经侧摆至上举,两手相握 3-4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稍宽于肩),上体面向左前方,同时左手扶头后部,右臂前上举(掌心向下) 5-6 上体还原,同时双手叉腰 7-8 上体前屈,左手指触右脚前地面(掌心向内) 第二个八拍: 1-2 上体前屈,同时右手指触左脚前地面(掌心向内),左臂后上举(掌心向外) 3-4 体前屈振动一次,同时两手指触地(掌心向后) 5-6 左脚收回,同时下蹲,两手扶膝上部(指尖相对,眼看前下方) 7-8 还原成直立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复习课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注意力不够集中。应对策略:1、提高动作质量要求。2、采用竞赛法和分组练习法引导学生。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体转运动转体方向容易弄混。2、腹背运动躯干弯曲程度不够。应对策略:体转运动专门练习多次提醒躯干弯曲幅度加大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教学要点:腰部发力带动躯干侧屈。动作舒展,过度自然。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①肩部拉伸练习②体侧拉伸联系③腹背拉伸练习④膝踝关节拉伸练习集合整队,课后小结。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同上要求:认真练习组织:××××××××× ××××××××× ×××××××××××××××××× ▲要求:快、静、齐
心率负荷图 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 74%—80%练习密度 33%-37%最高心率 145次/min平均心率 112次/min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1.重复练习与分解练习过多,影响教学进度。2.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3.注意教态,用标准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四
课次:第六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班级 人数 时间
教学内容 1、复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和腹背运动,2、学习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面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深化认识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和腹背运动,基本掌握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质,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广播操各节的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教学难点 跳跃运动时手臂动作和腿部动作的配合;整理运动时节奏的控制;各节动作速度、力度和幅度的控制。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学生○ ○—体委▲ ▲--教师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2、广播操基本动作练习 ①手臂动作练习②腿部动作练习③上下肢组合动作练习 ④跳跃练习3、队列练习——跑步走与立定 齐步走: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cm,前脚掌先着地,重心前移,两脚依次进行;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得超过衣扣线;向后摆臂时不露手。立定:听到动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臂不摆动),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组织: 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50m*2)。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齐步走与立定的动作要领及要求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认真练习。
基本部分 复习 预备节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学习跳跃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 左前45°左弓步跳,两臂胸前平屈(握拳,拳心向下)
2- 跳成并立,两臂还原(拳变掌)
3- 左弓步跳,同时两臂经侧摆至头上击掌
4- 右转45°跳,还原成直立
5-6 原地并腿小跳两次,同时两臂胸前平屈(拳心向下)
7- 跳成开立(屈腿),同时两臂侧上举(掌心向内) (两臂经体前交叉摆至侧上举)
8- 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二个八拍
1- 右脚后踢腿跳,同时两臂胸前屈肘(拳心向后)
2- 左脚后踢腿跳,同时两臂下举(拳心向内)
3- 右脚后踢腿跳,同时两臂侧举(拳心向下)
4- 跳成并立,同时两臂置于体侧(拳变掌)
5-6 跳成开立(半蹲),同时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至侧举(拳心向下)
7-8 还原成直立
示图:第三、四个八拍 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第八个八拍 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作
(跳跃动作做到点到为止,注意及时收回)学习整理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4 左脚开始踏步,同时两臂经侧至上举(掌心向外)
5-8 踏步,同时两臂经侧下举时屈肘、前臂向内绕环至体侧,还原成直立(5下落,6绕环,7手臂外展,8收回)
第二个八拍
1-2 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并于左脚内侧点地,同时两臂摆至前举(掌心向下)
3-4 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并于右脚内侧点地,同时两臂经下摆至侧举(掌心向下)
5-8 右脚开始踏步,同时两臂向下,还原成直立示图:第三、四个八拍 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
第五个八拍
1-2 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3-4 右脚向侧一步,同时身体左转45°,两臂前举击掌
5-6 体前屈,同时两手(指)交叉相握经膝部至踝前
7-8 上体抬起,同时两臂上举(两手指相握,掌心向上)
第六个八拍
1-4 左臂上举,右臂经前至下举(稍低头,掌心向后)(下颚对手)
5-8 左脚收回,左臂经体侧(掌心向上),还原成直立
示图:第七、八个八拍 同第五、六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复习课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注意力不够集中。应对策略:1、提高动作质量要求。2、采用竞赛法和分组练习法引导学生。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跳跃动作无力,上肢动作不清晰、控制不准确。2、后踢腿跳动作不协调。应对策略:双手叉腰反复进行弓步跳、开合跳和后踢腿跳练习。重复上肢动作练习,然后再进行上下肢的完整练习要点:跳跃动作轻快、节奏强,弓步跳和开合跳分腿到位,上下肢配合协调。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动作紧张、过度用力。2、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应对策略:1、提示动作要领,叉腰完成踏步练习。2、上下肢配合完整练习。要点:踏步节奏清晰,调整呼吸,动作自然舒展。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集合整队,课后小结。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同上要求:认真练习组织:××××××××× ××××××××× ×××××××××××××××××× ▲ 要求:快、静、齐
心率负荷图 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 练习密度 最高心率 次/min平均心率 次/min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五
课次:第七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班级 人数 时间
教学内容 1、复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2、队列练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全面了解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的构成,深化认识广播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意义,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80%同学能连贯作物全套。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地体质,养成良好地身体姿势,健美体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勇敢、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广播操各节的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教学难点 保持较高动作质量的连贯做完各节广播操,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提示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4. 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学生○ ○—体委▲ ▲--教师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2、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转运动⑤腰部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膝关节运动⑧弓步压腿⑨侧压腿⑩活动手腕脚踝3、游戏——网鱼(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灵活、敏捷和奔跑能力,培养协同一致及果断的精神。(2)游戏准备:以一片篮球场为“鱼塘”,选出两人拉手为“鱼网”。其余学生为“鱼”。(3)游戏方法:教师发令后,“鱼网”进入“鱼塘”,进行“捕鱼”,被围住的学生立即加入网去捕捉其他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捕完或限定时间。(4)游戏规则:“鱼”不得出塘,否则为被捕;鱼被围住不得用强力突破鱼网;捕鱼的网不能破网、即手松开,捕捉时必须把网合拢 组织: 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50m*2)。要求:体委带领,精神饱满,队伍整齐,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组织▲教法:1、组织学生有序游戏, 2、保证场地安全要求:1、按照规则进行游戏2、禁止做危险动作
基本部分 复习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正步走与立定动作要领:左脚踢出(脚掌离地面约20厘米并与地面平行,腿要绷直)约75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摆臂时,向前摆肘部弯曲,小臂略平,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约15厘米,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行走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立定时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教学要求:腿要踢直,着地用力;重心前移,上体正直;臂腿协调,雄壮有力。行进间步法转换动作要领:步法变换均为从左脚开始。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跑步换齐步,听到动令,继续跑两步,再换齐步行进。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即换正步、齐步行进。变换步法时,动令均落在右脚。练习:原地踏步——→齐步——→正步——→齐步——→立定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复习课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注意力不够集中。应对策略:1、提高动作质量要求。2、采用竞赛法和分组练习法引导学生。组织: 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摆臂无力,缺乏节奏2、踢腿时勾脚尖,落地重心没及时跟上。3、踢腿高度不够。应对策略:分别进行原地摆臂练习和踢腿练习。分组进行监督纠错练习组织:四路纵队听口令练习教与学:1、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2、学生练习3、教师纠错指导学生练习4、学生练习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难点及易犯错误:1、摆臂无力,缺乏节奏2、踢腿时勾脚尖,落地重心没及时跟上。3、踢腿高度不够。应对策略:分别进行原地摆臂练习和踢腿练习。分组进行监督纠错练习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集合整队,课后小结。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同上要求:认真练习组织:××××××××× ××××××××× ×××××××××××××××××× ▲ 要求:快、静、齐
心率负荷图 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 练习密度 最高心率 次/min平均心率 次/min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理论课
课次:第八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一.健康的标志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产生的压力。
2. 乐观开朗,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5. 抗病能力强,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等。
6. 体重适宜,身体匀称而挺拔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 头发具有光泽,头屑少。
9. 牙齿清洁,无蛀牙,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0.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活动感到轻松。
二.课堂常规
1. 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事因故不能上课时向任课老师请假。
2. 上课铃响后,到指定地点站队,做到快、静、齐。
3. 上课时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胶鞋,不带铅笔、小刀等硬物。
4. 上课认真听讲,刻苦操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5. 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上课地点。
6. 上课不讲话,不打闹,按时完成课内、课外作业。
三.体育锻炼能增强你得自尊和自信
自尊:是你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尊心,集体项目有利于从同伴关系方面发展你的自尊;个人项目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待等方面影响你的自尊。当然,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要经过一定强度的持续锻炼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当你感觉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时,你才会体会到自尊心的增强。所以,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你的自尊水平,则需要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
学业成绩 体 能 同伴关系 影响自尊的因素
身体魅力 教师期待 家庭情况
自信: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同一条成功的密决:自信!自信是你对自身能力的信任程度,是你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动力。因为有了自信,你才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了自信你才会扬长避短,走向胜利。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体育锻炼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精神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心。
理论:运动伤害与急救(共计4课时)
教学理念
1. 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认识与了解。
2. 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 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 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 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健康。
能力指标
1.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体的舒适感。
2.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
3. 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4. 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5. 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 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资料。
2. 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九次
一、 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 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 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 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范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他与肌肉骨骼系统之相关组织的伤害。
2.运动伤害的原因:
(1) 暖身运动不够: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适当的暖身运动可以应付突然的运动冲击,避免伤害,以防肌肉僵硬时,不但肌力减退,而且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拉伤。
(2) 场地不合适: 场地需考量的重点包括:地面是否平坦或柔软、室温是否过高、湿度是否太过潮湿、空气是否流通、噪音是否过大、观众是否带来太大的压力。
(3) 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不遵守运动规则,做出危险的动作,以及运动时互 相推挤,剧烈碰撞,很容易造成伤害。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以维持比赛的秩序及进行。一些身体接触性的运动,常因对手故意或无意的犯规,而造成运动伤害。
(4) 装备不足: 大部分运动皆有其特定的装备,用以保护运动员,例如:头盔、鞋子、护膝、护肘、、、、等,如装备不足容易受伤。
(5) 身心状况不佳或是过度疲劳 :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受伤。
(6) 运动太过剧烈,错估自己能力:超过自己的体能负荷,高估自己能力,做出超出体能极限的动作而导致受伤。
(7) 器材损坏造成意外事件:使用的器材损坏而造成运动伤害。
四、 运动伤害的预防: 1. 预防重于治疗,而‘事先充分准备’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2. 培养锻炼良好的体能。
3. 事前准备并检查运动器材与设备。
4. 适当的热身与收操。
五、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第十次
一、 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国小运动伤害的类别及处理: (一)骨折:骨折是指身体骨骼折断。骨折是指骨头因强烈的力量施于其上,而使骨头失去连续性,如车祸、跌倒,通常周围软组织也会发生损伤,大多数骨折是不会致命的,孩童最易引起骨折的部位是肘、手腕、锁骨、小腿等而老年人跌倒、滑倒或遭遇其他小意外,臀部和股部、脚部及腿部等是最易骨折的部位。多数骨折的愈合需4至12周。
1.要判断有没有骨折,可用下列几个要点:
(1) 身体变形:一般而言,骨折的部位会变形,而且骨骼内引起的出血和骨骼周围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会使该部位肿胀。手脚骨折时会弯曲成<字型,形状有时会扭转或变短。骨盆或大腿骨的骨折时,骨折那一脚会变短,且举不起来。
(2) 感觉疼痛:虽然外表没有损伤但如有剧烈的疼痛,就一定是骨折了。
(3) 手指、手臂不能弯曲,脚不能走路,轻捏患部能感觉出骨头碎了,有时也能听到骨头相触的声音。
2.骨折分类:
(1) 单纯骨折(闭锁性骨折):系骨头折断,但未穿过皮肤与组织。骨折部位还有皮肤、肌肉保护。
(2) 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骼折断,并穿过皮肤与肌肉。断裂的骨骼刺穿皮肤。
3.骨折急救处理:
(1) 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 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 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 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 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骨科医生会详细检查受伤情形及X光片检查,医师通常会以密闭性或开放性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在复原的过程中,通常患肢不能负重,下床活动时需要借助柺杖或助行器走路,直至医师告知不需使用柺杖为止。在医院中,医疗小组人员会教导正确而安全的使用柺杖方法。受伤肢体可能会因一段时间未使用而使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钙流失,所以当骨折复位后仍使用夹板、石膏、或牵引固定时,复健运动就可以开始,有静态的肌肉收缩运动,脚趾、手指的摇动,及卧床时身体的移动等以利骨骼关节功能之早日恢复。
(二)扭伤:扭伤是关节周围韧带的软组织受伤,可发生在任何关节,但以踝关节和腕关节最常见,它可能因跌倒及突然扭转,使韧带因过度伸展而撕裂。扭伤时应立刻用冷湿布铺在患部及抬高患肢,这样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痛若,不要把扭曲部位弄回原状,这样可能会使患部更加恶化。扭伤是骨科常见的伤害,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会痊愈。扭伤复原需4至6周,视年龄和受伤程度而定。
(三)脱臼:脱臼是在某种动作时,骨骼自关节脱落,关节和关节产生一时性的移动。脱臼时常造成关节或附近剧痛、肿胀、淤血、外表变形,不能活动。最常发生脱臼的关节是肩、肘、腕、手指头、下额等。脱臼治疗虽不难,但经常发生容易造成习惯性脱臼。
脱臼的处理: (1) 将脱臼部份固定起来但勿触及伤处,让患者有最舒服的姿势。
(2) 固定后并冷敷患部。
(3) 预防患者休克。
(4) 避免脱臼部份震动,立即送医。
(四)抽筋: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为“抽筋”,常因为肌肉的突然剧烈的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的收缩。
1. 引起痉孪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说明如下: (1) 肌肉用力过度。
(2) 血液中盐份流失过多,缺少盐份,也会引起抽筋,任何足以降低血液供应到肌肉的情况,均可引起抽筋。
(3) 局部温度变化太大:常见例子是没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经常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
(4) 局部循环不良或过度疲劳:像衣裤、袜子或护套穿得过紧或保护性的贴布贴得太紧,也会引起肌肉抽筋。
(5) 心情过份紧张或肌肉协调不良。
(6) 其他不明的原因。
2.常发生部位:常见的痉挛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发生痉挛,腹部也 会发生痉挛的情形。
3.抽筋时处理:痉挛主要处理的方法是设法使痉挛的肌肉松弛,切忌慌乱,肌肉舒展方法如下: (1) 立刻休息,对局部施加均匀的压力,然后缓慢而且持续的拉长它,使它放松。
(2) 手指痉挛:
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如此迅速动作,直至复原为止。
(3) 手掌痉挛:
两掌相合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或两掌相合,一掌用力压另一掌后弯,或一手握另一手四指,用力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4) 小臂痉挛:
先紧握拳头,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5) 足趾痉挛:
一腿伸直,以痉挛之足趾抵住另一足足根,用足跟尽力压迫足趾,使足掌尽量向后弯,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或用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拉。
(6) 小腿痉挛:
多为腓肠肌痉挛,其解救法,以一手握住足趾,用力向后扳拉,另一手抵住膝盖,用力下压,使腿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后止。
(7) 大腿痉挛:
屈膝屈髋,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8) )腹部痉挛:若为腹部肌肉柚筋,屈双腿近腹部,然后缓缓伸直,往复行之,至复原而后止。
(9) 胃部抽筋,是最严重的抽筋部位,除去突然抽筋外,还有颇为苦楚的剧痛,以至身体不由自主的蜷曲起来,应设法引人救援。
(10) 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相当有效。
4. 抽筋预防方法: (1) 不要过份疲劳。
(2) 适当的补充盐份。
(3) 要先作热身运动及伸展操。
(4) 避免穿戴太紧的衣物或护套。
(5) 心情要放松 。
二、 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
三、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四、 在教室练习‘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的处理。
第十一次
一、 创伤: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破损的现象。
创伤的处理: 1. 急救者的双手,必须先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乾净。
2. 检查患者全身状况和伤口情形,将出血部位抬高,尤其是四肢出血。
3. 伤口血液凝块不要轻易除去。
4. 彻底洗净伤口,除去异物以防感染;可用温开水或冷开水洗净,用生理食盐水冲洗更好。
5. 止血并预防休克。
6. 消毒、覆盖伤口,包扎固定。
7. 如为内出血不可揉搓,以避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应该用冷敷,至于严重出血应在例行急救措施后尽快送医。
二、 血液的功能有: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三、 血液的重要成分: 1. 红血球:含有血红素,可携带氧(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浆来运送的),平均 1 颗红血球可活 120 天,老的红血球在肝脏或脾脏中被吞噬掉,血红素也会被分解出铁质,而再利用。
2. 白血球:有许多种类,有的可以吞掉入侵的病菌,有的可强化发炎反应,以加快消灭入侵的病菌,故白血球可说是人体的防卫部队,通常白血球仅存活几小时至几天。
3. 血小板:当血小板遇到受伤的组织所放出的化学物质时,就会变大,而且形状变得不规则,并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使血液凝固,防止体液的散失,一般生命期约5-9天。
四、 血管的类别: 1. 严重出血:大动脉、大静脉同时受伤,引起大量出血。
2.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量大。
3.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血量比动脉略少。
4. 微血管出血:大多从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
五、 出血的种类: 1. 运送各种物质: 如氧、养份、荷尔蒙的运送,与二氧化碳、废物的移除。
2. 保护作用: 血液中含有许多抗体、白血球、血小板,可 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有外伤时,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可保护身体,以免失血过多死亡。
3. 调节平衡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矿物质、水份、蛋白质,可调节酸碱度及体液体积。
六、 止血的方法: 1. 直接加压止血法:直接在伤口或周围施以压力而止血,用标准敷料覆在伤口,并用绷带固定。伤口有玻璃或尖锐物存在时,不可使用此法。
2. 升高止血法:将伤肢或受伤部位高举,使其超过心脏高度。
3. 调间接加压止血法(止血点指压法):直接加压无法止血时,选择止血点来止血,故又称为止血点指压法。止血点有二:一为手臂上肱动脉,一为大腿的股动脉,用拳头或手掌压在骨骼上。应用时不得长于15分钟,直接施压于伤口近端的动脉上。
4. 强屈患肢止血法:只可使用于肘关节或膝关节以下的肢体,将棉垫置于肘窝或膝窝,再强屈其关节,并以绷带紧缚之,每二十分钟要放松十五秒,并记录最后一次放松时间。
5. 止血带止血法:绑住出血部分的上方,避免绑在肘、膝关节附近。绑止血带的强度不可过紧或太松,以不要碰到脉搏的程度最好。每5O~6O分钟松绑一次,再尽速送医处理。因为此法有引起末梢神经麻痹和血流障碍甚至肢体坏死的危险,如能用其它方法止血,就不要用此法止血。
七、 观看教学录影带: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
八、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九、 于教室内实际练习止血的各种方法。
第十二次
一、 解说【伤患搬运】的必要性:
急救人员为减轻伤患再受到其他伤害,在安全计画下,将伤患送到安全的地方,或是接受治疗的地方之措施,称为伤患搬运。
二、 搬运伤患时应注意事项: 1. 急救人员在搬运之前,要保持冷静,先了解伤势,除非环境情况危急迫切,否则须加以初步急救处理好才搬运。
2. 搬运前最好事先绐予伤患解释及说明。
3. 急救人员在两名以上时,动作应整齐,步伐均匀;如时间许可,宜先稍作练习。
4. 若需将伤患拖至安全地带,应以身体长轴方向直向拖行 (脚前头后),不可用侧面横向拖行; 上下坡时伤患宜平抬。
5. 凡是头部、大腿、小腿、手臂、骨盆、背部骨折者不宜直立搬运,骨折需先固定住才可以搬运。 任何部位脊椎发生骨折,均使用平板 (门板、木床、竹床等) 搬运,不得使用帆布担架搬运。
三、 运用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伤患搬运方式: (一) 徒手搬运:
1. 单人搬运:
(1)扶持法:
病人仍能自行行走时使用。
(2)臂抱法:
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3)背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4)肩负法:病人无法自行行走时使用。 肩负法 A , B , C 的动作同前图(和背负法前三个动作一样)
2. 双人搬运: (1)前后抬式:
(2)两手抬式:
(3)三手抬式:
(4)四手抬式:
(5)双人扶持法:
3. 三人以上搬运: (1)三人同侧搬运:
(2)三或三人以上异侧搬运:
(二)器械搬运:
搬运伤患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车辆 (救护车) 及标准担架。但事实上在很多意外事件发生的现场不容易或不可能获得这些器材,因此为了把握时间,急救人员必须当机立断,就地取材,或用坐椅、或用小床、或用门板来搬运。必要时,也可制作临时担架作搬运工作。
1. 标准担架搬运 :
2. 临时担架: (1)椅子搬运 :运用椅子搬运。
(2)毛毯搬运:运用毛毯制作临时担架。
四、 观看教学录影带: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中‘伤患搬运法’的部分。
五、 学生发问及问题讨论、意见交流。
六、 至操场实地操作练习伤患的搬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短跑——以发展速度和快速跑能力的练习
课次:第十三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目标 了解跑的基础知识,掌握短跑的基本方法。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体验跑的乐趣。
教学内容 1. 利用绳做准备活动和短跑素质练习。2. 游戏:迎面接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步长和步频的训练。难点:步长和步频如何很好的结合。
课序 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组织与教法 预计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检查人数。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集队快、静、齐,精神饱满。2.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全班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要求:全班学生集队要快、静、齐,集中精神,认真听讲。 2min 小
基本部分 准备活动学生使用短绳围绕操场跑跳两圈。使用短绳跟老师做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摆臂练习、原地高抬腿练习。 1.激起学生参与运动的精神,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2.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1.使用绳跑跳过程中,应强调组织纪律。准备活动过程中,应认真,动作到位。3.专项准备活动中,要求严格,认真做到教师要求的动作。 8min 中
基本部分 讲解示范步长:跑步中两脚着地间的距离。步频:跑的过程中两脚在单位时间内交替运动的次数。只有在步长与步频很好结合,才能跑得更快。使用短跑进行练习。步频练习: 将短绳以一条接一条像斑马线一样依次成两纵路拉直放齐,每条间隔40cm左右,男生和女生各排成两排对齐斑马线,以最快的速度依次跑过,在通过的过程中不要踩到绳,从两绳之间通过。步长练习: 在经过一定练习后,逐步将跳绳的间隔调宽,进行步长的练习,同时将步频与步长进行很好的结合。跑的力量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前一人将短绳套于腰间,后一人抓住短绳两端,前一人向前跑动,后一人使用适当的向后的拉力,增加前一人向前跑动的阻力进行练习。游戏: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将短绳集中于篮球场的一端,分为相同的两堆,学生分两队站于篮球场的另一端,听口令进行接力赛,以讲自己队的短绳全部运回本方为胜,每人每次只能运送一条短绳,每个人都必须参与,不能重复跑去运送。 学生更好的了解了解短跑的要领联系学生在短跑过程的步频和节奏更好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使步长和步频相结合力高学生在短跑中的腿部力量练习提高同学在对短跑的积极性 学生收回密集队形,前两排蹲下,听讲解,看示范△△△△→△△△△→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前后必须有合理的间隔,避免冲撞。练习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评价、指导,并可以鼓励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以更好的提起学生兴趣。动作要领: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提醒学生注意易出现的问题: 1.大腿上抬步积极。 2.大腿上台后,没有积极下压,导致出现飘这跑的情况。 以横排进行练习,后一人不可施加太大的力,也不可完全步用力,练习中步可开玩笑,避免出现不必要是事故,保证同学的安全。在比赛前,应将比赛规则明确交代给学生,并可视情况安排学生参与裁判工作,场地不能有其它障碍物。 4-6组5-8组2-3组1 5分钟15分钟8分钟 小大大
结束部分 1.集合放松运动.2.课堂小结3.宣布下次课内容。4.收拾器材。5.师生再见。 1.消除疲劳、调整呼吸,身心愉快2.回顾本课,思考。 1.教师示范,语言提示。 2.全班学生积极进行放松。3.集合小结。4.师生再见,下课。 ****************************************△ 3min 小
中长跑技术
课次:第十四、十五次 班级:七年级 教师:马一萌
课的内容 短跑离跑 1、介绍项目。 2、途中跑。 课
的
任
务 1、学习短跑理论知识。 2、初步学习短跑途中跑技术。 3、发展学生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跑能力。 4、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步骤 时间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练习次数 或时间 补充内容
开始部分 准 备 部 分 10分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布置见习生课堂要求。
三、慢跑800米
四、徒手操、下肢伸展练习 1、正压腿运动。 2、大腿前侧拉伸运动。 3、体前压运动。 4、弓步压腿运动。 5、小腿后侧,腱跟腿拉伸运动。
五、加速跑40米
六、游戏:报数接力。 方法:学生站两排,人数相等,依次报数,排尾报完数后跑到排头,继续进行。 两列横队集合 要求:
1、认真学习短跑技术和教学方法。2、练习积极、主动。
3、学习中积极动脑思维。
4、课后复习。 两列横队,体操队形。 练习速度不要太快。 两列横队,连续报数、单、双数报数。 4—5次 3次
基本部分 65分 一、学习短跑一般知识 1、短跑的特点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在大量缺氧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2、短跑的锻炼价值。 短跑是锻炼身体价值较大的体育手段,经常练习短跑能促进人体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交臂迅速、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改善肌肉物质代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工作的能力;能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3、短跑的比赛项目。 正式比赛项目有100m、200m400m,少年和室内比赛还有60m。
二、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要求。方法和要领。 (1)上体正直稍前倾。 (2)大小臂屈成约90度,以有关节为轴,以肺用力前后摆动。 (3)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摆动。 (4)大腿积极下压,前脚掌着地,着地时由前向后下积极“扒地” (5)后蹬充分有力。 (6)上下肢协调配合。 2、学习和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1)中速跑60—80m。 要领:动作轻松自然,步隔开阔,躯干姿势,腹部,摆背动作正确。 (2)加速跑60—80m 要领:逐渐和均匀加速,到段落结束前达到较高速度。 (3)“同步并列”中速跑60m 要领:动作轻快,有节奏、放松、协调、体会动作要领。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m。 要领:跑成直线。强调摆动腿摆动充分带髋向前。 (5)变速跑 要领:加速跑—最大速度跑—顺惯性放松跑—加速跑—放松慢跑。 教师讲解短跑项目的一般知识。
学生两列横队站立
结合图片讲解或录像片讲解。
教师或短跑专项学生进行直道途中跑示范。
学生站成纵队依次按要领进行练习。 两人一组,两人步长接近由其中技术较好者带较差者跑。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动作。 8-10分 1— 2次 2— 4次 3— 4次 4— 5次 3— 4次 2—3次
结束部分 5分 一、 放松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
器 材 及 设 备 上课地点 操场
课后 总结 与自 我分 析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课次:第十六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1、教材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正处于快速发育成长期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水平目标四中提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发展跳跃能力。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简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课在实施中以不同游戏方式学习、练习立定跳远,减少教材学习的枯躁性;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比较欠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因此,运用游戏接力比赛的方式不仅能巩固练习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2、学生分析:
a、有利因素: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b、不利因素:由于初一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学生合作竞争意识、自信心、集体荣誉感增强。
4、教材重点、难点:
蹬、摆协调用力的配合。
5、教学步骤:
脚步练习→健身操→学习并练习立定跳远→分组跳→转圈→增强跑、跳能力接力→
普拉提放松→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结
6、教学设计
(1)导入(l分钟)
a、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b、师生问好
c、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要求:迅速整齐、精神饱满、积极向上
集合队形图(略):
(2)热身(6分钟)
1、脚步练习
练习内容:学生围成圈跑动并进行单脚跳、前踢腿、后踢腿等脚步动作变化。
组织措施: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不同路线的跑动。
2、健身操
组织措施:带领学生一起随欢快的节奏做操。
要求:能够充分活动开,振作精神。
重点:让学生能跟上音乐节奏完成队形变化。
身体负荷:小 心理负荷:小
(3)立定跳远(25分钟)
1、学习立定跳远
练习内容:立定跳远15次。
组织措施:教师统一讲解动作要领,男女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健身圈作标志进行练习。
动作要点:两臂用力向上摆,起跳用力蹬伸,小腿朝前伸,落地缓冲。
难 点:双腿用力蹬地及落地缓冲。
要 求:动作到位,积极练习。
身体负荷:中大 心理负荷:中大
路线示意图:(红:女同学 绿:男同学)
1、分组跳
练习内容:根据图示,从连续三个立定跳远逐步增强难度。
组织措施:学生通过图示要求自由组合进行练习,教师巡视、纠错。要求:跳到圈内不能移动脚步,要屈膝缓冲。
身体负荷:中大 心理负荷:中大
2、转圈(调整游戏)
练习内容:学生利用圈在身体各部位进行转动。
组织措施:教师用语言开发学生思维,和学生一起活动。
身体负荷:中 心理负荷:中
3、增强跑跳能力接力赛
练习内容:学生以单脚跳、并腿跳及立定跳远三种形式的跳法行进,看哪一组时间最快且动作完成最好为胜利,共练习两次。
组织措施:将学生分成五组,每一组8人,教师监督有无犯规。
路线图示(略)
身体负荷:大 心理负荷:大
(4)普拉提放松:(5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普拉提放松运动,会让学生的肌肉更加的协调,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内在的关注上来,平缓的、稳定的动作可以让同学们心灵平静,缓解精神紧张。
组织措施:学生自由散开,在教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做简单的普拉提牵引。
要 求:配合舒缓优美的音乐,同学们充分放松,动作流畅自然,惬意自在,没有劳累的感觉。
a、集合整队,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3分钟)
b、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身体负荷:小 心理负荷:小
课次:第十七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前滚翻 教学目标 学习前滚翻,使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基本动作方法,并掌握动作要领,学会在练习中如何进行帮助保护,通过练习,使多数同学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保护下完成前滚翻动作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5 3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前滚翻练习20 6—8次 教师讲解前滚翻的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及帮助保护方法 教师示范前滚翻基本动作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和示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学生在相互帮助和保护下进行前 组织:全班分四组进行练习队形: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加以指导 滚翻练习 观察其他同学的正确动作,进行相互评价 要求:认真观察,认真练习,认真保护帮助
五角星滚翻游戏12 2次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在一旁观察学生游戏,用语言鼓励学生 学生听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按规则要求进行游戏同组同学互相鼓励 组织:全班分两队进行比赛队形:要求:认真游戏,注意安全
放松操 2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海绵垫10块
课次:第十八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鱼越前滚翻 教学目标 学习鱼越前滚翻,使学生了解鱼越前滚翻的基本动作方法,并掌握动作要领,学会在练习中如何进行帮助保护,通过练习,使多数同学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保护下完成鱼越前滚翻动作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5 3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鱼越前滚翻练习20 6—8次 教师讲解鱼越前滚翻的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及帮助保护方法 教师示范鱼越前滚翻基本动作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和示范鱼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学生在相互帮助和保护下进行鱼 组织:全班分四组进行练习队形: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加以指导 越前滚翻练习 观察其他同学的正确动作,进行相互评价 要求:认真观察,认真练习,认真保护帮助
鲤鱼跳龙门12 2次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在一旁观察学生游戏,用语言鼓励学生 学生听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按规则要求进行游戏同组同学互相鼓励 组织:全班分两队进行比赛队形:要求:认真游戏,注意安全
放松操 2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海绵垫4块皮筋1条
课次:第十九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1.前滚翻2.燕式平衡 教学目标 复习前滚翻,使学生对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得到进一步掌握和提高。学习燕式平衡,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燕式平衡的基本动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30”——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5 3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前滚翻15 5—6次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用语言鼓励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练习,并给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保护,进行相互评价 组织:全班分四组进行练习队形:
要求:认真进行保护帮助,观察其他同学练习
燕式平衡17 6—8次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方法,观察学生练习,对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认真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观察其他同学正确动作
放松操 2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垫子4块
课次:第二十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快速跑蹲踞式起跑 教学目标 通过快速跑学习发展学生的反映素质、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 学习蹲踞式起跑,使学生掌握着项技术。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30”——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5 3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蹲踞式起跑和加速跑17 5—6 教师讲解并示范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加速跑的动作要求以及练习方法 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x x xx x x
学生练习时观察学生动作对错误动作加以纠正,对动作正确同学加以鼓励 要求:练习过程中认真体会自身动作,对错误动作加以改正
迎面接力15 3—4次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带领学生布置场地 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并用语言对学生加以鼓励 学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布置场地,积极参加练习,同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鼓励 组织:全班分两组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顽强拼搏,积极进取
放松操 2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起跑器:4个接力棒:2根
课次:第二十一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耐力跑上肢力量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耐力跑练习,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进行上肢力量练习,通过各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上肢各部位力量。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30”——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3 1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耐力跑17 男1000米女800米 教师讲解耐力跑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第二次呼吸”等,并教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呼吸方法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在练习当中按教师的要求进行 跑完以后不要即刻坐下或即刻喝 组织:全班分男、女两组进行练习要求:发挥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学生练习时在一旁鼓励 水
上肢力量练习哑铃上举7哑铃侧平举8 10*3组10*3组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方法及动作 提醒学生练习中要注意安全 学生练习时进行指导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认真练习发展上肢力量 组织:全班集体练习队行: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要求:注意安全,按顺序进行练习
放松操 2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哑铃4对
课次:第二十二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学内容 快速跑折回接力 教学目标 通过快速跑学习发展学生的反映素质、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 通过游戏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 次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上课常规30”——1’ 1次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接受体委报告,向学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向教师问好 组织: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做好安全检查
绕操场慢跑5 3圈 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并从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要求:按教师要求完成练习
徒手操练习4 4×8拍 教师讲解及示范练习方法,并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并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成四列横队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跟上节拍,充分活动各关节
50米跑练习15 2—3次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用语言指挥学生进行练习,提醒学生要注意摆臂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按要求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学生按顺序进行练习
大鱼网15 2—3次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在游戏中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用语言指挥学生游戏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当游戏开始时认真参与游戏,相互之间进行鼓励 组织:全班分两组进行游戏队形:要求: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游戏当中注意安全
放松操 4 4×8拍 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动作,用口令进行指挥 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动作,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组织:全班集体进行练习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充分进行放松
下课常规30—1 1次 指导学生小结,答疑;组织、收还器械 小结归纳总结,提出问题讨论,教师答疑,收还器械;行礼解散 组织:成四列横队队形: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
课次:第二十三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教材 一、投掷 二、篮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和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撑握双手胸前持球、站立姿势及传球的技术要球。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准 备 部 分 一常规 二准备操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二、师生相互问好。三、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四、慢跑 1、 四肢运动2、 胸部运动3、 踢腿运动4、 体侧运动5、 体转运动6、 跳跃运动 10` 一、队列如图示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要求:注意力集中,活动充分。 ××××0000 ××××0000 ××××0000 ××××0000
基本部分 一、掷实心球 一、掷实心球1、 教师讲解并示范{抛、掷、推三种动作的主要区别}2、 组织学生练习3、 及时纠正错误。 组织形式:
基 本 部 分 二、篮球 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1、 教师统一指挥,原地徒手做两手向下甩腕和向前传接球的模仿练习。2、 二人一球的练习3、 三人一球的练习4、 四人一球的练习5、 一组经球的练习 注意及时纠错。 25` 5` 学生练习图:略
结 束 部 分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一、领做放松操二、本课总结讲评1.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情况2.教师总结3.布置收还器材 三、师生再见 5` 一、随教师做充分放松二、1学生分组小结自我评估。 2集中汇报。 3男生第一组归还器材三、师生再见一、组织:如图× × × × 0 0 0 0× × × × 0 0 0 0× × × × 0 0 0 0× × × × 0 0 0 0× × × × 0 0 0 0二、要求: 放松、调整呼吸
篮球理论
课次:第二十四次 班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马一萌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体验篮球传球和运球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有效发展基本技能,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形成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对同学热情帮助,对集体善于关心的良好品质。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与对象及教学地点
1、教材:篮球熟悉球性、传球和运球技术。
2、对象:初一学生。
3、教学地点:篮球场。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协作、熟悉球性、提高篮球传球和运球的技能。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掌握篮球基本的技能,从而培养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 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语言激发、表扬鼓励、纠正错误、分组练习等。
2、手段:运用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观摩思考、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顺序与构思
1、常规导入: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2、愉悦热身:(1)在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慢跑和“叫号追拍”游戏。(2)采用轻松的音乐带领学生跳“两人舞”热身操。
3、小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分四小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应用教学学课件,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协作精神。
4、通过教学课件,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教学课件,学习篮球的传球、运球技术,逐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技术,提高传接球和运球的实际运用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索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5、展示自我:全班集中,进行曲线运球比赛。通过比赛和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由此达到自我锻炼以及增进终身锻炼目的。
6.恢复身心: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操二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