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
1.课标中的内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等,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想】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增强学生探究性试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启发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托盘天平、锥形瓶、白磷、镊子、气球、酒精灯、火柴、带玻璃导管的塞子等,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托盘天平、烧杯、镊子、硫酸铜溶液、铁钉(用砂纸打磨过的)
【教学活动 】
活动1【导入】
由视频资源:狄仁杰的迷惑?导入课题
为什么蜡烛燃烧以后质量会减少?
铁刀生锈后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讨论:导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有什么关系?
活动2【讲授】【演示实验】
过渡: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探究!
实验一、白磷在密闭锥形瓶中燃烧后总质量会发生改变吗? 实验步骤
1.将锥形瓶底部铺一层沙,用镊子取一颗白磷放入锥形瓶的细沙上,在锥形瓶口套上一个气球,称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2.把玻璃管烧红,迅速塞好胶塞引燃白磷,观察现象。待等冷却后再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分析:主要以数据体现。
活动3【导入】【探究实验】
过渡:刚刚大家观察的现象,这个反应的前后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下面请大家完成实验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前后总质量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温馨提示:
1.请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2.托盘天平要放平。
3.等反应结束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量,真实记录。
活动4【活动】【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分组探究(1)
实验现象:
1、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铁 + 硫酸铜 铜+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小结:我们经过实验发现,这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科学家们做了非常多的实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5【讲授】【回顾情境 】
解释导入问题: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少了?
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
这两个变化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提示资料:
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
问题解析: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了空气中,没有称量到生成的气体的质量。铁刀生锈的质量变大是因为我们在称量反应物的质量时没有称量到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活动6【讲授】【深入探讨 模型解读】
过度语: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为何相等呢?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呢?
【课件展示】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大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中质量为什么守恒?
【提示】请同学们按照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看一看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还有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小结: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而且原子的数目也不发生改变,因此微观上原子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宏观上参加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这便是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活动7【讲授】总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并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哪些貌似有违定律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符合所有的化学反应。
活动8【课堂练习】
活动9 作业
课本p98 第3、4题。
导学案中随堂检测。
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微观: 原子 数目 不变
质量
种类
宏观: 元素 不变
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