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篮球课时教学计划
教授 年级 三年级二班 人数:34人
课时 第三课时
指导 老师
教 学 内 容 篮球:行进间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
教 学 目 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次课学习,75%左右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其余学生能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性。 2、健康行为:通过各项练习和游戏,学生养成安全运动意识,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 3、体育品格:学生在练习中,形成自信、勇敢的优秀学习品质。
重 点 重点:熟悉知道运球方法要求和练习的目标任务
难 点 难点:行进过程中上下肢协调配合
部分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与 要 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形 式
常规导入 2分钟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着装。 3、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 4、安全提示,安排见习生。 二、教师创设情境 欢迎同学们来到篮球公园,公园设施项目有过山车,钻山洞,绕立柱和盘龙园,今天就让我们尽情的游玩吧。 军姿训练 原地三面转 1.着装规范,精神饱满。 2.富有激情,内容介绍语言简练。 3.安全教育有争对性。 4.口令清晰明确。 5.教师自我介绍。 6.预设问题: 掉球或拍球现象 解决方法:强调右手抱球于腰间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明确本次课内容和目标。 4.军姿标准,三面转方向清晰。 一.集合队形 ★ ♀♀♀♀♀♀♀ ♀♀♀♀♀♀♀ ♀♀♀♀♀♀♀ ♀♀♀♀♀♀♀
快乐热身 巩固提升 导引学练 纠偏改进 巩固完善 6分钟 3分钟 10分钟 8分钟 热身跑 教师带领学生热身跑 二、自编球操(4×8拍) 1.头部运动 2.体转运动 3.踢腿运动 4.头部绕环 5.腰部绕环 6.膝绕环 7.手腕踝关节运动 复习原地运球 高运球(左右手各30次) 低运球(左右手各30次) 单腿跪姿运球(左右手各30次) 坐地运球 (左右手各30次) 5、体前变向(30次) 二、学习行进间运球 1、讲解示范 2、学生尝试动作 3、教师统一纠错 4、学生再次练习 5、教师个别纠错 6、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三、游戏一:《逛公园》 1、组织学生尝试四种娱乐项目的玩法 2、学生分组体验 3、学生逆时针循环体验四种项目 4、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教师讲解示范四种公园设施玩法。 教师带领学生热身,节奏明确,口令清晰,动作标准有利。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巩固原地运球动作。 要求:运球时眼睛看老师手并能准确读数。 预设问题: 个人拍球位置移动或掉球。 解决方法:提醒,提示 4.左右手轮换练习,注意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相互合作。 教师讲解行进间运球技术要领:五指自然张开,掌心空出,手触球后上方,行进过程中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师示范标准动作。 教师纠错。 教师及时评价与鼓励。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体验四种娱乐项目 对学生及时评价点评。 明确四种设施玩法,积极参与其中。 有活力、队列整齐、行进有序,表现力强。 热身过程中注意间距,不掉球,动作舒展,标准有力。 学生听口令分别完成5种原地运球动作。 技术动作要领:五指自然张开,手心空出,大臂带动小臂去拍球。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做到牢记于心。 学生积极体验,善于观察,敢于交流,相互学习。 3.团结协作,认真练习,安全避让。 学生有序体验,积极参与。 2预计问题:“山洞”不稳固,“轨道”易变形,“山羊”站不稳 处理手段: 学生及时调整 热身队形 三.复习巩固队形 四.行进间练习队形 五.四组学生依次体验
拓展提升 结束部分 6分钟 5分钟 四、游戏二:《运球接力》 讲解游戏规则 示范游戏方法 组织学生尝试、比赛; 点评比赛成果 一、集合整队 二、整理放松 三、小结、点评 四、宣布下课 五、归还器材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把人数分成相等的四个小组,起点预设红线接力区和白线等候区,所有队员采用行进间运球方式将球运至终点处绕标志桶一圈,然后运球回来交接给下一名队员,直到最后一名队员接力回来,看那组最先完成。 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活动。 点评学生学习成果,布置课后练习。 师生道别,下课。 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积极参与,遵守规则,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3.掉球后回到掉球位置从新出发。 集体放松操练习,动作舒缓,注意听讲。 对比教师点评进行自评。 师生道别,归还器材。 六.运球接力队形 放松队形
运动负荷预计 本次教学课的运动负荷为中上,练习密度在50%-60%,平均心率在90-120次/分,预计最高心率在150次/分
场 地 器 材 一个标准篮球场,口哨,40个小篮球,1套音响,绳梯一副,标志桶标志杆若干,大栏架5个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