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亚洲》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比较分析能力,而且对亚洲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因此对于本节的学习难度不大。三、学法指导利用地图、地理资料和数据,比较学习地理。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绘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2、通过填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提取信息,总结规律,建立空间观念,并加以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五、教学重点通过地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六、教学难点掌握亚洲的范围及分区七、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激情导入 :歌曲欣赏.学生观看视频播放:歌曲《亚洲雄风》,问:唱出了身为一个亚洲人的自豪说一说歌词中蕴藏着亚洲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特征?【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欣赏,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植被等要素)与人文风情。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兴趣。(板书)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出示课件:世界第一大洲 并让学生大声读出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讲授新课我们所在的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它雄踞亚欧大陆的东部,又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令人瞩目。那同学们知道亚洲名称的由来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知识。(板书)知识点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活动)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半球图考考你:你能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吗?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描述呢?(学生回答后后归纳讲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它们都是形成大洲自然环境的基础。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赤道自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穿过,北极圈与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地跨温、寒、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拓展延伸:能力提升问:1、请同学们总结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思想与方法2、你能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吗?(承转)人们都说亚洲是第一大洲,那这个“大”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板书)知识点二、面积最大的大洲(活动)课件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图一)、“亚洲的四至”(图二)想一想:图一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图二中,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亚洲地图上找到四至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知识的能力(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亚洲陆地面积4 40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东西所跨经度160多度,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跨东西距离最广的大洲)亚洲大陆的四至:东至杰日尼奥夫角 (西经169°40′, 北纬60°05′),西至巴巴角 (东经26°03′, 北纬39°27′),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 (东经120° , 南纬10°),北至切柳斯金角 (东经104°18′, 北纬77°43′)(承转)亚洲东西南北距离都很大,使得亚洲内部自然景观差异大,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六个地理单元。(活动):课件展示:“亚洲的地理分区”请同学们阅读上图完成课堂练习:时事引领辨分区 ,找出上述资料中各个国家位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承转)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同时它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板书)知识点三、人口最多的大洲(课件展示)“世界人口构成图”“世界超过一亿的国家图”(提问)1、亚洲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约42亿)2、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是多少?(40%)3、世界超过一亿的国家中有多少个是在亚洲?(7个)(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亚洲现有48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发达国家日本,也有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印度,当然也有输出石油收入较高国家卡塔尔、阿联酋;更有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等。民族也是种类众多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同的民族在饮食、服饰、音乐舞蹈、民族风情等方面风格各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十、课堂小结梳理知识体系: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十一、板书设计(一)、“东方日出之地”:“亚细亚洲”——亚洲名称的由来;(二)、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主体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3、海陆位置: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三)、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最大、东西南北距离最长六大地理单元: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四)、人口最多的大洲:风格各异的民俗风情十二、当堂练习(见课件)十三、课后作业1、《地理填充地图册》第4-5页2、《新课标检测》第六章测试卷(二)十四、教学反思1.本教案在设计上采用了“图文并茂”、“由点带面”的呈现方式,充分运用图表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在知识的落实方面还须加强。学生上课听课较好,积极参与,但不愿动手。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学生,多动手,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3.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新课标,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