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1.课程标准对本节课要求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包括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记录、对实验活动的自评和他评、对实验的反思与体会、问题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等)。
2.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提倡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二)内容分析:
1.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安排在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具有由浅入深的作用。
2.学生已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制取的原理、装置、收集已初步了解。通过探究实验既巩固了气体的制备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同时对二氧化碳的检验及化学性质已有了相关的认识。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也奠定了基础。
设计思路
1.在学生的印象中引出二氧化碳,从而引入问题如何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分别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实验仪器的的选择,装置的组装,微课进行实验进行相关的探究
3.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利用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检验其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体会化学实验的科学性
3.学生在组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所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演示] 观察幻灯片和教师动手打开易拉罐使学生感触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倾听 积极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真切体会 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环节一 实验导学 [探究]学生动手 ①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②石灰石+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石灰石+稀硫酸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客观展示学生的正确与错误,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活动探究] 实验现象 ①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速度很快,来不及收集。 ②石灰石+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速度适中。 ③石灰石+稀硫酸→少量气泡,反应速度较慢。 培养学生缜密思维、大胆尝试、科学总结的习惯,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从而加深学生对原料选定的象。
得出结论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一.药品和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 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 实验装置的确定 环节三【微课】 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实验探究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在哪里呢? [确定装置] 通过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知识,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条件。然后从实验台上给定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flash动画演示组装仪器的过程 展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装置 视频展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直观呈现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展示交流] ①学生展示交流用本组给定仪器设计的实验装置,介绍其优点。 ②在交流展示实验装置的同时,与小组设计的另外几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创新 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反思、诊断、改进、补充完善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环节四课堂练习 [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最好选用( )A 碳酸钠和稀盐酸 B 大理石和稀硫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大理石和稀硫酸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自我归纳能力,体验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环节五 总结 积极思考、响应。 学会总结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116页习题。 2.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提示:纯碱是碳酸钠,器具可以考虑用输液器的塑料软管) 积极响应 开放思维
板书 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