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分区地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分区地理的概述,为今后学习详细学习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知识做好铺垫。
二、课标要求:
①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和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②分析和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一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①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能力;
②利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③使用综合分析方法,分析和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④通过使用对比、综合分析方法,把握区域差异,从而“因地制宜”开发区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②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一线,并指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
①分析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其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使学生认识和深化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知识梳理、讨论学习、合作探究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展示江南水乡、林海雪原、连绵雪山和浩瀚沙漠的地理景观图片。为什么浩瀚祖国地理景观有如此差异? 学生回答:中国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 景观图片导入复习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渡 承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 学生准备好导学案和课本
课标分析和中考考情 教师课件展示课标分析和近5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的考点和分值分布。 学生认真观看近5年的中考考情,明确主要考点 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范围和划分 展示知识梳理内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 地区。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③是: 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②是: 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3)青藏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 山脉— 山脉,也就是地势 级阶梯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梳理知识并回答: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2.(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③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②是:400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3)青藏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分界线①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也就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是地形地势。 梳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认知,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现在我们一起来定位解决导入的四幅图片,看看这些地理景观分别属于哪个地理区域? 学生回答:江南水乡——南方地区;林海雪原——北方地区;雪山连绵——青藏地区浩瀚沙漠——西北地区 解决导入问题,前呼后应。
过渡 刚刚图片的地理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形成的。 引出问题,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二、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1)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比较自然地理特征;(2)提出学习要求,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小组讨论完成;(3)给出中国地形图、气候图、河流水域图,提醒学生运用地图完成。 (1)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分组阅读地图,并且小组谈论完成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表格图(学案)。(2)学生代表交流答案 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帮助,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承转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三、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引导学生从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分析其人文特征的差异;(2)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文特征影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联系,构建思维导图;(3)师生共同构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思维导图;(4)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5)引导学生动手绘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思维导图。 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利用综合分析的思维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承转 在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东部季风区有一条东西向延伸的重要地理界限,其两侧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条界限就是:秦岭——淮河一线。 引出秦岭——淮河一线知识点的学习
四、归纳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教师通过呈现秦岭——淮河差异的图片和秦岭——淮河的口诀帮助学生加强印象。 学生通过图片,自觉获取地理知识,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口诀记忆有利于减轻记忆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地理核心素养 教师从引导学生归纳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深化核心素养 归纳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的达成度。
五、小结 师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中考题目链接 多媒体展示昆明市和云南省近几年的中考题,对典型题总结方法和做题技巧。 学生做中考题,感知中考,跟着老师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 及时练习,分析和解决问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a
b
c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位置和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