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
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 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情境
(一)自研自探环节
1.阅读课本P2 读图5-1 找出四大地理区域
完成随堂笔记一:四大地理区域
①主要依据 、 等自然地理要素,将我国划分为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等四大地理区域。
②根据 风影响的范围将我国划分为 区和 区。季风区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划分为 地区和 地区。非季风区划分为 地区和一、地理差异显著地区。
③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 地区和 地区分界;大兴安岭是 地区和 地区分界;秦岭和淮河是 和 地区的分界。
2.阅读课本P3 读图5-2 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完成随堂笔记二: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 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 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 的分界线;⑤是我国 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合作探究环节
A.互学质疑:检查自研成果,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2分钟)
B.小组群学:小组选择教师预设的探究问题,分配任务,研讨展示方案,进行板书规划:(3分钟)
问题1:P2读图5-2
学生观看地图,在课本上标注A B C三条界线并描画一遍,观察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
1.界线A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山脉(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也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因素。
2.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在图上这里有 山脉 河流(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是我国一月 ℃等温线,也是年等降水量 毫米线穿过的地方。所以界线B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和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
4.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青藏高原的边界。主要是 山脉。划分的依据是 因素。
问题2:P3思考, 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问题3: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
2.我们的家乡德宏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德宏属于南方地区)
(三)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四)教师解疑、梳理知识
(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依据、界线和划分的主导因素:
区域名称 划分依据 界线 划分的主导因素
南方地区 依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 气候
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长城 气候
西北地区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地形、地势
青藏地区
(二):秦岭和淮河
1:在秦岭的南北两侧地理特征
A、秦岭以北地区:
树木冬季落叶;以旱地为主;主要经济林木有苹果、柿、枣;人们以面食为主;河流结冰
B、秦岭以南地区
树木大多常绿;以水田为主;人们以大米为主;河流不结冰;主要经济林木有柑橘、柚、茶叶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重点)
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年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⑦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⑧水稻种植区与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
⑨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反馈测评①同步练习P1--P4 ②填充图册P1—P2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