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②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①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②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难点:①“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对比分析。②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国疆域辽阔,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各个地方自然人文景观千差万别,从江南水乡到黄沙大漠,从林海雪原到椰林飘香,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那么,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地形地势、河流、人口、交通、植被……他们一部分属于自然差异,一部分属于人文差异。于是,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由三条分界线隔开,这样划分有什么依据呢?我们一起通过一组活动来探究。活动一: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中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观察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这一分界线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400mm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夏季风)活动二: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中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观察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和哪一条等温线重合?这一分界线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0℃等温线,气温降水/气候)活动三: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观察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哪一级阶梯边界线重合?这一分界线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地势)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对四大地理区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各个地理区域的范围也逐一呈现。在这三条界线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南北方地区景观图,完成表格。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0℃ >0℃河流封冻状况 封冻 不封冻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