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大地理区域教学设计【学生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主要是从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两个方面来学习,学起来应该很容易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认为,中考的科目就是主科,地理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只要及格就行,久而久之,学生就放弃了对所谓副科的学习,师生都处于被动地位。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4.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5.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和依据。2、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及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教学难点】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及依据。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 、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西北荒漠景观图、青藏高原景观图、华北平原景观图、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图,请学生说一说这些景观分别代表哪些地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域差异显著,从林海雪原,到海南的热带风光,从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到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从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到浩瀚无垠的新疆沙漠,戈壁滩……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你能根据这些地理特征来判断一下我们国家大致划分为几大地理区域吗?多媒体展示课题及课标。二、新课探究1、学生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界线、划分的依据、位置和范围。学生根据书本和地理图册先自学。师走动指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老师给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老师补充讲解多媒体展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图、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图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讲解并总结:(1)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及划分的依据★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划分的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名称 位置 范围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秦岭—河一线以北。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市的全部和大部分,还有甘肃省的东南部和江苏省、安徽省的北部。名称 位置 范围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秦岭—河一线以南。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西北地区 非季风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 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部。青藏地区 非季风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这里接近1月0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此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考虑了气候因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因此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要考虑了气候因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因此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考虑了地形因素。★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以横断山脉为界,因此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考虑了地形因素。(设计意图:解惑并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过渡:提到地理分界线,同学们很快就会想到谁呢?对,秦岭—淮河。谁能说一说秦岭—淮河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多媒体展示: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等。学生归纳总结。过渡:既然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那么它的南北两侧应当有明显的地理差异。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秦岭—淮河两侧的地理差异。3、学生探究★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学生探究,教师走动提示。提示:我们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个区域呢,是在秦岭—淮河以北呢,还是以南呢?想一想我们家乡有什么特点呢?秦岭—淮河另一侧与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呢?问:谁能总结一下从哪些方面来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的地理差异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归纳能力。)学生探究后回答。4、教师补充总结,并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解决难点。)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封冻状况 结冰、越往北冰期越长 无结冰期主要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类型 以旱为主 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甜菜、苹果、枣 油菜、甘蔗、柑橘、茶叶三、知识拓展议一议,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术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来描述。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四、小结学生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多媒体展示小结。五、当堂训练多媒体展示训练题目,学生回答。(设计意图:知识反馈,了解学情。)六、作业1、写一篇短文来描述我们家乡的地理特征。2、基础训练有关题目。(设计意图:知识巩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针对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很多不足。优点:一、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新课前,我会说:“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课堂提问我会说:“你认为呢?”“你的观点是什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对学生的回答也是多鼓励,少批评,如“很好!“太棒了!”等。二、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如在教学中尽量变讲授内容为探究内容和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的机会。三、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如本节课通过展示地图,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四、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不足: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较短,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教师语言不够生动,严谨,上课的艺术性不强,等等。总之,通过反思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划分的依据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耕地类型气温主要水系降水气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河流结冰期耕作制度农作物一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重要地理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