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1区域特征 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1区域特征 复习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区域特征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能力目标 举例说出北方农业在耕作方式、农作物、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
知识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重点 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是本课重点。
难点 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教法 读图分析、比较归纳
学法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展示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探索新知过渡衔接探索新知合作与探索达标测试 学生谈感悟收获: 北方大地四季分明。春季绿草茵茵,风和日丽;夏季,万物披绿,田野里笼罩起“青纱帐”;秋季,玉米黄,高粱红,果实压弯枝头;冬季,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关于北方地区,你还知道些什么?知识点一:黑土地和黄土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地形”,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找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丘陵,了解北方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2、找出主要河流、湖泊,说说北方河流水文特点。(湖泊少,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水资源短缺)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1、北方地区所占的面积、人口比说明什么问题?(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2、“黑土地”、“黄土地”分别指什么平原?为什么?(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范围”,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域,了解北方地区行政区划。(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 宁—沈阳; 陕西—西安;山 西—太原; 河 南—郑州;山 东—济南; 河北—石家庄;北京; 天津。)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南北方在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受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北方在农业生产方式、物产等方面会有哪些特征和优势呢?引出下一课题——有关“北方地区物产丰富”的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完成表格: 分布 主要物产黑土地 黄土地 知识点二:矿产和工业指导学生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说明本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是什么?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1、填表矿种分布石油 煤矿 铁矿 2、矿产资源对本区工业有何影响?小结:(在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活动1.哈尔滨地处东北平原,济南地处华北平原。阅读两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地区差异。2.议一议,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差异与气候的关系。比较项目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温度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等,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教师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主要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活动等的特征,尤其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课堂展示与交流1、小组交流自学任务,形成共识:2、分组展示,小组互评、质疑梳理知识点:完成《同步学习》P57,“畅谈收获”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四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2.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地形平坦B.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D.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4.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气候特点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5.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的生产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B.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冬季,没有春旱D.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山脉D以东的地形区是 ,以西的地形区是 。(2)图中甲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乙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素有 “ ” 之称(3)北方地区与乙所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一线,就温度带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 ,该线的北侧属于 ;就干湿状况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 ,该线的北侧属于 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并记住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分组展示,异组质疑、释疑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并完成表格学生读图并完成表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归纳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分组展示,异组质疑、释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整合答案,并进行展示,互评。明确答案。1、独立完成达标测试2、展示答案3、纠错、互评学生谈感悟学生独立完成“知识建构”并展示 从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学习任务中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形成交流共享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地理习惯。增加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学生形成认知
教学反思(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