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黄土高原一.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全球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3. 通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学生认识到和谐的人地关系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三. 教学方法:1. 讲练结合法 2. 启发式教学法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通过景观图片: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以及歌曲《黄土高坡》引入黄土高原的学习。《二》讲授新课:一. 全球最大的黄土区:1.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放课件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1》黄土高原的位置:黄河中上游地区。《2》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3》特点: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4》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5》让学生阅读19页阅读教材,关于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使学生掌握风吹来的高原—黄土高原,风成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6》黄土高原的过渡性: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二. 水土流失严重1.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 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3. 水土流失的原因:A: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 : 人为原因:乱砍乱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4. 处理教材20页活动题:通过师生活动得出结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1》植被疏密《2》降水强度《3》坡度大小等因素有关。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1》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2》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增加,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河,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黄土高原的过渡性,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及造成这种地表形态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带来的危害,下去之后希望同学们对这些内容加以复习巩固,并认真预习下一节我们要讲的内容---黄土高原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三节 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一. 全球最大的黄土区1. 位置范围: 2.黄土地貌景观3. 黄土的来源 4.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二. 水土流失严重1.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及原因2.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