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土高原教学目标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3.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并探讨其原因。4.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初步掌握运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5.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一、情景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我们将学习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区域──黄土高原板书:黄土高原二、自主学习学习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知道黄土高原在哪儿?也就是它的位置。作为一个地形单元,它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范围之内。(指中国地形图讲解)提问:根据以往学习区域的经验,对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有几种表示方法。谁能到讲台上来,一边指地图,一边用与老师不同的角度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学生1: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学生2:黄土高原的经度和纬度范围。学生3:黄土高原在亚欧大陆和中国的位置。学生4:黄土高原与黄河的位置关系。小结:(指图概括)同学们从不同的侧面表述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包括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东部和宁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温带亚欧大陆中部偏东的、我国第二级阶梯上、黄河上中游地区。正是在大家表述的这样一个位置上,有着这一独特的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黄土高原。三、合作探究1、黄土地貌我们从图中仔细观察一下黄土高原的景观特点?“黄土塬”:黄土覆盖得较厚的平地,又称“黄土平台”。四周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以上,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高地,由两条平行的沟谷分割地面,或黄土塬被切割而成。一般长几百米至数十千米。顶面一般比较平坦。“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陵。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由黄土塬和黄土梁经长期侵蚀切割或黄土覆盖原来的丘陵而成。小结:由远及近,深厚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较大的坡度,深深的沟壑,植被稀少,暴雨冲刷,水土流失。2、黄土高原的成因。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了广泛支持的观点。虽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周密严谨的进行研究,但我们仍然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风吹来的黄土“板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板书:严重的水土流失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这是黄土高原现在的面貌。据考证,其原来植被茂密,沟壑稀少。3、黄土高原的气候由于处于湿润半湿润向干旱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农耕区向牧区过渡地带,在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4、使黄土高原变成今天的面貌的成因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而且这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提问: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学生:三个学生配合做课本P20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关系的实验:实验一:植被覆盖很好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实验二:植被破坏掉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教师:(拿着实验后的两个量杯)请同学们谈谈这两个实验说明的问题。学生: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是由黄土高原缺少植物保护造成的。教师:对,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读21图,分析归纳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板书自然因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人为因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四、自我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