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几种常见的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微课堂)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几种常见的盐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几种常见的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小静对厨房中下列物质及其主要成分的物质类别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厨房洗洁精﹣﹣纯净物
B.
碱面﹣﹣Na2CO3﹣﹣碱
 
C.
食盐﹣﹣NaCl﹣﹣盐
D.
料酒﹣﹣C2H5OH﹣﹣无机物
2.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
 
A.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
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
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3.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盐酸
氩气
金刚石
用途
干燥剂
除铁锈
保护气
切割玻璃
性质
能与水反应
挥发性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稳定性
 
A.
A
B.
B
C.
C
D.
D
4.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A.
碳60﹣石墨
B.
氢氧化钾﹣纯碱
C.
氯化钠﹣食盐
D.
硝酸钾﹣草木灰
5.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煤气中毒﹣﹣﹣﹣CO引起
B.
Al(OH)3﹣﹣﹣﹣治疗胃酸过多
 
C.
H2作燃料﹣﹣﹣﹣可燃性
D.
纯碱﹣﹣﹣﹣属于碱
6.下列对物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盐
 
B.
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的化学式是NaNO2
 
C.
明矾[KAl(SO4)2?12H2O],是化合物
 
D.
长期饮用纯净水,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利
7.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
 
A.
烧碱
B.
纯碱
C.
生石灰
D.
熟石灰
8.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
NaOH
B.
Ca(OH)2
C.
NaHCO3
D.
NaCl
9.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钙的俗名﹣﹣大理石
CH3COOH﹣﹣酸
NH3?H2O﹣﹣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放热
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碱面﹣﹣﹣﹣﹣﹣﹣加食醋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接近饱和的食盐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
高温煅烧石灰石
 
D.
向两份相同质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1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氯化钠固体(Na2C0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B
水(NaOH)
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
C
二氧化碳气体(CO)
点燃
D
氯化钙固体(CaC03)
加热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3.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
该粉末中含有碳酸根,不可能含碳酸氢根离子
 
C.
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
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1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
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
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1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
16.如右图所示,向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加到广口瓶中,能使b端被面明显上升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和可能是(  )
 
A.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B.
硝酸铵和水
 
C.
生石灰和水
D.
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液
17.生活中一些食品或用品的近似pH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或用品
食 醋
泡 菜
牙 膏
草木灰
pH
2~3
3~4
8~9
10~11
 
A.
牙膏是酸性物质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泡菜
 
C.
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食醋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18.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和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
二氧化锰
B.
澄清石灰水
C.
盐酸
D.
氯化钠
19.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下列结论是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
 
B.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化肥
 
D.
某固体物质加到水中,液体温度升高,则该固体一定是氧化钙
20.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
 
A.
(向盐酸中加水)
B.
(浓H2SO4加入水中)
 
C.
(煅烧CaCO3)
D.
(O2在水中的溶解性)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图.对该图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Oa段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B.
向b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C.
c点与d点的pH相等
 
D.
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2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澄清石灰水
D.
硝酸银溶液
2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用途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作干燥剂,因为它易溶于水
 
B.
活性炭作吸附剂,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石墨作电极,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小苏打作发酵粉,因为它能与面粉发生反应
2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属于氧化物
 
B.
我们要节约用电,体现低碳生活
 
C.
碳酸钙属于钙盐
 
D.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常用来生产生石灰
25.将三种无色溶液加入到甲、乙、丙三只玻璃杯中,分别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下列现象:甲杯变为“雪碧”(产生大量气泡);乙杯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丙杯变为“红酒”(变成红色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能和一些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B.
.碳酸钠和某些盐溶液混合出现浑浊
 
C.
.碳酸钠和某些碱溶液混合出现浑浊
 
D.
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一种碱
26.汩罗市川山镇的优质大理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碳酸钙属于(  )
 
A.

B.

C.

D.
氧化物
27.实验室中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石灰石
B.
生石灰
C.
氢氧化钠
D.
浓盐酸
 
28.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问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一定是稀盐酸
 
C.
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
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29.家中长期烧开水的水壶中常附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要除去水垢,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钢丝球擦洗
B.
用洗洁精洗涤
C.
用水清洗
D.
用食用白醋洗涤
30.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
Na2SO4
B.
NaCl
C.
NaHCO3
D.
NaO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C 2.D 3.A 4.C 5.D 6.D 7.B 8.C 9.C 10.D 11.A 12.C
13.D 14.A 15.B 16.AC 17.B 18.D 19.AC 20.C 21.A 22.B 23.C
24.A 25.D 26.C 27.A 28.BD 29.D 3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