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 .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方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并填涂准考证号。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 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2021年12月3日,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读右图,回答第1—2题。1.下列关于老挝首都万象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低纬度,北温带B.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 位于昆明的南部,曼谷的西北部D. 位于南亚的中南半岛2.沿着中老铁路线行进, 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 金色的麦浪翻滚 B. 贡多拉在河间穿行C. 可爱的羊驼和骆马 D. 传统民居高脚屋3.下列防疫健康码所代表的省份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的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牧人的天堂;B.②位于我国第三阶梯,是我国的经济中心;C.③简称陇,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一熟D.④位于黄土高原,人口密集,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气象数据显示: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从1991年至2020年间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的前10个城市及温差值(单位:℃)。据此完成4~5题。4.该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的前10个省会城市,大多数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5.图中城市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月份这些城市( )A.受东南季风影响 B.白昼达一年中最长C.以阴雨天气为主 D.以晴朗天气为主6. 读“读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6~8题。6.导致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球运动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7.图中甲地瓜果特别甜的原因主要是A.昼夜温差大B.灌溉水源多 C.沙质土壤疏松 D.环境污染小8.图中甲地沿河树木多为( )A.耐寒的白桦 B.耐涝的垂柳 C.耐旱的胡杨 D.耐高温的银杏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9~10题。 青藏地区9.Q代表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昆仑山脉 C.阿尔泰山脉 D.天山10、当地主要的农作物有 ()A.青稞、水稻 潮白 B.玉米、大豆 河流 C.小麦、水稻 D.青稞、豌豆11、“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A.刘少奇B.朱德C.毛泽东D.周恩来12、时下,人们常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地描绘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人民解放军13、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l957年14、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B.手工业C.轻工业D.重工业1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6、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1953年B.1956年C.1958年D.1966年17、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8、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于2001年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欧盟B.东盟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20、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确定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六大C.中共十七大D.中共十八大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首先是在哪里吹响的( )A.农村B.城市C.学校D.国有企业22、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A.科教兴国B.西部大开发C.人才强国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3、最早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B.香港C.澳门D.西藏24、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不放弃使用武力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由台湾人民“公投”25、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___召开,此次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A.福州B.古田C.漳州D.厦门26、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27、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29、新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A.天宫一号B.嫦娥一号C.东方红一号D.神舟一号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2022北京冬奥会需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大量食品。河南省的小麦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借助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已成为冬奥会面类食品主要供应地。国务院曾提出要让中国碗多盛河南粮。材料一:河南省地形图、郑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冬小麦简介:一般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获,期间3月份返青后是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日均温10℃以上生长活跃。0℃时停止生长;每生产1千克小麦约需1000-1200千克水;适合平整、肥力好的土地。材料二:黄河在兰考县河势多变,历史上反复决溢。目前兰考县在滩区种植近10万亩紫花苜蓿。其根系发达,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且每亩苜蓿的年产值达3600元。如今,兰考已从昔日的风沙滩变成了“紫飘带”。(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位于________地区(2分)(2)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省成为冬奥会面类食品主要供应地的有利条件。(4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兰考县的治理措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 ——《人民日报》社论(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2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2)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2分)(3)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4分)33、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6分)展览一:追根溯源(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2分)展览二:领导风采图片(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2分)展览三:农村巨变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3)上述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4分)(4)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失误,谈谈启示。(2分)展览四:开放窗口“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5)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的名字。(4分)展览结语:展望未来(6)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一、选择题1-5 BDBCD 6-10 DACAD11-15 CCCDC 16-20 CCDCD21-25 ABBBB 26-30 BDBDC二、材料题31、(1)北方(2分)(2)自然条件:①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3-6月气温在10℃以上,气温较高,适合小麦生长;②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③平原面积较大,耕地较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任选2点,2分)社会条件:①铁路线四通八达,交通便利;②国家政策支持;③离北京距离近;(任选2点,2分)(3)兰考县种植紫花苜蓿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且紫花苜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2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32、(1)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2)1972年尼克松访华。(3)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以及国际形式的变化等。3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B(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经济建设要符合发展的规律,要结合实际情况,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等。(5)深圳、珠海、汕头、厦门(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