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资源简介

附件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一、比赛时间:2022年6月(与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同期举办)
二、比赛地点:天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举办地)、江西南昌(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所在地)。
三、主办单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
四、赛项类型:竞赛类、展演类
五、比赛项目:
(一)竞赛类赛项
设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5个赛项单元,16个高职赛项(赛项简介详见附表1)。
(二)展演类赛项
设中国制造与传统文化、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项目等3个赛项单元,以现场展演和录播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国传统与现代技能和文化、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等。以上项目均采用定向邀请方式。
六、报名资格:参赛选手以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获奖选手(按总成绩排名选定,选手所属学校自愿放弃的依次递补;选手自愿放弃的,由选手所属学校自行遴选替补)及鲁班工坊建设院校为主。为促进中外职业教育互融互通、院校交流合作、师生增进友谊,参赛队采用中外“手拉手”组队方式。具体分为中外联队和混合编队两种。中外联队:比赛以联队为单位,包括1个中国队和1个外国队,各自完成比赛任务,最终成绩取平均值。混合编队:每个参赛队包括中国选手和在华留学生(或外国选手),中外比例大致相当。其中中国选手须为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外国选手(包括在华留学生)须为职业类院校相关专业在籍学生,同时,鼓励国内本科院校在华留学生参加;试点实行师生同赛模式的赛项,参赛教师须为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专职教师。本次赛项均为团体赛,同一院校限报1队,每队限报指导教师2名。
七、合作企业遴选:按照《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合作企业遴选办法》执行。
八、奖励办法:竞赛类比赛设金牌、银牌、铜牌各1名和优胜奖若干,分别颁发证书和奖金。面向大赛参与对象,包括专家、裁判员、监督仲裁员、工作人员、战略合作企业、承办院校及获奖选手、指导教师等颁发写实性证书。展演类比赛设“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组织奖”“最佳表现奖”等若干奖项,颁发证书。
附表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简介及名额分配表
序号 专业大类 赛项编号 赛项名称 国赛对应赛项 赛项简介 参赛名额 名额分配 组队方式
国赛获奖省份 鲁班工坊院校
1 装备制造 W01 机电一体化项目 机电一体化项目 本赛项内容涉及智能生产线的装配、编程、调试、优化、故障检修及选手职业素养,考核选手智能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等综合能力,培养机电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2 9 3 中外联队(师生同赛)
2 装备制造 W02 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 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本赛项通过智能产线机械/电路/气动部件安装、PLC控制程序编写、工业机器人程序优化调试及机电设备整体调试等工作任务,展现选手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检验选手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12 9 3 中外联队(师生同赛)
3 装备制造 W03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本赛项内容包括机械安装与电气连接、机器人及视觉系统参数设置与编程调试、系统调试与优化等工作任务,考核选手机器人应用编程、机电装调、团队协作等能力和职业素养 12 9 3 中外联队(师生同赛)
4 装备制造 W04 增材制造技术 工业设计技术 本赛项包括拆装与调试、创新创意设计、3D打印工艺、作品展示、职业素养等模块,涵盖增材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设备装调、制造工艺等典型工作任务,旨在考察选手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建设能力 11 9 2 混合编队
5 装备制造 W05 无人机维修与应用 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 本赛项要求竞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无人机组装与调试,飞行操控,应用开发及附加科目等四部分竞赛内容,重点检验选手在旋翼无人机结构选型、组装调试、飞行操控和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1 9 2 混合编队
6 电子与信息 W06 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 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 本赛项覆盖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数字媒体等众多专业的专项技术和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考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参赛选手团队协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展示参赛选手文明生产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8 16 2(江西) 混合编队
7 电子与信息 W07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本赛项旨在检验参赛选手网络组建和安全运维、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数字取证调查、应用程序安全和网络攻防渗透能力,提升参赛选手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20 18 2(江西) 混合编队
8 电子与信息 W08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网络系统管理 本赛项重点考核信创数据中心设备搭建与运维、信创安全CTF及信创安全对抗,旨在引导选手紧密对接新一代信创行业产业链、创新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能人才 12 9 3 中外联队
9 电子与信息 W09 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 本赛项依托真实物联网应用场景下的完整业务流程,考核选手在物联网项目建设实施方面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物联网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物联网软硬件安装和调试、物联网系统集成和搭建、物联网平台配置管理、物联网应用创新能力 11 9 2 混合编队
10 电子与信息 W10 云计算 云计算 本赛项考核参赛选手在实现私有云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及私有云、容器云平台搭建与运维、公有云服务申请与使用、混合云集群配置与应用、企业应用迁移上云规划设计与实施、企业应用架构调优、云原生等方面的前沿知识和技能 12 9 3 中外联队
11 电子与信息 W11 通信网络管理 5G全网建设技术 本赛项以5G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为核心,融合5G通信网络检测与智能网联车应用场景,通过系统完整的竞赛任务设计,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5G技术基础知识、检测标准和实践操作技能,典型应用场景的系统构建、应用场景设计、开发流程能力 11 9 2 混合编队
12 电子与信息 W12 迷宫机器人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本赛项以IEEE Micromouse竞赛规程为基础,涵盖了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机器人等专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虚拟仿真、迷宫竞速和展示答辩三个环节,考察选手的团队协作、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等 11 9 2 混合编队
13 交通运输 W13 汽车技术 汽车技术 本赛项旨在考察参赛队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等职业技能与素养。通过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加快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 12 9 3 中外联队
14 交通运输 W14 轨道交通驾驶技术 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 本赛项主要考核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作业(整备作业和驾驶作业),对标轨道交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标准,考核选手在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岗位真实工作情境下轨道交通驾驶的技术技能 11 9 2 混合编队(师生同赛)
15 财经商贸 W15 跨境电商 电子商务技能 本赛项分不同岗位角色同台竞演,完成出口跨境电商业务模块(视觉设计、数据运营、直播)和进口跨境电商通关业务模块,检验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岗位的职业素养、核心技能以及团队在创新、协调、组织、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11 9 2 混合编队
16 能源动力与材料 W16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本赛项立足于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标准,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安装、运行与调试、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实践操作,检验选手对可再生能源的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掌握情况、系统的安装部署、编程调试、维护测试、电气设计等综合职业能力 12 9 3 中外联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