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2022016】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模拟赛题(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ZZ-2022016】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模拟赛题(word版)

资源简介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七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启动装置按钮及其相关电路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信息娱乐CAN总线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高压蓄电池系统
4 高压系统保养插头及其相关电路
5 行驶系统异常 15供电继电器及其相关电路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压蓄电池充电装置系统
7 车内灯光异常 前部顶篷模块系统
8 驾驶员侧门锁功能失效 门锁及其相关电路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七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直流充电口有异物 充电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空调出风口有异物 空调系统
3 塑料防护罩缺失 悬架系统
4 动力电池低压线束连接插头脱落 高压蓄电池系统
5 胎压过低 行驶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七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个人防护设备 赛前安全检查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技术平台无法通电 电池管理系统
3 电池采集信号异常
4 单体电池欠压 高压控制系统
5 无法直流充电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七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O形密封圈缺失 电机与变速箱结合面
2 差速器密封圈 变速器
3 磁铁缺失
4 行星齿轮内部异物 差速器
5 三相线盖板排气孔堵塞 驱动电机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七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急停开关无弹力 急停开关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交流显示屏不亮 显示屏及其相关电路
3 智能电表不显示 智能电表及其相关电路
4 顶部风扇不转 顶部风扇及其相关电路
5 直流充电桩无法起动 启动开关及其相关电路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
竞赛日期:2022 年 月 日
选手身份加密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65
现场裁判 (签字)
统分裁判 (签字)
核分裁判 (签字)
裁 判 长 (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
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1、元器件装配与线路连接检查(满分 9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作业准备 -场地准备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扣 0.25分;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 0.25分; 0.5
作业准备 -检查防护套装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扣 0.25 分; 1
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 0.25 分;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伤和生产日期检查的各扣0.25 分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 0.25 分;
作业准备 -检查工具套装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 0.25 分; 2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的扣 0.25分; 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 0.25 分;
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接地电阻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 0.25 分;
检查作业 直流充电侧检查 未调整桩体支架,扣 0.25 分; 未检查直流充电桩侧外观有无刮花(大小),掉漆(程度),砂眼,孔洞,杂色,变形等,桩体内外是否干净整洁扣 0.25 分; 上述如有异常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直流充电枪外观完整,无破损刮伤,枪盖无裂纹扣 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直流充电桩侧门轴、门锁是否牢固、灵活,无歪斜、锈蚀现象扣 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直流充电桩侧DC控制模块、非车载充电机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交流接触器模块、单相断路器模块、显示屏、指示灯等外观好坏每项扣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直流充电桩侧接线排及端子等连接处、螺丝螺钉是否变形、松动每处扣 0.25 分,共1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检验过程中未正确佩戴静电环扣 1 分; 2
交流充电侧检查 未检查交流充电桩侧外观有无刮花(大小),掉漆(程度),砂眼,孔洞,杂色,变形等,桩体内外是否干净整洁扣 0.25 分; 上述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交流充电枪外观完整,无破损刮伤,枪盖无裂纹扣 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交流充电桩侧门轴、门锁是否牢固、灵活,无歪斜、锈蚀现象扣 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交流充电桩侧 AC控制模块、辅助电源模块、交流接触器模块、智能电表模块、单相断路器模块、显示屏、指示灯等外观好坏每项扣0.25 分,共 3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未检查交流充电桩侧接线排及端子等连接处、螺丝螺钉是否变形、松动每处扣 0.25 分,共1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检验过程中未正确佩戴静电环扣 1 分; 2
负载检查 未检查充电桩专用测试负载外观有无刮花(大小),掉漆(程度), 砂眼,孔洞,杂色,变形、露铜等,干净整洁扣 0.25 分; 未检查充电桩专用测试负载开关状况、供电插头、充电口外观、 有无烧蚀、异物等状况扣 0.25 分; 如有异常且未报告扣 0.25 分; 检验过程中未正确佩戴静电环扣 1 分; 1
2、交流充电桩检测调试(满分 10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充电桩通电测试 测试前未报告裁判直接通电的,扣 0.25 分; 0.25
安全作业 在进行绝缘性检测时未全程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的扣 0.5 分,裁判提示佩戴;断开桩体接地螺栓,未对接地线绝缘保护的扣0.5分; 1
接地电阻测试 未正确使用接地电阻仪(按下“TEST”)分别检测桩体与交流输入PE接点、桩门与桩体、充电枪和AC控制模块PE与桩体接地点的接地电阻每项扣0.25分,共0.5分; 1
L与N线检查 1.单相断路器 未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分别检测单相断路器输入侧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 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共 1.5 分;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 (此小项不得分),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单相断路器输出端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共 1.5 分; 3
2.交流接触器输出侧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 (此小项不得分) ,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交流接触器输出端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 1.5
3.智能电表输出侧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 (此小项不得分),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智能电表输出侧L 线对地绝缘电阻,每项扣 0.25分; 0.25
4.AC控制模块输出端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此小项不得分) ,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AC控制模块输出端 L 、N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AC控制模块输出侧 L、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分; 1.5
12V电源线短路检查 未拔下12V 电源线(此小项不得分),使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测量辅助电源模块、AC控制模块、显示器电源线对地电阻,每项扣 0.25分; 0.5
12V电源线路反接检查 未正确检查辅助电源模块、AC主控模块、显示器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反接,每项扣 0.25分; 0.5
负载箱检查 未正确检查负载电源开关、负载档位开关是否正常、充电口有无异物,每项扣 0.25分; 0.5
3、交流桩通电调试(满分 6 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安全作业 通电后未佩戴护目镜、绝缘手套、安全帽进行上电和检测作业扣 1 分,裁判提醒佩戴; 1
调试作业 -供电环境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墙壁插座供电电压扣 0.5 分; (只需测量一次); 未向裁判汇报接线情况,直接通电(暂停时间,裁判复检电路)扣 1 分;复检线路,裁判确认电路无误后示意可以正常通电; 未摆放“禁止合闸”高压警示标识的,扣0.5 分; 单相断路器合闸前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检测单相断路器输入侧 L 线对 N 线实测电压扣 0.5 分; 单相断路器合闸前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检测单相断路器负载端 L 线对 N 线实测电压扣 0.5 分; 未报告裁判单相断路器合闸请求,直接通电扣 1 分; 合闸后未锁门检查指示灯通电状况,扣 0.5 分; 未按下门禁开关(此小项不得分)正确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辅助电源模块、AC控制模块、显示屏电源线对地电压每项扣 0.5 分; 未遵守“单手原则”测量单相断路器输入侧供电电压扣 1 分; 3
调试作业 -模块通电测试 显示屏未点亮,显示不正常扣 0.25 分; 通电测试未能通过扣 1分; 电源指示灯未点亮扣 0.25 分; 按下急停开关,电源灯未熄灭扣 0.25 分; 未进入交流充电桩“系统信息”查看故障状态,每项扣 0.25 分; 2
4、交流桩参数设置(满分 6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设置作业 -参数设置 未按操作要求设置电价或设置错误每项 0.25 分,上限 1 分; 未按操作要求设置时段或设置错误每项 0.25 分,上限 1 分; 未按操作要求设置时间扣 0.25 分; 1.5
负载设置 未按要求调整充电桩专用测试负载电流,扣 0.25 分; 同时使用两种负载测试扣0.5 分,裁判制止; 0.5
充电测试 - 自动充电测试 设备不能对负载进行充电,此项不得分; 未从充电选择模式中进行自动充电测试扣0.5分; 1
充电测试 -按时间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时间扣 0.25 分; 充电时间未到达 1min 扣 0.25 分; 0.5
充电测试 -按金额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金额扣 0.25 分; 设备不能计费扣 0.25 分; 0.5
充电测试 -按电量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电量扣 0.25 分; 设备不能计费扣 0.25 分; 0.5
充电测试 -充电记录查看 充电测试后,未进行充电记录信息查看扣 0.5 分; 0.5
充电结束拔枪 未停止充电,直接断电扣 1 分; 未切断电源,直接拔枪扣 1 分; 断电时,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扣 1 分,裁判提醒佩戴; 1
5、直流充电桩检测调试(满分 10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充电桩通电测试 测试前未报告裁判直接通电的,扣 0.5 分; 0.5
安全作业 在进行绝缘性检测时未全程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的扣 1 分,裁判提示佩戴;断开桩体接地螺栓,未对接地线绝缘保护的扣1分; 0.5
接地电阻测试 未正确使用接地电阻仪(按下“TEST”)分别检测桩体交流输入PE接点、桩门与桩体、充电枪和非车载充电机控制模块PE与桩体接地点的接地电阻,每项扣 0.25 分; 0.5
L与N线检查 1.单相断路器 未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分别检测单相断路器输入侧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 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此小项不得分) ,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单相断路器输出端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 4.5
2.交流接触器输入侧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此小项不得分) ,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交流接触器输出端 L、N 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L 线对N 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5 分;
DC+与DC-线检查 未断开桩体接地螺丝(此小项不得分) ,正确使用绝缘测试仪(按下“TEST”)检测非车载充电机输出侧DC+、DC-线对地绝缘电阻,万用表(电阻档)测 DC+线对DC-线实测电阻,每项扣 0.25 分,共 0.75 分;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非车载充电机输出侧DC+、DC-线对充电枪DC+、DC-线实测电阻,每个扣 0.1 分; 0.75
12V/5V电源线短路检查 未拔下12V、5V电源线(V+)(此小项不得分) ,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辅助电源模块1、辅助电源模块2、辅助电源模块3、DC主控模块、显示器、指示灯电源线对地实测电阻,每项扣 0.25分,共 0.75 分; 0.75
充电枪信号线路检查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充电枪S+、S-信号线与DC控制模块S+、S-信号实测电阻的,每项扣 0.25 分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充电枪S+信号线与S-信号、充电枪CC1 信号线与DC控制模块CC1 信号之间的实测电阻,每项扣 0.25 分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充电枪A+、A-信号线与DC控制模块A+、A-信号间实测电阻,每项扣 0.25 分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充电枪A+信号线与A-信号之间的实测电阻,扣 0.25 分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充电枪CC1信号线与PE信号之间的实测电阻,扣 0.25 分 2
负载端直流充电插座检查 未正确检测直流充电负载端充电枪插座侧DC+线对DC-线、DC+线对 PE 端、DC-线对 PE 端间实测电阻,每项扣 0.25分 0.5
6、直流桩通电调试(满分 6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安全作业 通电后未佩戴护目镜、绝缘手套、安全帽进行上电和检测作业扣 1 分,裁判提醒佩戴; 1
调试作业 -供电环境 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墙壁插座供电电压扣 0.5 分(只需做一次); 未向裁判汇报接线情况,直接通电(暂停时间,裁判复检电路)扣 1 分;复检线路,裁判确认电路无误后示意可以正常通电; 未摆放“禁止合闸”高压警示标识的,扣0.5 分; 单相断路器合闸前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检测单相断路 器输入侧 L 线对 N 线实测电压扣 0.5 分; 单相断路器合闸前未正确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检测单相断路器负载端 L 线对 N 线实测电压扣 0.5 分; 未报告裁判单相断路器合闸请求,直接通电扣 1 分; 合闸后未锁门检查指示灯通电状况,扣 0.5 分; 未按下门禁、启动开关正确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辅助电源模块1、2、3;DC控制模块、电源灯、 显示屏电源线对地电压每项扣 0.5 分; 未遵守“单手原则”测量单相断路器输入侧供电电压扣 1 分; 2.5
调试作业 -模块通电测试 显示屏未点亮,显示不正常扣 0.25 分; 通电测试未能通过扣 2 分; 电源指示灯未点亮扣 0.25 分; 按下急停开关屏幕熄灭,但急停开关不能锁止的,扣 0.5 分 2
负载测试 未按要求调整充电桩专用测试负载电流扣 0.25 分; 未正确检查负载电源开关、负载档位开关是否正常,扣 0.25 分; 0.5
7、直流桩参数设置(满分 4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充电测试 - 自动充电测试 设备不能对负载进行充电,此项不得分; 1.5
充电测试 -按时间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时间扣 0.25 分; 充电时间未到达 1min 扣 0.25 分; 0.5
充电测试 -按金额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金额扣 0.25 分; 设备不能计费扣 0.25 分; 0.5
充电测试 -按电量充电测试 未正确设置充电电量扣 0.25 分; 设备不能计费扣 0.25 分; 0.5
充电结束拔枪 未停止充电,直接拔枪扣 1 分; 未切断电源,直接拔枪扣1 分 断电时,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扣 1 分,裁判提醒佩戴; 1
故障点恢复(满分 6 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故障点恢复 故障点少恢复1个扣1分 未拆卸故障线束或元器件,直接安装新线束或元器件的,此项不得分; 6
9、团队合作(满分 5 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团队合作 -配合分工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扣 2 分;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扣 2 分; 选手身体发生碰撞,争执的,每发现一次扣 0.25 分,上限 1 分; 5
10、安全与 5S 管理(满分 3分)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安全与 5S 管理 由于选手粗暴操作导致线路损坏的每条线路扣 0.25 分,上限 1 分; 由于选手粗暴操作导致安装螺纹滑丝的每颗扣 0.25 分,上限 1 分; 未清洁整理工量具、设备、场地的扣每项扣 1 分,上限 3 分; 3
11、追罚扣分
扣分项目 扣分项目 扣分 判罚依据
安全事故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情节扣 2~20 分, 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 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特殊情况说明:
1.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 场比赛;
2.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 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情况说明及处理
12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八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进入及启动许可控制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车内天线及其相关电路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底盘CAN总线
4 电驱动装置控制系统
5 行驶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交流充电枪及其相关电路
7 雨刮工作异常 车载电网控制系统
8 车窗无法控制 车窗升降器及其相关电路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八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制动液位过低 制动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维修开关有油液 高压系统
3 后雾灯不亮 灯光系统
4 前部出风口不出风 空调系统
5 方向机外表面有异物 转向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八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个人防护设备 赛前安全检查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技术平台无法通电 高压控制系统
3 电池管理器线路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电池采集信号异常
5 无法交流充电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八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放油螺丝松动 减速器
2 齿轮有异物
3 内部波浪垫片缺失 驱动电机
4 温度传感器损坏
5 冷却液管口异物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八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电源灯不亮 电源灯线路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交流充电桩无法起动 交流门停开关相关电路
3 插枪后无法交流充电 车载充电机相关电路
4 直流通风口堵塞 充电桩通风口
5 直流显示屏不亮 显示屏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一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进入及起动许可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机舱内保险丝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电动驱动系统
4 驱动控制系统相关部件
5 行驶系统异常 电机控制器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电压蓄电池充电装置
7 大灯异常 LED 大灯 , (8IY)
8 空调不制热 全自动空调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一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后雾灯不亮 外部灯光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空调不制冷 空调系统
3 螺栓松动、移位 电机系统
4 轮胎压力异常 行驶系统
5 减震器漏油 悬架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一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箱内异物 前期安全检查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高压线束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3 电池采集线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单体电池异常
5 充电功能异常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一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通气阀堵塞 驱动电机
2 油封缺失 变速器
3 磁铁缺失
4 结合面划伤 电驱动总成
5 O形密封圈缺失 电机与变速箱结合面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一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显示屏异常 显示屏线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充电枪头孔有异物 充电枪
3 电源灯不亮 电源灯线路
4 单相断路器异常 单相断路器
5 开关无法锁止 急停开关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
竞赛日期:2022年 月 日
选手赛位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75
现场裁判(签字)
统分裁判(签字)
核分裁判(签字)
裁 判 长(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1、举升位置1(满分20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 作业准备-场地准备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每个扣0.25分;□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0.25分;□未正确安装车辆挡块扣0.5分; 1
2 作业准备-检查防护套装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各扣0.25分;□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0.25分;□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伤,各扣0.25分;□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0.25分;□佩戴戒指或手表等物品扣0.25分,裁判要求选手摘除; 1
3 作业准备-检查工具套装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0.2分;□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0.2分;□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0.2分;□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扣0.2分;□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0.2分; 1
4 作业准备-记录车辆信息 □未正确检查并记录车辆信息的扣0.25分; 0.25
5 作业准备-安装车外三件套 □未安装或安装位置不正确的扣0.25分;□操作中翼子板布、格栅布自行脱落的扣0.25分; 0.25
6 作业准备-安装车内三件套 □三件套少铺或未铺或撕裂,每项扣0.25分; 0.25
7 作业准备-外检作业 □未正确检查车身状况的扣0.25分; 0.25
8 作业准备-安全准备 □未完全落下驾驶员侧车窗的扣0.25分;□未检查确认电子手刹和仪表状态的扣0.25分; 0.5
9 检查(测)作业-前舱检查(测) □未检查前舱盖锁及其紧固件润滑扣(不报润滑不得分)0.5分;□未正确检查12V蓄电池电压扣0.5分;□未检查制动液液位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2分;□未检查冷却液液位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2分,□未检查冷却液冰点并记录扣0.2分;□未检查各冷却系统软管的安装、连接情况及有无裂纹、损伤和泄漏的每项扣0.2分;□未检查维修开关外观是否变形、有油液扣0.5分;□未检查高压组件外观是否变形、有油液扣0.2分;□未检查高低压线束或插接件是否松动扣0.2分; □检查高压线束和高压组件时候,未佩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扣0.5分(如未佩戴,裁判提醒佩戴,并扣分);□检查高压线束和高压组件时,如未进行一人检查,一人监督方法进行扣0.1分;□未请示上电(启动),每次扣0.5分;□未检查警告标签是否完好的,四处每少一处扣0.25分□未检查外接充电防盗锁功能扣0.2分; 5
10 检查(测)作业-车内检查(测) □未关闭启动开关连接诊断仪,扣0.5分;□未打开启动开关检查高压启动指示灯并记录仪表信息,扣0.5分;□未请示上电(启动),每次扣0.5分;□未正确检测并记录诊断信息的,每个系统(J623、J840、J519、J533、J841)各扣0.2分;□未正确清除故障码并再次读取,扣0.2分;□未读取并记录高压蓄电池相关数据流,扣0.5分;□未检查风量、模式、内外循环,分别打开AC和AUTO调节温度检查冷暖功能、除霜功能,每项扣0.1分;□检查完,未及时关闭启动开关至OFF档,扣0.2分;□未检查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状态及安全气囊保护壳是否完好的,扣0.25分;□未检查车内所有开关,车内照明,用电器(前阅读灯、化妆镜灯、门灯、杂物箱灯、玻璃升降开关、后视镜调节开关、收音机)的少一个扣0.2分□未检查外部灯光(日间行车灯、近光灯、转向灯、雾灯、制动灯、危险警告灯)是否点亮正常,每项扣0.2分;□未检查前大灯变光功能是否正常,扣0.2分;□未检查雨刮器的扣0.2分;□未检查天窗遮阳帘功能的扣0.25分; 5
11 检查作业- 高压系统 □未检查充电插座(直流、交流)接口处是否有异物、烧蚀等情况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5分;□检查充电插座(直流、交流)接口处,未佩带绝缘手套、护目镜的扣0.5分,裁判提示佩戴; □未检查车辆充电功能及记录充电时充电口、仪表信息扣0.5分;□未进行车辆维修安全标准断电(打开点火开关,读取AX2、JX1、A19、AX4高压电压,关闭点火开关,断开维修开关,打开点火开关,再次读取相关数据流,关闭点火开关,测量12V蓄电池电压,测量高压蓄电池端、连接线端电压验电),少任一步骤此项不得分; □断开TW插头后未上锁的,扣2分;钥匙未交给另一名参赛队员保管的,扣1分,钥匙保管不当扣0.5分。 4
12 检查作业- 检查轮胎气压,预松螺栓 □未检查轮胎气压扣0.5分;□未检查花纹深度的扣0.5分;□未进行预松车轮螺栓扣0.5分; 1.5
2、举升位置2(满分20分)
13 举升车辆 □举升臂支点(车辆规定举升垫块不能碰到动力电池)错误,扣0.5分;□举升臂支点水平误差较大的(最大差值大于30mm),扣0.5分;□未前后按压检查车辆支撑稳定(车轮离地150mm左右),扣0.5分;□举升或下降车辆时,未请示裁判,每次扣0.5分;□举升或下降车辆时,选手未相互提醒配合,扣0.25分;□举升机未锁止,扣0.5分; 1
14 安全作业 □车下作业未全程佩带安全帽、护目镜的各扣0.5分,裁判提示佩戴; 0.5
15 目视检查 □未目视检查散热器有无泄漏、变形等,各扣0.1分;□未目视检查冷凝器有无脏污、变形及泄漏等,各扣0.1分;□未目视检查主销球头,前后桥,连接杆,稳定杆橡胶金属支座的各扣0.1分;□未目视检查前后部弹簧和缓冲块,塑料防护罩,各扣0.1分;□未目视检查球头间隙,紧固程度和防尘套状况以及方向机外表面有无杂物的,各扣0.1分;□未目视检查变速箱主减速器及等速万向节防护套,各扣0.1分;□未检查变速箱油位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2分;□未报告更换加注螺栓和报告螺栓扭矩的扣0.2分; 1
16 制动系统 □未目视检查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磨损情况,各扣0.5分;□未目视检查制动管路的安装、连接、损伤情况及有无漏油,制动软管有无老化,各扣0.5分;□未正确拆装制动摩擦片,扣除本项全部分数;□未正确测量制动摩擦片厚度的扣1分;□出现安全隐患,裁判提醒扣1分; 3
17 轮胎拆装 □未正确拆卸轮胎扣1分,轮胎未做标记每个扣0.25分;□轮胎换位时,出现安全隐患,扣除本项全部分数;□未用手预拧紧轮胎螺栓2~3圈的扣1分□未按标准扭矩拧紧轮胎螺栓的扣1分 3.5
18 高压组件 □未检查高压蓄电池防撞装置有无变形,动力电池高低压连接器的各扣0.2分□未检查高压蓄电池固定螺栓,电位均衡线紧固情况的各扣0.5分□未目视检查电驱动总成系统是否漏液、磕碰;驱动电机安装支架有无损坏;电位平衡线紧固情况(检测螺栓上的漆标,若漆标位置有移动则对螺栓进行紧固,若无则不做要求),每项扣0.2分;□未测量等电位线的扭矩(AX2 AX4 JX1)少一个扣0.5分;□设置扭力时未口头汇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值(电驱动总成固定螺栓130N.m+180°,电位平衡线8 N.m,防撞保护装置固定螺栓力矩7Nm,高压蓄电池固定螺栓40 Nm+180°和50 Nm+90°),每项扣0.2分;设置实际紧固值时未给裁判确认的(20N.m以上标准值减半,20N.m以下预紧),每项扣0.2分;□使用完扭矩扳手不归零,扣0.5分;□未检查动力电池高低压线束连接器有无松动/破损/烧蚀/异物情况,每项扣0.5分;□高压线束绝缘性检测前未在高压蓄电池总成端进行验电,扣1分;□高压线束绝缘性检测未佩戴绝缘防护手套、护目镜使用绝缘测试仪,扣0.5分;裁判提示佩戴;□未检查高压线束状态(高压蓄电池)的,每缺一个扣0.5分;□高压线束拆卸检测完成后,线束侧接口未及时做安全防护(包裹绝缘胶带并用绝缘保护套防护),每项扣0.2分;□未遵守“单手操作”原则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读数,每次扣0.2分;□表针头短接和触碰任何非目标测量金属部件,每次扣0.5分; 7
19 排放冷却液作业 □未排尽冷却液扣0.5分;□冷却液零星洒落未及时清理扣0.5分;□未使用管夹(或堵头)堵住管口,扣1分;□未正确拆下冷却液排液管口接头(维修手册规定位置)、从加注水壶口抽取的,扣除本项全部分数; 3
20 检查作业-高压验电 □未进行车辆维修安全标准验电(关闭点火开关,测量12V蓄电池电压,测量高压蓄电池端、连接线端电压验电),少任一步骤此项不得分; 1
3、举升位置3(满分7.5分)
21 作业准备-安全防护 □未安装车辆挡块,扣1分; 0.5
22 高压系统供电 □未测量等电位线的扭矩(V470 Z132)少一个扣0.2分□未使用诊断仪恢复高压供电此项不得分 2
23 加注作业-冷却液 □未进行抽真空(口头报告)的扣1分□未加注到上刻线10mm的扣0.5分□未加注冷却液并进行两次排气(口头报告),扣1分;□未检查加注质量(口头报告:加压,检查液面下降)扣1分□未清洁溢出的冷却液,扣0.5分;;□加注过程中,冷却液有明显滴洒,扣1分; 4
24 检查作业-粉尘及花粉过滤器 □未检查粉尘和花粉过滤器并清洁外壳的扣1分; 1
4、举升位置4(满分4分)
25 举升车辆 □举升臂支点(车辆规定举升垫块不能碰到动力电池)错误,扣0.5分;□举升臂支点水平误差较大的(最大差值大于30mm),扣0.5分;□未前后按压检查车辆支撑稳定(车轮离地150mm左右),扣0.5分;□举升车或下降辆时,未请示裁判,每次扣0.5分;□举升或下降车辆时,选手未相互提醒配合,扣0.25分;□举升机未锁止,扣0.5分; 1
26 安全作业 □车下作业未全程佩带安全帽、护目镜的扣各0.5分,裁判提示佩戴; 1
27 检查(测)作业-车下检查 □未检查冷却液排放管口有无泄漏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5分;□未检查变速箱油油位检查螺栓有无泄漏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5分;□未进行高压组件及线束复检(AX2高低压插头、AX4及其高低压插头)各扣0.5分;□未检查高压组件冷却液连接管口有无泄漏且方法不对(未使用手电照明),扣0.5分; 2
5、举升位置5(满分2.5分)
28 作业准备-安全防护 □未安装车辆挡块扣0.5分;□未复位举升机举升臂扣0.5分; 1
29 竣工检验-整车 □未请示裁判进行车辆上电扣0.5分未检查整车上电状态、仪表状态并记录,扣0.5分; □未读取故障码,高压蓄电池数据流并记录的各扣0.5分; 1.5
6、高压组件更换(满分16分)
30 更换作业-高压组件的更换 □未在拆卸前关闭点火开关、扣0.5分,裁判提醒关闭;□拆卸高压组件前未验电的扣1分; □未遵守“单手操作”原则使用万用表测量读数扣0.5分;□表针头短接和触碰任何非目标测量金属部件的扣1分;注:上述步骤可结合前面作业流程进行评判(选手可能在断电时更换)□未拆卸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扣0.4分□未松开稳定杆的扣0.4分□未拆开下冷却液接口的扣0.4分□未断开AX4低压连接器的扣0.2分;□未断开AX4高压连接器的扣0.4分□先断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再断水管扣1分□未拆下电位均衡线的扣0.2分□未正确拧下固定螺栓的扣0.2分□未拆下上冷却液接口的扣0.5□未取下AX4并正确摆放(冷却液接口朝上)扣0.5分□未保护AX4插头定位件和冷却液接口的扣0.2分□未将AX4内的剩余液体倾倒干净的扣1分;□未正确安装上水管的扣0.5分□未正确安装固定螺栓的扣0.5分□未正确安装下水管的扣0.5分□未紧固(预紧)AX4电位平衡线的扣0.5分;□未正确连接AX4高压连接器的扣0.4分□未正确连接AX4低压连接器的扣0.2分;□未正确安装平衡杆的(螺栓预紧)扣0.5分□未正确安装防钻撞保护装置的(螺栓预紧)扣0.5分□未检查电位平衡线是否连接到位扣0.5分□未正确安装蓄电池负极和规范加注冷却液(并排气)的扣1分;注:此步骤可结合前面流程评判□设置扭力时未口头汇报AX4固定螺栓(20 N.m ) 、电位平衡线(8 N.m)平衡杆(20 N.m+180°)、防钻撞保护装置(20N.m、N.m)拧紧力矩标准值的各扣0.5分; 16
7、5S 管理(满分 5分)
序号 扣分项目 扣分项目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31 5S 管理 □未妥善保管智能钥匙(放置自身工作服内)扣0.5分;□地上有油污时未及时擦掉,每次扣0.25分,共0.5分;□未拆卸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扣0.5分;□未拆卸座椅套、地板垫、方向盘套并投放垃圾桶扣0.5分;□未清洁车身扣0.5分;□未清洁整理工量检测设备、场地每项扣0.25分,共0.5分; 5
8、追罚扣分
序号 扣分项目 扣分项目 扣分 判罚依据
32 团队协作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的,扣 2 分; 选手配合时身体发生碰撞,语言发生争执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5 分; 未按照规定举升位置进行操作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5 分;
33 安全事故 □每掉一次工具、螺栓、零件扣0.5分□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情节扣2~20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分;□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分;
特殊情况说明:
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场比赛;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情况说明及处罚:
0
2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
竞赛日期:2022 年 月 日
选手身份加密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70
现场裁判 (签字)
统分裁判 (签字)
核分裁判 (签字)
裁 判 长 (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
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一、作业准备(满分12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 场地准备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扣 0.5分;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0.5分; 1
2 检查防护套装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扣 0.5 分; 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 0.5 分;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 伤的各扣 0.25 分,共 0.75 分;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 0.25 分; 2
3 检查工具套装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 0.25 分;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的 扣 0.25 分; 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0.25 分; 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接地电阻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 0.25 分; 未打开内阻测试仪检查是否正常扣0.5分; 未检查动力电池拆装实训模块稳定性扣0.25分; 3
4 动力电池上电测试 未佩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检查电池包外壳有无异常磕碰或损坏扣0.5分; 未确认电池管理系统和技术平台处于断电状态的扣0.5分; 未报告裁判,直接打开控制开关上电的此项不得分; 未正确启动技术平台并进入上位机软件的扣0.5分; 未请裁判确认电池系统异常数据并记录在作业单的此项不得分; 未佩戴绝缘手套拆卸维修开关此项不得分; 3
5 动力电池包检查 验电时,未1人操作,1人监护的扣1分; 未拆卸维修开关、动力电池低压线束、高压快充线束插接器、慢充线束插接器的扣1分; 未对角均匀拆卸电池包盖板螺栓(16颗)的扣1分; 未配合手电检查模组及BMS相关安装线束有无异常的扣1分; 未佩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对动力电池PACK验电此项不得分; 验电时,未单手操作,此项不得分; 3
二、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诊断与修复(满分23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6 模组拆卸 识别并正确拆卸有故障电池模组(未佩戴耐磨手套者不得分); 未断开相关BMS线束就进行模组拆卸的扣1分; 未对角拆卸模组固定螺栓扣0.5分; 未正确拆卸模组单体电池连接螺栓及线束扣0.5分; 2
7 故障模组检测 未逐个目视检查单体电池有无漏液、鼓包、极柱螺栓有无异常等扣1分; 未在测量前校对万用表的扣0.5分; 未测量有故障电池模组的模组电压扣1分; 未正确校零内阻测试仪的,扣0.5分; 内阻测试仪校零不成功的,扣0.5分; 内阻测试仪未按要求设定标称电阻、标称电压、电压上限、电压下限、电阻上限、电阻下限错误的,每项扣0.5分,本项计3分 未逐个测量有故障电池模组单体电池电压及内阻扣1分; 正确挑选出不合格的单体电池(单体电池有1个选错,此项不得分); 未正确记录数据,每项扣0.5分,本项计2分; 未分解故障模组单体就进行检测的此项不得分; 未检查更换的新单体电池外观的扣0.5分; 未测量更换的新单体电池的电压及内阻扣1分; 7
8 模组安装 安装前未清洁单体电池、连接铜牌、电池模组等部件,每项扣0.5分,扣完为止; 未按照正确的电池正负极顺序安装电池模组扣1分; 未正确安装电池单体连接线束扣1分(此处需要裁判确认); 未正确测量电池模组电压就进行安装的扣1分; 未正确安装电池单体固定螺栓的扣1分; 未确认电池单体正负极是否正确此项不得分(此处需要裁判确认); 未正确安装电池模组之间连接铜排及相关低压线束此项不得分(未向裁判申请确认安装者不得分); 未按规定力矩上紧单体电池连接片的扣2分,未向裁判报告力矩者扣1分; 4
9 模组电压测量 测量前未校对万用表的扣0.5分; 未测量电池模组1的总电压扣0.5分; 未测量电池模组2的总电压扣0.5分; 未测量电池模组3的总电压扣0.5分; 未测量电池模组4的总电压扣0.5分; 3
10 模组绝缘测量 测量前未校零绝缘测试仪的扣0.5分; 使用绝缘测试仪时,未带绝缘手套和护目镜的扣1分,裁判提示佩戴; 使用绝缘测试仪时,未单手操作的扣1分; 使用绝缘测试仪时,未在平台接地点测量的扣1分; 未检测平台接地点接地电阻的此项不得分; 测量前未拆卸各模组连接铜排的扣1分; 未检查电池箱体内线束并安装扣1分; 测量电池模组1两端对地的绝缘性(未佩戴绝缘手套测量者不得分); 测量电池模组2两端对地的绝缘性(未佩戴绝缘手套测量者不得分); 测量电池模组3两端对地的绝缘性(未佩戴绝缘手套测量者不得分); 测量电池模组4两端对地的绝缘性(未佩戴绝缘手套测量者不得分); 未正确安装电池模组之间连接铜排及相关低压线束此项不得分(未向裁判进行安装请求者不得分); 未按规定力矩上紧单体电池连接片的扣2分,未向裁判展示力矩者扣1分; 7
三、电池PACK内线束及元器件检测(满分6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1 电池 PACK 内线束及元器件检测 根据现场提供的装配图,未确认线束连接是否正确扣1分; 未检查线束的扣1分; 未检查万用表调零的扣0.5分; 未检测4个模组温度传感器阻值,每项0.5分,共2分; 未按照规范正确测量导致元件损坏的此项不得分; 未检测预充接触器线圈电阻扣1分;并报读阻值;(未报读阻值者扣0.5分) 未检测主正接触器线圈电阻扣1分; 未检测充电接触器线圈电阻扣1分; 未检测负极接触器线圈电阻扣1分; 未检测预充电阻扣1分; 6
四、动力电池 PACK 主动测试(满分5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2 动力电池 PACK 主动测试 未打开PACK电源开关,使用软件主动测试功能,测试预充接触器功能扣1分; 5
13 8 未打开PACK电源开关,使用软件主动测试功能,测试主正接触器功能扣1分;
14 未打开PACK电源开关,使用软件主动测试功能,测试主负接触器功能扣1分;
15 未打开PACK电源开关,使用软件主动测试功能,测试充电接触器功能扣1分;
16 未全部完成后报告裁判复检(未报告,裁判提醒并复检)扣1分; 未正确安装配电箱密封盖扣1分; 未正确安装维修开关(未带绝缘手套者此项不得分)。
五、动力电池PACK功能验证(满分4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9 动力电池充电测试 未按要求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测试 (未形成稳定放电电流就结束的不得分) 2
20 动力电池放电测试 未按要求对负载箱放电扣1分 未按要求设置放电参数的扣1分(未形成稳定放电电流就结束的不得分) 2
六、故障恢复(满分10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21 故障恢复 故障点少恢复1个扣2分 10
七、团队合作(满分5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 依据
22 团队合作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 2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 2
手身体发生碰撞,争执的,每次扣 0.5 分 1
八、安全与 5S 管理(满分5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 依据
23 安全与5S管理 选手粗暴操作导致线路、元器件损坏的; 1
选手粗暴操作导致安装螺纹滑丝; 1
选手操作中仪器、工具、零件跌落一次扣 0.5 分; 1
未清洁整理工量具、设备、场地的每项扣 0.5 分 1
高压带电操作时,采取防护措施,并遵守一人操 作,一人监督得原则;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1
九、追罚扣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 依据
24 追罚扣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 设备,视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 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 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 绩记 0 分
小计
特殊情况说明:
1. 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 场比赛;
2.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 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五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进入及起动许可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CAN总线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车载网络
4 制动系统
5 行驶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电压蓄电池充电装置
7 雨刮器无法正常工作 车窗玻璃刮水和清洗装置、大灯清洗装置
8 座椅调节异常 座椅调节装置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五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制动管路支架脱落 制动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牌照灯不亮 外部灯光系统
3 空调不出风 空调系统
4 充气口盖帽缺失 轮胎系统
5 插头针脚有异物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五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压电源端异常 低压供电管理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高压线束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3 电池信号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插头连接异常
5 网络通讯异常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五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水温传感器密封圈缺失 驱动电机
2 温度传感器损坏
3 通气孔堵塞
4 O形密封圈缺失 变速器
5 定位销缺失 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结合面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交流充电异常 交流充电枪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通风口有异物 负载端通风口
3 面板显示异常 辅助电源模块
4 门禁开关异常 门禁开关
5 温度监测异常 温度传感器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网关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进入及起动许可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高电压系统控制导引线
4 CC信号
5 行驶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交流充电枪
7 尾部外侧灯光总成异常 灯光及其相关线路系统
8 电动行李箱控制异常 行李箱控制相关线路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空调不出风 空调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牌照灯不亮 外部灯光系统
3 螺栓松动 电机控制系统
4 制动系统零件缺失 制动系统
5 减震器漏油 悬架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压电源端异常 低压供电管理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高压接触器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3 电池管理器线路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参数设置异常
5 充电接触器异常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三相线绝缘套损坏 驱动电机
2 结合面划伤 变速器
3 主轴齿轮划伤
4 旋变传感器损坏 驱动电机
5 行星齿轮内部异物 差速器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四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AC控制盒异常 AC控制盒异常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交流接触器异常 交流接触器
3 接线排异常 接线排
4 直流充电异常 而非车载充电机
5 充电口有异物 负载端充电口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三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CAN 总线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车内的保险丝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及线路
4 高电压蓄电池系统(J9D)
5 行驶系统异常 继电器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电压蓄电池充电装置
7 尾部外侧灯光总成异常 带发光二极管(LED)的尾灯 , (8VG)
8 电动车窗异常 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三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高压总成插头松动 高压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雨刮喷水异常 车身电气系统
3 车身有划伤 车身系统
4 制动液位过低 制动系统
5 空调不制冷 空调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三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压电源线路异常 低压供电管理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互锁线路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3 电池管理器工作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参数设置异常
5 充电模块异常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三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温度传感器损坏 驱动电机
2 冷却水管内有异物
3 磁铁缺失 变速器
4 水温传感器密封圈 驱动电机
5 结合面划伤 电驱动总成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三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柜门铰链松动 柜门铰链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辅助电源无电压输出 辅助电源
3 显示屏不亮 显示屏
4 温度显示异常 直流充电系统
5 插枪后无法充电 交流充电枪线束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二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启动装置按钮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电动转向柱锁止装置控制单元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制动系统
4 电驱动装置的功率及控制电子系统
5 行驶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相关部件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电压蓄电池充电系统
7 右前大灯总成异常 车灯开关
8 空调鼓风机工作异常 空调控制单元相关部件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二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驱动电机不工作 电机控制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空调不出风 空调系统
3 制动管路松脱 制动系统
4 轮胎压力异常 行驶系统
5 充电口有异物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二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诊断仪通讯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供电接触器异常
3 模组温度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4 单体电池异常
5 充电线路异常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二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温度传感器损坏 驱动电机
2 定位困难 变速器
3 通气孔堵塞
4 O形密封圈缺失
5 阻尼套损坏 差速器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二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无法交流充电 交流充电枪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智能电表不显示 智能电表
3 柜门无法锁止 柜门锁
4 通风口堵塞 充电桩通风口
5 急停开关无弹力 急停开关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九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数据总线诊断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电动转向柱锁止装置系统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驱动CAN总线
4 高压蓄电池系统
5 行驶系统异常 转向柱电子装置控制系统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压蓄电池充电插座及其相关电路
7 右前大灯总成不亮 MX1及其相关电路
8 主驾无法控制其它车窗 车窗升降器及其相关电路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九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雨刮液位过低 车身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前舱高压插头脱落 高压控制系统
3 后部车窗无法升降 车身电气系统
4 电驱动系统有漏液 驱动系统
5 前部缓冲块有异物 悬挂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九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技术平台无法起动 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电池采集信号异常
3 单体电池过压
4 技术平台无法通高压电 高压控制系统
5 技术平台无法对外放电 充放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九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结合面定位销缺失 电机与变速箱结合面
2 齿轮划伤 差速器
3 排气帽缺失 减速器
4 转子有异物 驱动电机
5 水温传感器破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九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交流充电枪有异物 交流充电枪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交流工作灯常亮 交流工作灯电路
3 顶部风扇不工作 顶部风扇线路
4 插枪后无法交流充电 AC控制盒相关电路
5 插枪后无法直流充电 车载充电机相关电路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六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舒适CAN总线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启动装置按钮及其相关电路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变压器及其相关电路
4 ABS控制系统
5 行驶系统异常 驱动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及其相关电路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充电控制信号
7 尾部外侧灯光总成异常 灯光及其相关电路
8 后视镜调节异常 后视镜及其相关电路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六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车身有异物 车身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冷却管路泄露 冷却系统
3 低压插头断开 高压蓄电池系统
4 空调不制冷、不制热 空调系统
5 高压蓄电池固定螺栓松动 高压蓄电池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六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技术平台通讯异常 低压供电管理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电池信息采集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3 技术平台无法通电
4 高压线束异常 高压控制系统
5 无法交流充电 充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六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结合面定位销 变速器
2 差速器调整垫片
3 电机排水螺栓 驱动电机
4 温度传感器胶圈
5 旋变传感器损坏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六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显示屏不亮 显示屏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故障灯常亮 故障灯线路
3 智能电表无通讯 智能电表及其相关电路
4 无法交流充电 充电枪线路
5 无法直流充电 直流充电枪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十套)
模块1: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低电压系统异常 驾驶员信息系统及显示单元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进入及启动许可控制系统
3 高电压系统异常 高压蓄电池系统
4 制动助力器及其相关电路
5 行驶系统异常 15供电继电器相关电路
6 交流充电系统异常 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
7 前部大灯异常 扩展CAN总线
8 后备箱开启异常 行李厢盖闭锁单元及其相关电路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十套)
模块2:新能源汽车维护与高压组件更换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后部雨刮不工作 车身系统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车型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除霜功能不工作 空调系统
3 交流充电口有异物 充电系统
4 动力总成螺栓漆标移位 驱动系统
5 减震器漏油 悬架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十套)
模块3:动力电池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技术平台上电异常 低压供电管理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电池采集信号异常 电池管理系统
3 单体电池欠压
4 技术平台无法通高压电 高压控制系统
5 无法直流充电 充放电系统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十套)
模块4: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部位 所属系统(范围) 备注
1 O形密封圈缺失 变速器
2 转速传感器缺失 减速器
3 轴承齿轮损坏
4 定子硅钢片有异物 驱动电机
5 通气阀堵塞
2022年国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题
(第十套)
模块5:充电设备装调与检修设置故障点
序号 故障现象 所属系统(范围) 故障部位(点)
1 充电桩无法起动 门停开关相关电路 具体故障点结合比赛设备以及维修资料,进行验证确定
2 通风口有异物 负载端通风口
3 智能电表不亮 智能电表相关电路
4 插枪后无法交流充电 空气开关及其相关电路
5 连接充电枪后无法放电 AC控制盒相关电路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竞赛日期:2022年 月 日
选手身份加密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30
现场裁判(签字)
统分裁判(签字)
核分裁判(签字)
裁 判 长(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本部分累计得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 作业准备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扣0.25分; □未设置安全警示牌,扣0.25分;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0.25分; □未安装车辆挡块,扣0.25分; □未安装车外三件套或安装位置不正确的扣0.25分; □操作中翼子板布、格栅布自行脱落的扣0.25分; □车内四件套(方向盘、座椅、脚垫、换挡杆)少铺或未铺或撕裂的扣0.25分; □未完全落下驾驶员侧车窗的扣0.25分; 2
2 人物安全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各扣0.25分; □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0.25分;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伤,各扣0.25分;不戴安全帽扣0.25分;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0.25分; □未检查确认档位的扣0.25分; 2
3 设备使用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0.25分;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0.25分; □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0.25分;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扣0.25分;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0.25分; 2
4 团队协作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出现2条主线(各做各的)的,发现一次扣0.5分,最多扣2分;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扣1分; □选手配合时身体发生碰撞,语言发生争执的,发现一次扣0.5分,最多扣2分; 2
5 作业要求 □未在静态和上电时检查蓄电池电压的扣1分; □未关点火开关,连接诊断仪与车辆诊断口扣0.5分; □故障检测仪使用方法不当(进入和退出要按规定路径)每次扣0.5分; □未查阅维修手册或电路图的扣1分; □不正确使用专用连接线扣0.5分; □测量低压部分线路未佩戴耐磨手套扣0.25分; □测量高压部分线路未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各扣0.25分,扣完后要求选手佩戴; □未关闭点火开关,直接断开连接器插头,每次扣0.25分; 5
6 现场恢复 □未关闭驾驶员侧车窗的扣0.25分; □未拆卸翼子板布、格栅布的扣0.25分; □未拆卸车内四件套并丢弃到垃圾桶的扣0.25分; □未移除高压警示标识等到指定位置的扣0.25分; □未恢复工位到原标准工位布置状态的扣0.5分; □未将钥匙、作业记录表放至合理位置的扣0.5分; 2
7 安全与5S □拆装高压组件未执行高压作业断电流程(关闭点火开关→断开TW维修开关→观察仪表电驱动装置警告灯是否点亮→诊断仪读取BMS(J840)测量值“接触器后高电压蓄电池的正级电压”是否接近0V)的每次扣2分; □执行高压作业断电流程后未进行安全防护(断开TW维修开关后需锁上挂锁,挂锁钥匙交另一选手保管)的每次扣2分; □烧1次保险丝扣3分;烧2次(含)以上保险丝的扣8分; □仪器、工具、零件跌落一次扣1分;最多扣5分; □上高压电时未提示每次扣1分;最多扣5分; □工具零件不得放置在没有防护的仪表台及座椅上,否则扣1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情节扣2~15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 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2~15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 分; 15
特殊情况说明:
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场比赛;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情况说明及处罚:
2
2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评分表
竞赛模块:电驱动总成装调与检测
竞赛日期:2022 年 月 日
选手身份加密号: 竞赛用时: 分 秒
序号 项目 配分 实际得分
1 职业素养和操作规范 75
现场裁判 (签字)
统分裁判 (签字)
核分裁判 (签字)
裁 判 长 (签字)
裁判须知:主副裁判独立评分;使用规定签字笔书写;扣分栏不得空白,未扣分填“0”,扣分填负值;选手
未完成作业需扣分并备注“未完成”;修改须签字确认。
1、作业准备(满分 3分)
序号 作业内容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配分 扣分 判罚依据
1 场地准备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扣 0.5 分;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扣 0.5 分; 1
2 检查防护套装 未检查绝缘手套密封性或检查时未密封扣 0.5 分; 未检查绝缘防护手套的耐压等级扣 0.5 分;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外观损 伤的各扣 0.25 分,共 0.75 分;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扣 0.25 分; 1
3 检查工具套装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 0.25 分;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数字绝缘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且佩戴绝缘手套与护目镜的 扣 0.25 分; 未进行毫欧表开路检测并确认电阻无穷大扣0.25 分; 未进行毫欧表短路检测并确认电阻<1 扣 0.25 分; 未确认接地电阻测试仪上“TEST”功能正常扣 0.25 分;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扣 0.25 分; 未检查动力总成拆装实训模块稳定性扣0.25分 1
2.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满分 26分)
4 分离变速箱体和电机总成 未打开放油螺塞组件,将变速箱体内的润滑油排放干净,拧 紧放油螺塞组件于箱体上扣 0.5 分; 未检查润滑油是否排放干净扣 0.25 分; 未检查放油塞组件和 O 型密封圈是否完好扣 0.25 分; 未交错拧开用于固定变速箱箱体与电动机的六角法兰面螺 栓,分离变速箱与电动机扣 0.5 分; 未检查变速箱和驱动电机固定螺栓情况的扣1分; 若分离时使用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的方 法加以保护扣 0.5 分; 1
5 分解变速箱体 未交错拧开用于连接固定变速器前后箱体的螺栓,将后箱 体与前箱体分离扣 0.5 未在拆分过程中保护好前箱体与后箱体接触的面导致损伤 扣 0.5 分; 拆分过程中使用了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 的方法加以保护扣 0.5 分; 拆分箱体时未注意保管前箱体上的磁铁槽中掉出的磁铁扣 0.5 分; 1
(
2
)
6 拆卸差速器组件 未拆卸差速器组件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差速器总成 0.5 分; 1
7 差速器分解 □未取下左侧轴承扣 3分; □未取下右侧轴承扣 3 分; □未取半轴齿轮组件扣 1 分 □未正确选用专用工具的扣 0.5 分; 5
8 拆卸副轴组件 未拆卸副轴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副轴扣 0.5 分; 未正确使用卡簧钳取下副轴轴承卡簧扣 0.5 分; 未佩戴安全帽,并使用专用工具(拉码器)将副轴轴承从 箱体中取出扣 0.5 分; 使用专用工具(拉码器)时造成轴承或箱体或专用工具损 坏,此项不得分; 0.5
9 拆卸主轴组件 未拆卸主轴轴承压板扣 0.5 分; 未取下主轴齿轮总成扣 0.5 分; 未取下主轴扣 0.5 分; 0.5
10 拆卸油封 未使用一字螺丝刀且未按照垫布(或裹胶布)的方法加以 保护取出全部 3 个油封,每个扣 0.5 分; 无论油封是否受损均应提出更换,未提出更换此项不得分; 0.5
11 清洁组件 清洁装配时未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各扣0.25,裁判提示佩戴 未使用吹气枪对差速器组件表面及差速器壳体内部的粉 尘、铁屑等杂质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转动行星齿轮或半轴齿轮、检查是否有卡滞并使用吹气 枪深度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主轴、 副轴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变速箱前箱体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吹气枪或吸油纸对变速箱后箱体表面进行清洁扣 0.25 分; 未使用工具(铲刀)对前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扣 0.25 分; 未使用工具(铲刀)对后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扣 0.25 分; 1.5
12 变速箱组件外观 目视检查 未检查并记录主轴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副轴主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副轴从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差速器齿轮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后箱体轴承外圈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记录主轴前轴承内外圈磨损情况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请求更换差速器油封的扣 0.25 分; 未检查并请求更换主轴油封的扣 0.25 分; 2
13 安装油封 未将 3 个全新油封装入变速器后箱体,每个扣 0.5 分,上限 1 分; 安装时未使用油封工装扣 0.5 分; 1
14 安装副轴轴承 未向裁判提出更换副轴轴承0.5 分; 未安装副轴轴承和卡簧扣 0.5 分; 1
15 安装主轴组件 未摆正主轴组件和压板扣 1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1
16 安装副轴组件 未摆正副轴组件和压板扣 1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1
17 组装差速器 □未安装左侧轴承扣 0.5 分; □未安装右侧轴承扣 0.5 分; □未安装半轴齿轮组件扣 0.5 分 □未正确选用专用工具的扣 0.5 分; 1
18 安装差速器组件 未摆正差速器组件和压板扣 0.5 分; 未确认半轴固定环小凸点在半轴齿轮的键槽扣 1 分;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压板螺栓扣 1 分; 安装期间未微调各组件(转动),以便安装过程顺畅扣 0.5 分; 2
19 差速器组件高度 测量 在未取下调整垫片状态下直接测量此项不得分; 未使用高度尺测量差速器高度 H 值此项不得分; 测量方法不正确(未加装垫板、垫板放置不平整等)扣 1 分; 测量前未清洁垫板扣 0.5 分; 测量前未测量垫板平均厚度扣 0.5 分; 测量前未在垫板上对高度尺清洁校零扣 0.5 分; 以上每个值应测量三处位置,少测量一处位置扣 1 分; 2
20 后箱体轴承孔底 深度测量 未使用深度尺测量后箱体轴承孔底深度 D 值此项不得分; 测量方法不正确(未加装垫板、垫板放置不平整等)扣 1 分; 测量前未清洁垫板扣 0.5 分; 测量前未在垫板上对深度尺清洁校零扣 0.5 分; 以上每个值应测量三处位置,少测量一处位置扣 1 分; 2
21 安装调整垫片 未根据计算值,报告裁判是否需要更换调整垫片装入后箱 体的扣1 分;裁判示意不需要,继续作业; 1
22 安装前后箱体 未在合箱前检查磁铁、合箱定位销安装情况扣 0.5 分; 未在合箱时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箱体外壁,并注意保护主轴 油封扣 0.5 分; 未安装前后箱体总成扣 1 分;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前后箱体总成(标 准力矩 25Nm,紧固时减半)扣 1 分; 1
3.电机拆装与检测(满分 19分)
23 检查驱动电机外 观标识 未检查并记录电机外观实际情况的扣 0.5 分; 未检查并记录电机铭牌信息的扣 0.5 分; 未转动手柄进行空转检查并记录的扣 0.5 分; 1.5
24 测量冷态绝缘电 阻 未交错拧松并拆卸电机三相电固定盖螺栓扣0.5分 未佩戴绝缘手套扣1分; 未测量并记录冷态绝缘电阻的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绝缘测试仪)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误的扣 0.5 分; 1.5
25 测量定子绕组 未测量并记录绕组短路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毫欧表)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误的扣 0.5 分; 未测量并记录绕组断路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 果错误的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 果错误的扣 0.5 分; 未交错拧紧三相线束盖板扣0.5分; □未检查定子绕组是否有锈迹、漆包线是否破损扣 0.5 分; □未检查电机定子硅钢片扣 0.5 分; 2
26 测量旋变传感器 未测量并记录旋变绕组阻值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电阻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误的扣 0.5 分; 1
27 测量温度传感器 未测量并记录温度信号扣 0.5 分; 测量检测仪(数字万用表电阻档)选择错误或测量结果错 误的扣 0.5 分; □未检查电机温度传感器插针是否变形扣 0.5 分; 1.5
28 检查水温传感器 □未选用正确工具扣 0.5 分; □未拆装水温传感器扣 0.5 分; □未检查水温传感器密封圈扣 0.5 分; 1.5
29 拆卸后端盖 □未交错拧开螺栓扣 0.5 分; □未拆卸旋变和温度传感器插接器扣 0.5 分; 1
30 拆卸永磁转子 □未选用专用工具扣 0.5 分; □未正确安装专用工具扣 1 分; □未取下永磁体转子扣 1分; □未用垫布保护转子的扣0.5分; □未取下波浪缓冲垫片扣 0.5 分; □未检查波浪缓冲垫片是否变形、破损、断裂,扣0.5分 3
31 转子检查 未检查永磁体转子硅钢片是否刮损、极性之间是否有裂缝、是否锈蚀扣0.5分; 0.5
32 拆卸旋变绕组 □未拆旋变绕组的扣 0.5 分; 0.5
33 旋变传感器检查 □未检查电机旋变传感器插针是否变形扣 0.5 分; □未检查漆包线的扣0.5; □未检查硅钢片的扣0.5; 1.5
34 安装旋变绕组 □未提出螺栓要用螺纹胶涂抹紧固的扣0.5 分; □未正确安装旋变绕组扣 0.5 分; 0.5
35 安装永磁转子 □未正确安装永磁转子扣 0.5 分; □未正确安装到位扣 0.5 分; 1
36 安装后端盖 □未提出螺栓要用螺纹胶涂抹紧固的扣0.5 分; □未交错拧紧螺栓扣 0.5 分; □未安装旋变和温度传感器插接器扣 0.5 分;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变速箱与电动机(标准力矩 25Nm,紧固时力矩为 13N.m)扣 0.5分; □螺栓打完扭矩后未使用记号笔作标记的扣 0.5分; □转动电机转子未能转动或卡滞扣 0.5 分; 2
4.驱动电机性能检测(满分 7 分)
37 安装减速箱体和 电机总成 未按规定先用手拧进螺栓 2-3 圈,再紧固变速箱体与电动 机的六角法兰面螺栓扣 0.5 分; 未使用专用工具(预知式扭力扳手)紧固变速箱与电动机 (标准力矩 100Nm,紧固时力矩为 60N.m)扣 1 分; 1
38 旋变动态检测 未测量旋变动态电压扣1分; 未测量旋变动态波形扣 2分; 3
39 检查驱动电机冷 却密封回路 未检查冷却密封回路此项不得分; 电驱动总成装调完成后进行密封回路检测,若提前此项不得分; 未一次性正确安装(加气时不能漏气)冷却密封仪和堵头 的扣 1 分; 检查方法错误(用压缩空气加压 200Kpa,保持 15min 不下降)的扣 1 分;未达到 15min 此项不得分; 选手加压前未报告裁判扣0.5分; 3
5、团队协作(满分 10 分)
40 团队协作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出现 2 条独自 作业线路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的,扣 2 分; 选手配合时身体发生碰撞,语言发生争执的,发现一次扣 1 分,最多扣 5 分; □未佩戴防酸碱性手套扣2分,裁判提醒佩戴; 10
6、安全与 5S 管理(满分 10 分)
41 安全与 5S 管理 影响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工具、 零件落地;不注意安全操作,随意放置工具、量具或造成其 他安全隐患的,发现一次扣 2 分,最多扣 6 分; 地上有油污时未擦掉的,扣 2 分;裁判提醒擦除; 未做废物环保处理的扣 1 分; 工具使用不当扣 1 分; 由于野蛮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扣除该项所有分数; 比赛结束未清洁归还工具,或工具未清洁就放进工具箱的 扣 1 分; 比赛结束未清洁整理场地扣 1 分; 10
7、追罚扣分(填负分)
序号 扣分项目 扣分项目 扣分 判罚依据
42 安全事故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 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 0 分;
特殊情况说明:
1. 在竞赛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安全隐患,情况严重者(如选手受伤流血,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裁判有权终止当 场比赛;
2.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当场竞赛成绩;有作 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情况说明及处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