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202202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车身修理赛项模拟赛题(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ZZ-2022021】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车身修理赛项模拟赛题(word版)

资源简介

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8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右后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右前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后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4(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模块A-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 (操作过程)评分表
选手号: 完成情况: 用时:
序号 评分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描述 扣分及细节描述 实际得分
1 安全防护 4 未穿戴工作服、安全鞋,或未视情适时佩戴手套、护目镜、耳罩、口罩等防护用品,每项次扣0.5分
2 车身支撑与平台升降 5 工具选择错误或使用不规范,一次扣0.5分。共3分,扣完为止
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漏紧或扭力值不正确,每个扣0.5分。共2分,扣完为止
平台升降后未安全锁止,每次扣2分
3 车身结构件分离 8 按照规定尺寸位置切割分离前纵梁内、外板,允许偏差±1mm,共四处尺寸,每处超标扣1分。
分离时钻头断裂损坏、锯片断裂等,每次扣1分
钻头断裂损坏,每个扣1分
切割、钻孔伤及下层板,每处扣1分
分离时导致钻孔撕裂长度>2.0mm,每个扣0.5分
分离时造成破损,每处扣1分
4 拼装前处理 8 保留件变形处未修整,每个面扣1分
对接连续焊区域油漆层、氧化层去除(距切割线边缘15~20mm),未做扣3分,去除边缘不平整,每处扣0.5分。
塞孔焊位置油漆层、氧化层未去除,每处扣1分
焊接位置结合面未进行防腐操作或操作不规范,每处扣1分
5 预拼装、车身测量诊断与焊接 10 前纵梁内外板预拼装、固定、定位点焊(焊点间距25~40mm)错误,每项扣0.5分
前纵梁预装棱线、面板平齐、上下边缘对齐,每项缺失、错误扣0.5分
焊接前未使用防火毯对非焊接区域进行防护,扣1分
焊接时穿戴防护用品(护腿、手套、面罩、仰焊防烫肩帽等),一项缺失扣0.5分
定位点焊后重新拆下拼装,扣2分(返工操作)
焊接时未正确使用焊烟抽排设备,扣1分
按照要求选择测量基准,基准错误扣1分
按照要求选择测量位置,测量位置选择错误,每处扣1分
每选错一个测量探头,扣0.5分
正式焊接前未试焊,扣1分
清除焊枪喷嘴焊渣时磕碰喷嘴,扣2分
焊接时未规范操作(取下测量标靶),扣2分
6 质量检查 15 未进行空腔防腐操作,扣5分
测量点数据误差超过厂家规定,误差大于±3mm每个扣0.5分,误差为±3mm每个扣0.2分,误差为±2mm每个扣0.1分
7 下部测量点1,三维数据与标准数据差值>3.0mm,各扣3分
附件A测量点,三维数据与标准数据差值>3.0mm,各扣3分
附件B测量点(前),三维数据与标准数据差值>3.0mm,各扣1分
附件B测量点(后),三维数据与标准数据差值>3.0mm,各扣1分
附件C测量点,三维数据与标准数据差值>3.0mm,各扣1分
7 5s 10 操作过程中工量具、设备落地,每件扣1分,放置在平台上或装到衣服口袋中,每件扣0.5分
操作完成后未清洁设备、工量具、场地,设备、工量具未归位,每项扣1分
8 分值合计 60
模块A-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 (焊接质量)评分表
序号 评分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描述 扣分及细节描述 实际得分
1 塞孔焊 25 未焊接、未填满,每个扣3分;焊点超高(h>2.0mm)、超大(D>12mm),每个扣1分
焊点背面焊透最小直径处<9mm,每个扣1分
焊点高度偏高(1.5<h≤2.0mm),每个扣1分
焊点失圆(Dmax-Dmin>0.5mm),每个扣1分
焊点大小不一致(Dmax-Dmin>1mm),每个扣1分
焊点有气孔,每个扣1分
2 对接焊 15 焊缝超宽(W<5mm 或 W>8mm)、超高(h>2.0mm),熔穿,未焊接,一处(长度每5mm为一处)扣4分
采用连续点焊焊接,扣15分;连续对接焊焊缝长度≤20mm,每段扣2分
焊缝弯曲,每段(长度5mm为一段),扣1分
焊缝接头偏斜超过0.5mm,一个扣1分
焊缝接头宽窄不一致(差值>0.5mm),一个扣1分
焊缝接头高低不一致(差值>0.5mm),或接头处高度偏高(1.5<h≤2.0mm),一个扣1分
焊缝非接头处宽窄不一致(差值>0.5mm),一处(5mm为一处),扣1分
焊缝非接头处高低不一致(差值>0.5mm),一处(5mm为一处),扣1分
焊缝非接头处高度偏高(1.5<h≤2.0mm),一处(5mm为一处),扣1分
背面未熔透,每处扣2分
3 分值合计 40
裁判员签字: 裁判长签字: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10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右后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左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后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5(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6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7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4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8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4模块B-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 评分表
选手号: 完成用时: 完成情况: 用时:
模块B1-汽车玻璃升降器更换及车门调整 评分表
序号 评分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描述 扣分及细节描述 实际得分
1 安全防护 4 1.未穿戴工作服、安全鞋,或未视情适时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用品,每项扣0.5分。共2分,扣完为止
2.未安装三件套、车轮挡块,每项扣1分
3.未检查车辆驻车情况,扣1分
2 维修资料查询 4 1.未查阅维修手册(螺栓扭矩、拆装方法、技术要求)或给定资料,每项扣0.5分。共4分,扣完为止
3 检查车门相关电器 2 1.未检查玻璃升降器、门锁、后视镜、音响喇叭工作情况,每项扣0.5分
4 拆卸车门内饰板 10 1.未规范拆卸前门音响高音喇叭,扣1分
2.未规范拆卸内扣手饰板,扣1分
3.未规范拆卸车门内饰板,扣2分
4.未规范拆卸门锁拉线,扣1分
5.未规范断开线束连接器,扣1分
6.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6.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7.拆卸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不能用手辅助拆卸的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5 拆卸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 10 1.未将车门玻璃降至可拆卸位置,扣1分
2.拆卸车门玻璃前未进行贴护,扣1分
3.未规范拆卸车门玻璃、玻璃升降器,每项扣1分
4.未取下车门玻璃,扣2分
5.未规范断开线束连接器,扣1分
6.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7.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8.拆卸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不能用手辅助拆卸的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6 拆卸车门总成 10 1.拆卸前未对车门、翼子板进行贴护,每项扣2分;贴护不到位,扣1分
2.未规范断开线束连接器,扣1分
3.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4.未规范拆卸车门限位器固定螺栓,扣1分
5.未分多次拆卸车门铰链固定螺栓,扣1分
6.未按规范取下车门铰链固定螺栓,扣1分
7.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8.拆卸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不能用手辅助拆卸的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7 安装车门总成 8 1.未按规范顺序安装车门铰链螺栓,扣1分
2.未分多次拧紧车门铰链固定螺栓,扣1分
3.未按规定力矩紧固车门铰链固定螺栓,扣2分
4.未按规定力矩紧固车门限位器螺栓,扣2分
5.未规范安装线束连接器,扣1分
6.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7.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8.安装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8 安装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 8 1.未核对新玻璃升降器总成型号及外观状况,扣2分
2.未规范安装玻璃升降器总成,扣1分
3.未规范安装或紧固车门玻璃,扣1分
4.未规范安装线束连接器,扣1分
5.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6.未检查玻璃升降器工作情况,扣2分
7.安装拆卸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9 安装车门内饰板 12 1.未正确安装门锁拉线,扣1分
2.未检查门锁的机械解锁情况,扣2分;未规范检查门锁的机械解锁情况,扣1分
3.未规范安装车门内饰板,扣2分
4.未安装内扣手、门扶手饰板,每项扣1分
5.未规范安装高音喇叭总成,扣1分
6.安装顺序不合理造成重复拆卸,扣2分
7.安装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易损件除外),每件扣5分
8.未检查后视镜、音响喇叭、玻璃升降器、门锁工作情况,每项扣0.5分,共2分
10 5S 10 1.操作过程中工量具、工件掉落或落地,每件扣1分,共4分,扣完为止
2.零部件摆放不当,每件扣1分;零部件摆放存在安全隐患,扣3分
3.操作完成后设备、工量具未清洁或未归位,每项扣1分。共2分,扣完为止
4.贴护未清除,或未清洁车辆、场地,每项扣1分
11 安装质量检验 22 1.车门玻璃一键升降功能和防夹功能不能实现,每项扣2分
2.升降转换时车门玻璃出现左右歪斜,扣5分
3.车门上下错位超标,扣5分
4.车门平整度超标(门边出现里外错位或交叉错位),每项扣5分
5.车门锁闩位置调整不当,扣5分
12 分值合计 100
模块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评分表
序号 评分项目 配分 评分细则描述 扣分及细节描述 实际得分
1 拆解前的检查 2 1.未检查前(后)雾灯工作情况,扣2分
2 支撑车辆 4 1.车辆垫块支撑位置错误(仅前部),扣2分;垫块安装方向错误或偏移过大,扣1分
2.车辆举升前未进行安全检查,扣1分
3.未检查举升机落锁情况,扣1分
3 拆卸前(后)保险杠 10 1.未规范拆卸水箱上护板,扣1分
2.未进行车身贴护,扣2分;贴护不规范,扣1分
3.未规范拆前(后)翼子板轮眉装饰板,扣2分
4.未规范断开线束连接器,扣1分
5.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6.未按规范拆卸前保险杠,扣2分
7.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8.拆卸造成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每件扣5分
4 焊接保险杠破损部位 18 1.焊接前未清洁受损区域,扣1分
2.焊接前未打磨去除受损区域毛刺及表层污物,扣2分
3.未使用3mm钻头钻止裂孔,每个扣1分
4.焊接前未加热整平受损区域,扣2分
5.未按HG/T 4281-2011相关规定开坡口,扣4分
6.未进行试焊,扣2分;试焊位置选择错误,扣1分
7.焊接后未平整焊接区域,每面扣2分
8.焊接后未打磨焊接区域,每面扣2分;正面打磨区域(裂纹两侧及端部各3~5cm)过大或过小,扣2分
9.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5 安装保险杠 16 1.未规范安装线束连接器,扣1分
2.带电插拔线束连接器,扣2分
3.未检查前雾灯工作情况,扣1分
4.未规范安装前保险杠,扣2分
5.未规范安装翼子板轮眉装饰板,每个扣1分
6.未规范安装水箱上护板,扣1分
7.安装顺序不合理造成重复拆卸,扣2分
8.工具选择不当,扣2分,工具使用不当,扣1分
9.螺栓或卡扣漏装,每个扣2分,共4分,扣完为止
10.安装造成造成零部件或总成损坏,每件扣5分
6 焊接质量检验 30 1.焊接处产生气孔、夹渣,每处扣2分,共8分,扣完为止
2.出现漏焊,每处扣4分,共8分,扣完为止
3.产生虚焊,每段(20mm长度为一段,最后不足20mm算一段)扣2分,共10分,扣完为止
4.焊接后的正面打磨区域与相邻区域过渡不平滑,扣4分
7 安装质量 8 1.前(后)保险杠安装不到位,每处扣3分,共6分,扣完为止
2.前(后)翼子板轮眉装饰板安装不到位,每个扣2分
8 5S 12 1.操作过程中工量具、工件掉落或落地,每件扣1分,共4分,扣完为止
2.零部件摆放不当,或摆放存在安全隐患,每件扣1分,共2分,扣完为止
3.操作完成后设备、工量具未清洁或归位,每项扣1分。共4分,扣完为止
4.贴护未清除,扣1分
5.未清洁车辆、场地,每项扣2分
9 分值合计 100
裁判员签字: 得分 裁判长签字: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7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右后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右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前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4(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9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左前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右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前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5(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3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左后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左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前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2(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2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4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左后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左前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后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2(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9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1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左前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左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前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1(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5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4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5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右前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右后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前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3(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3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10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2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左前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左前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后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1(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4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A
车身测量与结构件更换试题1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要求参赛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设备,将左前纵梁切割线位置前部的附件分离,进一步分离左前纵梁前部的内板和元宝梁支座,最后将左前纵梁外板沿切割线从车身上移除。对分离件进行整平、应力消除、打磨及防腐操作,再将分离件焊合并焊接在车身上,并使更换后的结构部件焊接质量和定位尺寸达到技术要求。
注意:题目中下列所有图例均为示意图,具体结构以设备遴选后确定的车型为准。
左前纵梁的结构如图1~6所示。
图1 左前纵梁上部 图2 左前纵梁下部
图3 左前纵梁内侧 图4 左前纵梁外侧
图5 左前纵梁外侧前部 图6 左前纵梁内侧前部
1. 安全正确地在车身校正平台上固定受损车辆并对夹具螺栓进行正确紧固至规定扭矩(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2. 确保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正确并锁定到位(执行设备厂商规定)。
3.分离如图7、图8所示的左前纵梁上的2个附件。
图7 蓄电池支架(左) 图8 蓄电池支架(右)
4.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外板前段,如图9中1所示。
1—左前纵梁内板;2-元宝梁支座
图9 左前纵梁左视图
5.分离元宝梁支座,如图9中2所示。
6.按照要求的切割线位置切割和分离左前纵梁内板前段,如图10所示。
图10 左前纵梁右视图
7.参赛者按照规范进行去除毛刺、防腐、组合、夹持、测量定位等操作。
8. 启动电子测量电脑,并创建一个新工作单。
9. 正确使用电子测量设备对左前纵梁拆装段与切割线后之间的定位点和元宝梁支座定位点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或打印测量数据。允许松开拆装段固定螺栓对定位点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要求。
基准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测量点:在事先准备好的5组数据中随机抽取确定。
校正测量点:2个。
10.根据车身数据图,采用连续焊(每段焊缝长度不小于20mm)的焊接方式连接左前纵梁内板和外板,按照原有焊点数量和位置采用塞孔焊的焊接方式连接已分离的附件。
11.对车身数据进行再次测量,并打印定位焊接后的数据报告,退出电子测量系统。
12.工夹具归位,对比赛工位进行5S整理。
三、竞赛要求
1. 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要求
(1)连续对接焊:焊疤宽度:5~8mm;焊疤高度:≤2mm。
(2)连续点焊:焊疤宽度:3~6mm;焊疤高度:≤2mm。
(3)塞孔焊(10mm):焊点直径:11~14mm;焊点高度:≤2mm;背面焊疤最小直径:≥10mm。
(4)塞孔焊(8mm):焊点直径:9~11mm;焊点高度:≤2mm。
2.车身测量定位技术要求
正确操作测量系统,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打印数据报告规范。
四、注意事项
1.板件分离后和预装前需暂停报告,裁判将对钻孔、切割、打磨质量打分后再继续后续操作,否则将扣除相应分数。
2.比赛过程中对于涉及安全操作时,裁判将会及时警告并让选手整改,时间计入个人比赛用时。
3.作业完成后需向裁判举手示意结束比赛。
4.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损伤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5车身修理-模块B
零部件拆装修复与更换试题6
一、竞赛时间
本模块规定用时120分钟。
二、竞赛任务
1.B1玻璃升降器更换与车门调整
更换右前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拆卸、安装和调整右前车门总成(比赛车型待定)。
2.B2:塑料件拆装与修复
根据维修手册要求对后保险杠进行拆卸、修复损伤部位、安装和调整。保险杠的损伤位置如下图位置3(比赛用车型待定)。
各项任务操作不分先后,不单独计时。
三、竞赛要求
做好个人及车辆的安全防护,查阅维修手册。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保险杠、焊接修复保险杆破损处、安装保险杠总成,更换车门玻璃升降器总成;复位和检查玻璃升降器功能。正确选择、使用工具,按规范拆卸、安装车门总成;正确调整车门缝隙和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选手应利用现场提供的工具、设备对保险杠和车门进行自主拆卸和安装,不能要求裁判协助。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车辆及设备安全。
3. 当前一位选手操作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对车门总成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维护到赛前状态,以便后续选手操作。
1
3
2
4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