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的现象;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的特殊现象;掌握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演示、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球公转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二分二至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2、四季的形成三、教具: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引导学生思考春夏秋冬四季产生的原因,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地球的公转。新课讲授[教师]通过展示课件上的图片,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太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轨迹等。(自西向东。一年或365天。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地球在公转工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的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出“四季变化”。[问]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教师]通过展示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太阳照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问]春分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是哪条纬线?最南界呢?(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教师]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问]既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那么同学们观察一下,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那么南北回归线之间呢?(一次。两次。)板书设计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特征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约365天)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