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案

资源简介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七上地理第一课时,即初中地理的起始课,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受限能观察到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也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全貌的。接着,提出:“人类是怎样逐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2.通过学习《地球的形状》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大小概念,为教材下一步学习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以及地表的变迁等内容打好基础。本课涉及的知识包括地理、历史、物理等诸多学科,内容较丰富。
学情分析:
对于刚跨进我校初一的学生来说,因为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学习成绩是不理想的,还有很多方面的懒惰习惯,不善于思考,不愿意认真学习。虽然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地球大小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需要进一步认识,要想完成教学任务需得耐心细致地引导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2、学会结合教材中图片理解相关知识,并有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球形状的相关挂图、多媒体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地球仪。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地球”
(2)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谁也没见过地球是什么模样,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板书:地球的形状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曲折过程
1.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1)观看书上图片,一种是古代希腊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板书:古代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提问:既然古代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3)学生交流讨论。
3.观察实验“进出港船只”活动
(1)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
(2)提问: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会使你产生什么想法呢?
老师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3)师生模拟实验,交流讨论.
4.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根据课文图片明白:正是因为麦哲伦的勇敢实践,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这个信念,人类才第一次验证了这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人们才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小结:大家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知道的事情好吗?板书:精细观察。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才的猜测。板书: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板书:现代
三、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下面让我们概括地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经历的过程。学生总结概括,教师画出重点词:猜想——实践——精细观察
板书:
地球的形状
球形
古代人: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近代人:探索与实践
现代人:精细观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