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碱的制取问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微课堂)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碱的制取问题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碱的制取问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以石灰石、水、碳酸钠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均不属(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制氢氧化钠
B.
制氯化铜
C.
制二氧化碳
D.
制氯化钠
4.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制氢氧化钠
B.
制氯化铜
C.
制二氧化碳
D.
制生石灰
5.除去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钡溶液
C.
稀盐酸
D.
硝酸银溶液
6.除去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
 
A.
盐酸
B.
氢氧化钙溶液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钙溶液
7.有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一次鉴别它们的试剂是(  )
 
A.
稀硝酸
B.
氯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D.
石蕊试剂
8.能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少量碳酸钠杂质除去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
B.
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钙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9.制取氢氧化铁的反应物是(  )
 
A.
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B.
氧化铁和水
 
C.
铁和氢氧化钠
D.
氧化铁和氢氧化钠
10.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SO4═FeSO4+Cu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SO4═Na2SO4+Cu
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H2SO4+Ba(OH)2═BaSO4↓+2H2O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
C
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铁和氧气单质反应4Fe+3O22Fe2O3
D
加热氢氧化铁固体2Fe(OH)3Fe2O3+3H2O
加热氢氧化钾固体2KOHK2O+H2O
 
A.
A
B.
B
C.
C
D.
D
 
11.下图是小明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物质性质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将氢氧化铜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普通漏斗
C.
玻璃棒
D.
酒精灯
12.向氯化铜和盐酸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氢氧化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反应中,氯离子个数减少
 
B.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
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3.下列用途:①制取钠,氯气,纯碱等②且在玻璃造纸,洗涤等工业③制取氢氧化钠,盐酸等④用作杀菌剂,配制波尔多液⑤精炼钢,镀铜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其中属于氯化钠的用途的有 _________ ,属于氢氧化钠用途的有 _________ ,属于硫酸铜的用途的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4.下列图示是某同学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物质性质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编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d _________ .
(2)上述三步操作中均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第一步: _________ ;
第二步: _________ ;
第三步: _________ .
(3)第二步操作中可观察到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此变化属于 _________ 变化.
(4)若该同学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15.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定.某学生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也可能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资料:Cu2O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结论: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推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验证结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种推断是正确的.(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16.写出由石灰石、碳酸钠和水做原料制备氢氧化钠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
(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生成红褐色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___ 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
 _________ Fe(OH)2+ _________ + _________ H2O= _________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 _________ 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 _________ .
 
18.氯化亚铜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常作催化剂.它是一种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易溶于酸.见光易分解,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以下是从含Cu2+、Fe3+等的电镀废水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
下图是滤液中Cu2+的含量与pH的关系及CuCl产率与pH的关系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反应①制备CuCl时的最佳pH在 _________ 左右;
(2)反应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时CuCl产率较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 ,根据其见光易分解的性质,氯化亚铜应保存在 _________ 的试剂瓶中.
(3)在电镀废水中加入碱的目的是 _________ .欲得到高纯度氯化亚铜,在电镀污泥中加酸时,pH应控制在 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已知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沉淀的pH(见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氢氧化铜
4.7
6.7
氢氧化铁
1.5
4.1
(4)反应①中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钾等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5)从滤液中制得晶体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 _________ 、 _________ 、洗涤、干燥;
(6)用酒精洗涤晶体得到产品的优点是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C
2.C
3.B
4.B
5.A
6.C
7.C
8.B
9.A
10.B
11.D
12.C分析:
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来考虑;
B、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再去考虑溶质是谁;
C、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变化来考虑;
D、根据沉淀质量算出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10%算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解答:
解:A、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能生成气体、水、沉淀的离子参加了反应,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而氯离子实际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
B、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但氯化铜还没有反应,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故B错误;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多了因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溶液质量少了,因为生成了沉淀,所以质量分数变大了,故C正确;
D、设生成沉淀质量9.8g时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
CuCl2+2NaOH═Cu(OH)2↓+2NaCl
2×(23+16+1)64+(16+1)×2
x 9.8g
=
x=8g 由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所以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为=80g
所以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克,但这是与氯化铜反应需要的氢氧化钠,再加上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所以m>80,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3.解:
氯化钠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可以用于制取金属钠、氯气、生产盐酸等,氢氧化钠可以用于制造玻璃、造纸等工业,硫酸铜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制取铜等.
答案为:①③,②,④⑤.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4.
分析:
(1)了解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名称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①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
③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应用外焰加热等;
(3)硫酸铜为蓝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而“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4)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试管接触到灯芯;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解答:
解:(1)了解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名称,故图中所示:滴管、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2)①试剂瓶塞未倒放在桌面上;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
③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应用外焰加热等;
(3)观察到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故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如: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试管外壁有水等等.
故答为:(1)滴管、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2)试剂瓶塞未倒放在桌面上、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试管内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或加热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3)化学.(4)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就加热、未预热试管(其它合理都可以)
15.
解答:
解:
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有三种情况,即氧化铜、铜、氧化亚铜,故答案为:氧化铜,铜(写化学式也可).
推测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假设三种情况,然后再结合颜色的不同可以断定是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其他是红色);故答案为:质量守恒定律,铜与氧化亚铜固体不是黑色(或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验证结论:氧化铜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其他不会和稀硫酸反应.故答案为: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16.
解答:
解:物质制备可采用逆推法或由原料正向推断,氢氧化钠制备可采用氧化钠与水反应或钠盐与碱反应,题中有碳酸钠,故可选碳酸钠与某碱反应,而又石灰石可制得氢氧化钙,故答案为: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7.
分析:
(1)根据盐和碱的性质,可写出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并由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的特点判定反应的类型;
(2)根据盐和碱的性质,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根据反应的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完成并配平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的方程式;
(3)单质的C可以将CO2还原为CO,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解答:
解:(1)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沉淀,白色氢氧化亚铁在水中不稳定,容易跟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由于氢氧化亚铁有少量溶于水中,亚铁离子显绿色,所以溶液呈绿色,同时也会转化成黄色的铁离子,灰色就是白色、红棕、绿色、黄色的混合色.在加上这种转化是有时间过程的,所以随着各种离子含量变化,颜色变化就由此而来了.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并配平反应的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3)根据CO2与C的反应,要让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所以,小军的理由是: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故答为: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4;O2;4Fe(OH)3,即: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复分解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1)白
(2)单质的铁也可以将FeCl3还原成FeCl2
18.
分析:
(1)根据CuCl产率与pH的关系图分析制备CuCl时的最佳pH;
(2)氯化亚铜见光易分解,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性质分析;
(3)根据废水中含有成分及制取氯化亚铜的流程分析加入碱的目的;根据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沉淀的pH分析溶液pH应控制的范围;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5)根据CuCl产率与pH的关系及操作过程分析;
(6)根据氯化亚铜微溶于水分析.
解答:
解:(1)由CuCl产率与pH的关系图可知,制备CuCl时的最佳pH是3.5左右;
(2)由于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反应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时CuCl产率较高;由于CuCl见光易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瓶的试剂瓶中;
(3)由于电镀废水中含有Cu2+、Fe3+,加入碱的目的是将Cu2+、Fe3+转化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沉淀;欲得到高纯度氯化亚铜,在电镀污泥中加酸时,由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沉淀的pH表可知,pH应控制在4.1与4.7之间.由题意可知,由氢氧化铜制备硫酸铜的反应方程式是:Cu(OH)2+H2SO4=CuSO4+2H2O;
(4)在反应①中铁与硫酸铜、氯化钾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硫酸钾和氯化亚铜,反应的方程式是:2CuSO4+Fe+2KCl=2CuCl↓+FeSO4+K2SO4;
(4)从滤液中制得晶体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加入酸调整溶液pH在3.5 左右使氯化亚铜成为沉淀析出、过滤、洗涤、干燥;
(5)由于氯化亚铜微溶于水,用酒精洗涤晶体得到产品的优点是:防止氯化亚铜溶于水.
故答为:(1)3.5;(2)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3)将Cu2+、Fe3+转化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沉淀,4.1与4.7之间,Cu(OH)2+H2SO4=CuSO4+2H2O.(4)加入酸调整溶液pH在3.5 左右使氯化亚铜成为沉淀析出,过滤,(5)防止氯化亚铜溶于水.
课件6张PPT。1qq:34996339宁波北仑:小小虫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微课初中科学化学难点碱的制取问题之二十七总结:碱的通性蓝红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3、与酸的中和反应碱+酸——盐+水4、与某些盐的反应碱+盐——新碱+新盐3、制碱:(1)可溶金属氧化物 + H2O = 碱K2O 、Na2O 、CaO 、BaO四种能与H2O反应,其余的金属氧化物与水不反应。(2) 碱+ 盐 ——新碱 + 新盐制Fe(OH)3:3NaOH+FeCl3 = 3NaCl +Fe(OH)3 制NaOH: 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3) 金属+ 水 ——碱 + 氢气溶碱与不溶碱溶碱可合不可分
不溶碱可分不可合写出由石灰石、碳酸钠和水做原料制备氢氧化钠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习1:
6qq交流群:233387415 宁波北仑:小小虫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微课谢谢观看 敬请指教初中科学化学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