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2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地球的运动——自转》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3、会解释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现象。 4、通过对地球自转的演示,培养同学空间想象能力。 5、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6、通过学习日心说,学习哥白尼善于观察,坚持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1、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 点 1.通过演示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解释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的产生。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大家还记得这句诗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每天我们不用动却能走八万里路呢? 师:很好,地球运动的形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的自转。 出示学习目标。 生:地球在运动! 阅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一、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11页到12页,完成导学卡。(5-7分钟) 2、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提问:地球怎样自转? 方向是什么样的? PPT展示不同视角下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或者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阅读课本。完成导学卡。 生:绕着地轴转 生:自西向东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观察能力。
二、 过渡 继续演示地球的自转,地球仪上粘有模型小明,请同学们思考,随着地球自转一周,小明经历了什么? 那地球不停地自转呢? 地球仪上粘有模型小刚,继续演示地球自转,思考小明和小刚在自转过程中什么不同?可根据学生反应放慢演示动作或者适时提示。 这个先后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差异!那么谁先谁后呢?如果放在同一条经线上呢?所以说在地球自转的时候,不同经线的地方会产生时间的差异,且东边总比西边早!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进入光明与黑夜之中 不停地进入光明与黑暗之中,也就是昼夜交替现象! 小明先看到光明,小刚后看到! 创设情境,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问答法和演示法结合,更加形象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合作学习 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两个问题,发挥大家的想象! (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2)假如地球不自主转,昼夜现象和地球表面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明确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原因的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小组展示,对展示的小组和组员进行评价 通过小组交流,加深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理解。
四、总结与课堂达标 1、请大家自由发言,说一说关于地球的自转,你记住了哪些点? 2、评出优秀组员和优秀小组。 积极回答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目标,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业与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自转概念旋转中心方向地理意义
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六、 作业设计 完成课时练部分习题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深化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