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地球仪。[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的自转。这节我们接着研究地球的运动【出示投影1】看图回答:问:1、地球在太空中都做哪些运动?2、地球的公转中心是什么?【教师指导】师生问答【出示投影2】看图回答:问: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与自转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教师指导】 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3】看图回答:问: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2、在图片上地球运动的四个位置的节气名称和日期你知道吗?【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二)二、公转【出示投影4】观察讨论:1、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春夏秋冬各包括哪些月份吗?2、图中哪一幅白昼时间最长?哪一幅白昼时间最短?昼夜等长的日子呢?【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5】教师讲解: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学生讨论:公转产生了那些地理现象?地理现象:两极地区是______;中纬度地区是______;赤道附近地区是_____。从整体来看是_______。【教师讲解】北极地区有寒季和暖季之分;中纬度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赤道地区有旱季和雨季、干季与湿季之分。所以公转使地球产生了季节变化。【出示投影6】问: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哪些纬线有关?太阳直射点是怎样做回归运动的呢?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有何关系?与哪些日期有重要联系?【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7】问:1、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时间分别是哪一段日期?2、太阳直射点往南和往北移动的时间分别是哪一段日期?【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8】问:你能说出A和B两点的昼夜长短是怎样的?它们各是什么季节?【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9】五带图【教师讲解】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10】问:1、五带划分依据:寒带与温带是_____;温带与热带是_______。2、我们家乡在哪个温带带上?【教师指导】师生问答,教师补充【出示投影11】学生朗读:回归线和极圈【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2】公转与自转运动特征的比较:运动项目 自 转 公 转运动中心 方 向 周 期 产生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