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应对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就是自然灾害,并认识到自 然灾害的危害。2、知道在遇到地震、雷电与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 ,应该如何安全应对。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此次地震中,- -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从2005年开始,这所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 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与教室紧急撤离,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全体师生毫发无伤。而此时8栋教学楼出现部分坍塌,已全部成为危楼。那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的课堂。二、了解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时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异常现象或事件。地震、雷电与泥石流等就是几种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三、遇到地震、 雷电与泥石流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地震灾害勿恐慌:1、冷静处理,切勿着急。 如果所处的就是平房,那 么您要迅速跑到门外;如果就是楼房,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2、先找到藏身处 ,再离危险区。 迅速抱头,躲在室内墙角或桌 子等坚固物体下。注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躲在墙角,应用手保护头部与颈部;躲桌下,要用手抓紧桌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3、如若被埋,切勿慌张,留存体力等待救援。(二)防避雷电要细心:1、室内预防雷击。关好门窗,不用电器 并拔掉电源插头,不打电话,不靠近金属设备。另外,不穿潮湿的衣服,不靠近潮湿的墙壁。2、室外预防雷击。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线,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大树等,躲避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车中。不在旷野行走,不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不用金属雨伞,不把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三)泥石流来两侧跑:1、判断泥石流。 一瞧:河(沟)床突然断流或流量突然增大,并夹有大量柴草、树木;二听:河(沟)谷深处有轰鸣声并伴有轻微的震动感。以上现象说明河(沟).上游可能发生泥石流。2、躲避泥石流。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 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四、训练场。(一)地震逃生演练。(二)防避雷电知识抢答。保护我们的心脏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对心脏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重视心脏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珍爱生命。2.知识与技能:了解心脏的构成和作用,掌握保护心脏的方法。3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情景教学法、图文和视频资料展示和小组讨论来让学生逐步了解心脏并能够调整生活方式保护心脏: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课堂。今天我想先带大家看一则新闻,你们说说,主人公小刘怎么了 他为何会这样呢 讨论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引起学生对心脏的保护和重视。实验活动1.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了解心脏跳动时的“工作量”。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约70毫升的塑料水杯-一个、250 毫升的空矿泉水瓶一一个、2.塑料盆两个、一桶清水: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人的心脏工作的情况,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心跳能让约70亳升的血液流向全身,人的心跳每分钟约有75次,那么心脏1 分钟内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就有5000多亳升了。活动开始时,先用空矿泉水瓶分多次,把5000亳升水倒进一一个空的塑料盆中然后用塑科杯子迅速把盆子里的水,一杯一-杯地装起来再倒进另一个空的塑料盆中,数一数用1分钟时间能倒多少杯 也可以试一一试,按1分钟75杯的速度倒水,按这个速度,算一算一个小时能倒多少杯 一 天又能倒多少杯 如果按照这样一天不停地倒水,人会有什么感觉呢 活动与心脏的跳动联系起米,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想像- .下我们的心脏的工作强度有多大。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管道叫做血管。不同大小血管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动脉把血液从心脏带出,静脉把血液带回心脏,而毛细血管(比毛发还细)则把这两种血管连接起来:心脏一直不断地在跳动,就算你唾着了,心脏也不会停止跳动的。心肌非常特别,能够不停地搏动,使血液循环。引申的问题:人身上的血管都是一样的吗 人身上的血管分两大类:负责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叫动脉;负责把全身各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叫静脉。了解我们的心脏展示资料: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一 心脏和血管。通过看图和阅读资料,生了解人体内的一一个重要器官一心脏, 对人体的心脏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3.知识抢答1)心脏分为几个部分 2)人的心脏有多大 3)心脏在人身体的哪侧 4)心脏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抢答积分方式来回顾所读内容,进一步了解心脏,保护我们的心脏4.探究交流分别用四类图片展示几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烦躁易怒、熬夜失眠和抽烟喝酒。小组讨论,分析推理这些生活方式对心脏的不良影响。三、总结反馈学生反馈谈论结果,老师引导,指出正确的保护心脏的生活习惯。1.分点解析2.分别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分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勒加锻炼、心情愉快、睡眠允足和拒绝烟酒对心脏的好处。3.小组讨论:a.不利于心脏的食物有哪些 b.有利于心脏的运动有哪些 4巩固反馈:完成课后“我的收获”。 教师指导5.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对心脏有益的生活习惯。6. 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方式,谈谈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不正确的地方,以及该如何调整。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教师:同学们,心脏,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源,爱护我们的心脏,就是爱护自己防治水污染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原因、定义、危害与防治措施。2.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3.通过视频与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明确正确的饮用水安全常识。4.通过对水污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自身所起参与环境保护。.教学重点:水污染的危害教学难点:水污染的防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水污染的各种图片。提问:上述图片反映什么问题(答案:水污染日益严重)讲解:,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已经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一课题,说一说:首先请大家先说说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耳闻目见的水污染的事例。学生畅谈多媒体:展示收集到得各种水污染的图片(简单讲解) .一、水污染的形成概念介绍: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水体的自净方式、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二、水污染的定义踝关节意外扭伤怎么办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踝关节意外扭伤的表现以及处理方法;2、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基本的踝关节意外扭伤处理;3、学生能够学会在生活中预防意外扭伤,注意运动安全,提高生命安全意识。教案重难点重点:踝关节意外扭伤的表现以及处理方法;难点:明确-.些错误的处理方法并且能亲自动手进行基本的跟关节意外扭伤处理。教案流程1、谈话情景导入(1)师假装崴脚摔倒,创设情景(2)提问:老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那么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3)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4)教师导入本课主题:踝关节意外扭伤了怎么办呢 2、介绍踝关节扭伤的表现(1)出示图片展示踝关节扭伤图,让学生具体建立一个扭伤的概念(2)文字描述跌关节扭伤的表现并导入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踝关节扭伤(3)踩关节意外扭伤方法之正误对比.(4)请同学们说出常见的踝关节扭伤处理办法(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常见错误做法:活动活动脚腕,如果没有疼痛,或者有一点轻微的疼痛,也不在意、我能活动,不可能有骨折; 、小的外伤,没必要及时治疗;扭了踝部,立印给予热敷;用柔软绷带包裹即可。3、揭示正确的处理方法与步骤:(1)休息、制动;(2)冷敷,用冰袋敷于患处。(3)适当加压包扎,可以减轻肿胀,防治水疱发生。(4)抬高患肢,利于肿胀消退;当合并皮肤损伤时,一定到医院做正规处理,不要自行处理。4、学生观看踝关节意外扭伤的处理视频并亲自实践5、介绍踝关节扭伤的预防措施建议做不可运动时,选择相应的鞋子;在不平路面活动时,尽量穿- -些高帮的鞋或靴子,这样对踝关节有保扩作不要穿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 、在黑暗中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建议在室内活动时,请及时开灯6、教师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并提出安全寄语身体形态的测量教学目标:如识与能力知道身体形态的定义及其表现。 了解身体形态测量的常用指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一些测量仪器正确测量自己的身体形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正确测最自己的身体形态。为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加强锻炼。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杨源体检结果: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身高 165 CM体重 58 KG身体指数 21.3 18-----24医生结论:体重正常提问:杨源同学- -直认为自己太矮,别人笑他小胖墩,而体检结果为体重正常。究竟该怎样评价自己的身体是胖还是瘦呢 引出:身体形态的定义。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身体形态一般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二.指标测量1、身高测量仪器:标准身高坐高仪测量方法:取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足跟、骶骨和两肩胛骨间紧贴立柱,保持耳眼水平位。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2、体重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测量方法:测量前将游码调整到零便刻度尺呈水平位。 测量时体重计放在平坦地面上,令试受者轻上,位于称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位后读数并记录精确至0.1KG。3、胸围测量:测量仪器:软皮尺测量方法: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测试者面对受试者,带尺.上缘经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至胸前,男性和未发育女性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已发育女性带尺下缘通过胸中点。三、身体指数的判断:体重:即BMI指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 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 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身体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2 (m)EX: 70kg/ (1. 75X1.75) =22. 86举例:例如:杨源身高为1.65米,体重为58千克,他的BMI=58/(1.65 2) .=21.3 (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 5~23.9时属正常。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 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1]。一般BMI标准身体形态 身体指数一般标准 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偏瘦 <18.5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正常 18.5—23.9 平均水平超重 >24偏胖 24---27.9 增加肥胖 >28 中度增加重度肥胖 严重增加极重度肥胖 >40 非常严重增加小结:结合上表,自己可以判断自己的身体形态怎么样了 同学们下去后可以查- -下一般的胸围是怎样的呢 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危害[教学目标]1、能简单判断营养不良的表现特征2、能分析产生营养不良的缘故并学会预防3、差不多能做到健康饮食、合理营养[教学重难点]能做到健康饮食、合理营养[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同学们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 -组采访;2、教师问:你健康吗 你的饮食适应是如何样的 3、学生回答: (健康啊、 还好啊!可能不健康吧)4、教师:那你们明白,确保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 5、学生:吃好、喝好、有营养、睡眠好、运动……..6、教师:哦,要想身体健康、不得病,那有个前提是要吃好,怎么样叫吃好呢 假如有同学不情愿好好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小芳如何啦 7、学生读小芳的故事;8、小芳 如何啦 9、 学生回答:缺营养了、不均衡、有病....10、教师: 是什么缘故造成小芳如此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回答这几个问题,小组随机选择问题编号;11、课件显示:1).找出引起营养不良的缘故有哪些 2)营养不良具体表现如何 3)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从身体、家、社会、国家几个方面谈) 4]预防措施 见书12、教师:大伙的合作很有成效,就大伙得出的这些成果,我们进行小组“科学食谱PK赛";13、实践环节:“我的厨房我做主”请同学派代表到黑板上演示自己设计的食谱里,油、盐吃与源文楼致下等食物有哪些营养;14、教师小结: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体验学习,我们会为自己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食谱,祝大伙每天都吃的有营养有健康,并能幸福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氧运动促健康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热爱运动,生活阳光。但是缺少对运动知识的关注和积累,更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引领。相信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感知、体验、比较,将抽象的运动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认知。于是,我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体验有氧运动的特点,感受有氧运动的益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培养: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新观念,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提升生活品质。2.行为技能训练:科学运动,掌握运动的尺度和要领。3.知识经验积累:了 解有氧运动的概念、特点及益处。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本活动最适合14 岁左右的儿童,参加人数在40人左右。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1.多媒体课件。2.运动器械如自行车、跳绳、拔河长绳等3.保证场地的安全。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生命安全教育课的时间了。大家平常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些健康运动项 目。2.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组活动。运动准备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让全身肌肉放松,以免发生运动性损伤体验感受一各小组在体验中关注自己的心情、呼吸、肌肉的紧张程度的变化第一组:慢跑5分钟第二组:骑自行车5分钟第三组:爬楼梯5分钟第四组:跳绳5分钟分享感悟一各小组交流在运动中的感觉:肌肉舒展有张力,呼吸顺畅,心率略低,心情开阔。体验感受二女生50米赛跑,男生拔河。关注自己的心情、呼吸、肌肉的紧张程度的变化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分享感悟二男女生代表交流此次体验的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教师指导教师: (展示课件)两次体验的感觉明显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 有氧运动: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耐久性锻炼活动。特点有强度低、时间长、不中断、有节奏、方便艺兴、容易坚持。无氧运动: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今天的活动中哪些是有氧运动哪些是无氧运动,你知道了吗 你会选择哪一种有氧运动长期坚持下去 有氧运动:跳绳、爬梯楼、骑自行车、慢跑等无氧运动:赛跑、投掷、拔河等温馨提示:运动后不宜用冷水洗漱或吹凉风,要适量饮水。探究交流小组讨论:平时你经常参与有氧运动吗 (经常参加的同学谈谈你觉得参加有氧运动有哪些益处 参加较少的同学说说你有哪些担心 )总结1:参加有氧运动的益处:增加肺活量、使心机强壮、有效改善心率、改善不良情绪、增强骨骼密度等。预设:参加有氧运动的担心:强度会不会太大 如何掌握锻炼的力度和时间 总结2:在进行有氧运动前要做好运动预热。如活动关节韧带、拉伸四肢、腰背肌肉等。出现轻度呼吸急促、心跳略微加快、面色微红,些许出汗,则表明运动适量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1-2小时,每周3-5次为最佳。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希望大家能坚持多做有氧运动,做一个身心健康,阳光向上的人!作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项有氧运动, 制定出自己的运动方案。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感受运动的效果,最后从实践中探究和获取真知。教师在这节课中的引导,旨在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热爱运动,培养健康的运动习惯和乐观阳光的心态。预防艾滋病[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确保学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并为国家预防艾滋病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内容]一、什么是艾滋病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四、如何预防艾滋病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径的顾虑[教学过程]一、点入话题师述请同学们想--下你们见过的艾滋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影响,然后谈谈你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生答(略)二、授新课(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1、性接触传染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3、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 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请同学们展开探讨这一-话题。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 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四)、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2、加强治安管理。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怀孕。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f血液污染的物品。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库。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l: 10 漂白粉或1: 10 氯酸钠液消毒。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①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1981年至1984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V因子的血友病病人:②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③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的) ;④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员:⑤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⑥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三、课堂讨论中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 结论:懂得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每个人做到洁身自好最为重要.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 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学会了保护自己。预防触电事故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教学过程引言: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我们安全意识薄弱有关的。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二、案例聚焦案例聚焦1:王某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请来了小刘,小刘虽不懂多少电学知识,但胆子大,敢动手。洗衣机锈迹斑斑,放在厨房一角,电源线的插头在不远墙上,由于家里没有安装三孔的插座,就换成二脚的,多年来倒也好使,啥事也没有。小刘拿来了工具,打开洗衣机,用手东摸西摸,嘴里说:“ 小意思,无非是接触不良。”王某心想:“小刘的确有胆量,修衣机也不用断电。”突然,小刘身子一颤,倒在洗衣机.上。王某吓坏了!大喊:“有人触电了。”人们赶忙找来医生,赶到现场,切断了电源,经抢救无效,触电身亡。案例聚焦2: 2006年某日上午10时许,上海政立路 580弄12号一居民家中发生惨剧:一名年仅20岁的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不幸触电身亡。记者赶到发生事故小区12号楼下,从知情者处了解到,20岁的小吴是一名技校在校生,昨天上午,小吴暑假休息在家,正在家中.上网时触电。警方初步判定,由于天气炎热,因此小吴腿脚部大量出汗,他的脚无意碰触到电源插座,导致这起事故。事发后,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紧急施救,由于电流伤及心脏,虽经抢救却回天无术。案例聚焦3:高明某中学初一班寄宿生阿德(化名),半夜偷偷离开校园,爬到变压器旁偷剪电线,结果触电身亡。高明 某中学自修课结束后,初一班学生阿德等6名学生因违纪,被值日老师发现,随后老师召集违纪的同学到附近的操场进行教育,后因下雨转到冲凉房继续教育。教育结束后,6名学生回到宿舍就寝。23时30分,阿德纠集4名同学,以外出为名,带上手套等工具,撬开宿舍阳台的防盗网,沿着水管爬下离校,直奔某大楼附近的变压器,对电线实施盗窃,在剪电线过程中触电身亡。案例聚焦4: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中学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初三男生在翻越学校围墙出校时,不慎碰到围墙边的高压线,当场死亡。出事学生的亲属告诉记者说,出事的学生姓郭,今年16 岁,读初三,是月塘乡砺山村人。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是:昨日上午学校开运动会没上课,小郭就想出校。但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大门已锁上,小郭于是就想翻越围墙出校,但在翻墙时触到了高压线,当场死亡。从以上事例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活当中我们如果不注意用电安全,必然会对我们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伤害。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现象和问题,你来判断一下他们做的对不对 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该怎么样解决 三、现象分析:1、一天,某校学生小明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发现教室的电风扇上有很多灰尘,他便拿起湿漉漉的抹布去擦电风扇上的灰尘。2、我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看到同学因为台灯不亮正在用铅笔挑台灯的电线。3、小华家的电线突然起火了,小华赶紧用水往电线上浇去,想把火熄灭。4、小明在学校宿舍搞卫生,用湿的布擦电源开关了,你看见了,怎么办 5、教室电源开关保险丝断了,你怎样做 6、如果教室里电线断了,能不能用手摸,为什么 7、有一位同学在教室触电了,你怎么做,为什么 8、你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你怎么做,为什么 四、预防触电知多少: (图片 展示)1、安排专业电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电线、开关、插座2、不可用电器负荷过重3、选购有安全标志及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4、电器要装有漏电保护装置5、电线有破损必须更换6、采用有活门设计的电源插座或万能插座不使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7、手湿时切勿触摸电器、插座五、触电的急救方法(图片展示)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肌肉痉挛, 甚至呼 吸及心跳停止触电的急救方法:若电源未能切断,应以不导电的物件移开电源或电线,电源未切断前不可接触伤者,致电120 求助热线,尽快安排伤者送院,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检查伤者 的呼吸及心跳。六、总结:怎样防止触电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七、我校学生校园安全用电指南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如需要安装、修理电器设备和电灯等用电器具时,应由电工进行。2、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如教室的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3、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关电源;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 如我校班级内的饮水机电源,放学时值日生一定要拔掉电源,以防出现意外。)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在脱离电源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呼叫医生尽快来急救。6、不要爬电杆或摇晃电杆拉线。7、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10米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同时,要设法看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8.若电线着火了,首先切断电源;如果不能停电,应用盖土、盖砂的办法救火,千万不要用水灭火,以防触电。八、触电急救办法: (总结)触电会造成人体伤害或死亡,发现人员触电应迅速采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1)切断电源;(2)采用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3)救护人员穿着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4)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再次摔倒;(5)未断电前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触电医疗救护方法: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温暖处安静休息,同时请医生。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及脉博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坦通风处所,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并迅速请医生。3、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来急救,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泼冷水。4、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搬的原则,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或对心脏进行挤压救护直到经医生诊断确已死亡为止。5、人工呼吸用口对口吹气效果较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塞气流,便于吹气急救。九、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意外触电事故,一定不要慌张,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一定能化险为夷,遇事一定要镇静、冷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保护我们的心脏.docx 安全应对自然灾害.docx 有氧运动促健康.docx 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危害.docx 踝关节意外扭伤怎么办.docx 身体形态的测量.docx 防治水污染从我做起.docx 预防艾滋病.docx 预防触电事故.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