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什么是心理健康》 (第一课时)课 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规则; 通过小学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积极正面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倡导学生积极关注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健康,了解相关调节心理状态的途径。教 学 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与身体健康的区别与联系;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促进心理健康的必要性。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建立课堂规则 七嘴八舌(10min) 请一位同学担任“听”的角色,两位同学担任“说”的角色,“说”分别抽两张写有字的纸条,并在老师口令结束后同时向“听”说出纸条的内容,问“听”:请问你能听清楚两位同学分别说了什么吗?同时邀请全部同学共同参与。随后每轮再增加2人进行同样操作,共三轮。 师:请我们负责“听”的这位同学分享一下他的感受(你听到了什么?能听清楚吗?感觉怎么样?)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大家都知道了,当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还有非常多的人一起说,那么我们这些听众能听清楚吗?(非常困难)那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呢,往往老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经常会需要同学们在活动之后分享你们的感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都挺清楚分享的内容吗?(先举手后发言,发言的声音响亮,其他同学保持安静。) 讲授新课:什么是心理健康 猜一猜:什么是健康?(2min) 师:看图说一说这两位男生在做什么?有什么好处?(运动-身体健康)那这就可以说明这个人很健康了吗?引出健康的标准。 说一说:介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5min)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对心理健康这四个标准的理解(老师适当举例)。 想一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min) 师: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开心吗?为什么?(影响活动,感觉不舒服) 师:那你们不开心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呢?(不想吃饭,不想活动,可能还会睡不着觉,从而引起相关疾病) (四)看一看:了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态调整的作用(15min)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平时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但是不是只要有这些感觉了我们就有心理问题呢?不是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会让我们有以上的情绪或感觉,但只有当这些情绪给你造成了严重并且长期的影响,令你生病了,或者做出了有损自己或他人的事情我们才说这是心理问题的表现。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关注自己和他人(父母,朋友等)的心理健康,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学会调整心态有什么作用。 总结(5min) 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也了解到,我们的心态与情绪往往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与健康,希望同学们都能在接下来的课堂当中,学习调整心态,调节情绪的方法,积极地关注自身和他人地身心健康,最后祝同学们都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板书设计 什么是心理健康 智力正常 情绪良好 意志健全 行为协调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调整心态 调节情绪课后作业 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