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掌握实验室中如何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以及验满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在积极的合作和交流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 实验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对比探究、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锥形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这节课大家一起猜一个小谜语: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过渡】:没错,就是二氧化碳!说到二氧化碳,它和我们的生命活动真的是“吸吸相关”,除了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外呢,它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二氧化碳还可用于做灭火剂、化工原料,干冰可作制冷剂以及营造舞台烟雾等等……既然二氧化碳的用途如此广泛,大家想不想了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呢?【板书】 课题二 CO2制取的研究 【思考】除了呼吸作用以外,还有哪些途径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呢?教师补充并总结各方法途径,将各方法展示出来教师展示用呼吸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思考是否可行【导出原则】1、操作简便、安全,条件易达到 2、产生的气体较纯净 3、速率适中,便于收集 4、成本低廉【小组讨论】根据以上原则,你心中是否已经有了选择呢?小组讨论,并说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提问环节,检验交流成果【演示实验】将稀盐酸倒入碳酸钠晶体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过渡】既然确定了实验原理,下一步应该确定什么了呢?共同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以及发生装置的选择,填好导学案中的表格【归纳总结】根据对制取氧气的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试着总结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明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度来选择装置类型【小组讨论】动画组装仪器【展示与互评】【拔高】展示有塑料板的组装在此基础上展示启普发生器【归纳】展示各种组装方案,并归纳各种装置的优缺点【过渡】原理和装置都确定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实战演练环节吧!简要说明操作步骤:查—装—注—收—验—存【课堂总结】实验室中想要制得一瓶气体,要考虑哪些环节?【小组评价】将各组分数汇总,并进行简要的点评 动脑思考,得出谜底:CO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制取二氧化碳有关途径。(如:木炭、蜡烛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学生:不可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多种制二氧化碳途径进行筛选,从能源和环保的角度、污染的角度、操作的困难,各抒己见,排除明显不适合的原料、方法。含碳物质的燃烧,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木炭还原氧化铜条件不易达到;选用碳酸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合适学生观察现象:反应太快,不利于收集确定发生装置学生代表来讲台前讲解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完整小组内讨论,尽可能多的组装出不同功能的实验装置小组代表展示组装成果,其他小组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完善的改进学生思考其中原理,互相补充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对比,并总结出其控制实验发生和停止的原理学生上台分步展示操作环节,并配以解说,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查:试着用不同方法检查气密性装:注:液体从长颈漏斗注入,并形成液封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已满存:玻璃片平推盖严,瓶口朝上存放明确反应原理—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验满、存放 利用趣味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营造氛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思考,回顾复习原有知识,并将其与新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途径都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引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学会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仔细分析每种方法途径,通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感受交流过程带来的乐趣温故知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同时吸引台下学生注意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完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并发散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激发学生思考,并在互评中逐渐完善意在开拓思维和尖子生培养巩固实验操作,加深印象,学生能够在其他人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并以此引起重视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装置的选择:
三、实验步骤:查—装—注—收—验—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