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 2 课时)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2.运用地图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二、教材分析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选择了中东具有突出地理特征 4 个方面内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文化。本节内容为中东的第 2 课时,主要学习匮乏的水资源和多元文化。“匮乏的水资源”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重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结合地理要素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多元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该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学会分析一个地区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信仰,理解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及本学期前两章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但是学生的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联系各种要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待培养。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国与各民族的文化信仰,理解各民族应该互相尊重、与平共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四、教学目标1.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分析气候特征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2.阅读中东的水资源分布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运用资料及图片,说出本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东水资源匮乏的气候原因;中东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中东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中东水资源匮乏的气候原因;中东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六、教学方法主题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七、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引入 地理大闯关活动规则介绍 帆船酒店、豪车、豪宅、 引起学沙漠 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匮乏的水资源 播放迪拜海水稻视频第一站闯关任务: 迪拜为何要种植海水稻 第一站信息线索: 信息线索 1:海水稻的生长习性 信息 2:迪拜的自然环境特 征 第一站通关答案 第二站闯关任务: 干旱的环境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第二站信息线索: 1.读中东水资源分布图,找出主要的河流,找出没有河流的国家。 2.读世界主要河流年径流量数据,说出本区主要大河的年径流量。 3.读中东水资源分布图,说说该地区的水资源是如何分配的。 第二站通关答案 第三站闯关任务: 面对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地 第一站: 读中东气候类型图,迪拜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第二站: 中东河流稀少,主要河流为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其余河流短小或为季节性河流,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无流国。河流水量少,多国共用,导致矛盾突出。 以闯关东形式开展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图文结合,培养读图提取信息、结合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区有哪些应对的措施?第三站信息线索: 介绍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应对措施 播放海水淡化视频、以色列滴灌技术视频 第三站通关答案 第三站: 开源——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 节流——节水农业、绿洲农业、污水处理过渡 虽然中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却拥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下 面 请同学们拿到第四站的闯关任务,中东的多元文化有什么特色?这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第四站,让我们一起畅游中东 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多元的文化 第四站闯关任务: 中东的多元文化有什么特色?这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第四站信息任务: 介绍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的民族、文化、饮食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介绍埃及的文化。 第四站通关答案 结合图文材料,解释中东地区的多元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 中东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导致河流稀少,水量少,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分布不均以及多国共用致使本区内部矛盾突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悠久灿烂的多元文化。由于这里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导致了本地区冲突不断。八、本课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