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一、内容标准
(1)知识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第 1 课时 特别行政区
①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理解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能力目标
利用数据资料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明确香港和澳门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理解“一国两制”的意义;
②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全册教材的中心位置,是第七章南方地区的第三节,在教材中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接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后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港澳地区既符合南方地区普遍的特征,又是南方地区的特殊代表。教材的第一课时设计从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让学生对港澳两地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着重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识图能力,在图上识读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主要组成部分,理解其地形导致的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理解港澳地区如何解决人地供需矛盾。总体来说教材设计简单合理,内容重点鲜明,前后递进关系,阅读材料全面合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根据历史学科曾经学习过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一国两制上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同时学生已经通过前面区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教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和高效直观。
四、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说出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组成,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香港和澳门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提出疑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有计划想去香 港澳门旅游,那你们知道在出发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吗? 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到港澳旅游还需要办理通行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承转:那同学们知道香港、澳门为什么特别, “特别”在什么地方吗 这节课我们就先从香港、澳门的“特别”说起。 赴港澳游已经走
进寻常百姓家,但
去香港和澳门需要
提前办理通行证。
导入 从生活中的实际
新课 创设情境 问题出发,引出特
别行政区的概念,
符合学习对生活有
用的地理的理念。
新课讲授 (一)特别行政区 1.提问:结合历史知识,你知道香港和澳门为 什么会成为特别行政区吗 引出香港和澳门的特殊身世。 2. 提出疑问:你知道香港和澳门分别在什么时间回归祖国的怀抱吗? 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片段来感受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时刻。 3.通过资料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 观看视频感受港 澳回归祖国怀抱过程,激发学生盼望祖国统一兴盛的爱国热情。 理解“一国两制”政策是为了照顾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保证香港和澳门持续繁荣而做出的制度安排。
1.读图分析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组成。 通过读图找出香港、澳门地理位置和组成,理解位置的优越性。
展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形图,读图
找出港澳的地理位置信息:
(二) (1)香港位于珠江口的 ;与我国
香港澳门特 省相邻;北部与 经济特区相邻;
别行政区的 由 , , 以及 262 个小
位置和范围 岛组成。
(2)澳门位于珠江口的 ;北部与
经济特区相邻,由 , ,
岛组成。
(三)探讨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征 1.展示:香港高楼密集图片
提问:图片反映了香港怎样的人地矛盾?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过读图分析和计
算港澳地区的人口
2.展示香港和澳门 2020 年的陆地面积和人口 密度数据总结出港
数量数据。 澳地区“人多地狭”
的区域特征,并引
算一算:港澳人口密度,对比中国人口密度分 出如何解决建筑用
布图,并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 地紧张的问题。
征。
3.展示:香港卫星影像图 提问:读图分析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4.提出疑问:请同学们查找课本资料,思考香港澳门是如何应对地狭人稠的问题? 展示:高楼林立、填海造陆图片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陆。 5. 展示:香港街区绿化照片和资料 提出疑问:“寸金寸土”的香港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中仍然保留大片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说明了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未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香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会有好的社会效益,香港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通过读图和阅读资料,分析香港土地利用与地形的关系,并运用香港保留大量绿地的实例,感悟人地协调的理念。
归 纳 总 结 本节知识结 构 展示多媒体课件 归纳、梳理知识点
巩 固 练 习 练习题 展示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