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 2 节第 1 课时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了解了区域的学习方法之后的第一部分内容。东北三省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所以这一节在这一部分出现具有代表性,重在让学生巩固区域的分析方法。
3.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对于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要学习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阅读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但是,详细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二.教学目标设定
必备知识:1.在地图上找到东北三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比较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关键能力:1.通过创设情境、读图分析,引导学生判断和思考东北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自然地理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学生学会读图分析东北三省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3.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对比、分析出东北三省区域联系与差异。
4. 通过分析东北三省位置、地形、气候自然特征,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价值观: 通过感性观察东北三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建立起学生对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两个情境教学的模式来贯穿整节课。
引导学生思考东北三省的印象,进而引出东北小雪人邀请我们去旅游,从而来读一读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进而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归纳出不同旅游路线所感受到的东北三省的景观差异,从而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二,通过北极村漠河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真切感受东北三省的气候,进而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分别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分析,然后通过一个活动:几个不同城市玩雪,哪个更好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等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攻克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四.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提问学生一提到 学生根据图片思考“东北 激发学生学
东北会想到什么?我们跟着小雪 印象”。 习兴趣。
人一起来探秘东北三省吧。
二.地理位置 1. 展示东北三省在中国的位置, 1. 准确从图中读取东北
以及东北三省图,引导学生描述 三省的经纬度位置:纬度:
东北的范围和位置,以及判断出 38°N-53°N,经度:118° 鼓励学生学
东北三省拥有中国最北端和最东 E-135°E。东北三省是指 会读图,培
端。 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 省。 养善于从图
2. 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东北三省 中捕捉信息
的相对位置,即通过分界线和方 2.东北三省的相对位置: 的能力。
位词划出东北三省的边界,以及 (1)位于我国东北部;
读图判断出海陆位置。 (2)黑龙江以南,大兴安
知识小结:引导学生思考“白山 岭以东,鸭绿江、图们江
黑水”的意义,总结分析地理位 以西。海陆位置:南临渤
置的方法。 海和黄海。
三.地形特征 活动一:两条旅游路线有什么不
一样的体验呢?
引导学生读图例,通过海拔判断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 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总结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区。 认识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中进行标画。 基本地理事物的学习采用找、读、
(1)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标、记的形
长白山脉 (2)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组成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引导学生总结东北三省地形区 地形区分布特点: 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三侧,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间。地势特征:大部分地势起伏 式进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的分布特征,进而总结地势特征。 和缓,周高中低。
引导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进而
判断出不同旅游路线所看到的感 采用问题情
受到的不同景观差异。 学生能够通过读图理解东 境的形式充
4.引导学生阅读东北三省主要的 北的山河大势:山环水绕, 分发挥学生
河流图,以问题的形式认识特殊 沃野千里。 的主观能动
位置的河流。 性,在活动
提问:你发现东北地区河流、山 中 夯 实 基
脉分布有什么特点? 础。
知识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地
形的方法。
活动二:你会选择去图中东北三
四.气候特征 省哪个城市玩雪呢? 1.气温特征:
1. 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 (1)气温的空间变化:自
季风气候,但是区域内部也是有 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采用追问的
差异的,引导学生从气温和降水 (2)气温的季节变化:冬 形式引导学
两个方面来分析。 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 生深入的探
暖。 究,不仅要
2.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差异 知其然,还
的三个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和地形。 2.降水特征: (1)降水的空间递变:从 要知其所以
东南向西北递减。 然。
知识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气 (2)降水的季节变化:降
候的方法。 水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
较多。
知识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堆雪人
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后作业的布置。 知识巩固。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基础达标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教材第 16 页第 2、3 小题。
2.素养提升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一幅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