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初中科学保送生训练营之动态电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微课堂)初中科学保送生训练营之动态电路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保送生训练营讲义
电学篇之动态电路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分别为(  )
A.变大不变 B.变大变大 C.不变变大 D.不变变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滑动触头向D移动时,电压
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
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是0.5A~1.5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3V~6V.则电源电压值为(  )
  A. 6V B. 7.5V C. 9V D. 15V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上向下移
动时,两电表的示数都要发生变化,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
值将(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 不能确定
5.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特点,
他按照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保持电源两
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中点向
右移动,由此引起三块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若表1为电压表,表2、表3为电流表,则表1示数不变,表2
示数变大,表3示数变大
 B.若表1为电压表,表2、表3为电流表,则表1示数不变,表2示数变小,表3示数不变
 C.若表1为电流表,表2、表3为电压表,则表1、表2示数均不变,表3示数变小
 D.若表1为电流表,表2、表3为电压表,则表1、表2示数均变小,表3示数不变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S闭合,且滑片P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小、V表读数变小
 
B.
A1表读数变大、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
 
C.
A1表读数变小、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变大
 
D.
A1表读数不变、A2表读数变大、V表读数不变
9.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小车向左做匀速运动时,能正确表示电流表示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10.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测出电压表的内阻,电源的内阻可以忽略.R为电阻箱,当R取不同阻值时,电压表均对应有不同读数U.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所得到的1/U-R图象为A、B、C、D四个图象中的哪一个(  )
1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
 
A.
V1、V2、A变大;
B.
V1、V2、A变小;
 
C.
V1变小,V2变大,A变小;
D.
V1变大,V2变小,A变大
12.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  )
 
A.
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A3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A3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A3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A3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13.如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l、R2、R3的阻值之比为1:2:3,通过这三个电阻
的电流之比为4:1:2.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
 
A.
1:1
B.
2:1
C.
3:1
D.
4:1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发现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2安培时,电压表的示数从6伏特
变为5伏特,那么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  )
 
A.
1.2W
B.
1.0W
C.
2.2W
D.
5.0W
1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B向A滑动
的过程中,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的值分别为△U1、
△U2,则它们的大小相比较应该是(  )
 
A.
△U1<△U2
B.
△U1>△U2
 
C.
△U1=△U2
D.
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
1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
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
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
率分别用p1、p2、p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U1/I不变,△U1/△I不变
 
B.
U2/I变大,△U2/△I变大
 
C.
U3/I变大,△U3/△I不变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p1变大,p2变小,p3变大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之间电压U保持不变,电路连接完好且使用的电表均
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
 
A.
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B.
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
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比值的绝对值增大
 
D.
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比值的绝对值不变
20.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的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
A.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 B.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
C.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 D.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21.如图所示,当电键k闭合后,A、B、C三个灯泡的亮度相同.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稍向右移动,则三个灯泡的亮度关系为(  )
A.A,B,C三个灯泡的亮度仍然相同
B.A灯最亮,B灯最暗
C.C灯最亮,B灯最暗
D.B灯最暗,A、C灯的亮度仍然相同
22.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
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
参考答案(具体答案见视频)
1.
分析:
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与两者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解答:
解:
因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既与两者并联,也与电源并联,而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定值电阻阻值不变,变阻器电阻增大,所以电路总电阻增大;在电源电压一定时,总电阻增大,所以干路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
故选D
2.
分析:
首先分析电路,明确电路的结构,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可得出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得电压表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当滑片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电流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故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故选C.
3.
分析:
(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就会增大;反之,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
(2)当电流表示数是0.5A时,电压表示数是6V;当电流表示数是1.5A时,电压表示数是3V.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利用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建立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从而进行求解.
解答:
解: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当电流表示数是0.5A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6V,
则U=0.5A×R+6V,
当电流表示数是1.5A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3V,
则U=1.5A×R+3V,
所以0.5A×R+6V=1.5A×R+3V,
解得:R=3Ω,
所以电源电压U=0.5A×3Ω+6V=7.5V.
故选B.
4.
分析:
由图可知R2与P并联后再与R1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A测干路电流;则可知,电压表及电流表均则量R1的值,则由数学规律可知两变化量的比值.
解答:
解:因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为干路电流,即也是通过R1的电流;
则设电压的变化为△U,电流的变化为△I;则可知:
=R;=R;
联立可和:
△U=△IR;
即=R;
故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等于R,即比值不变;
故选C.
5.
分析:
先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连接特点,画出电路连接的等效图,知道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的连接情况;然后分析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的值,最后利用欧姆定律公式分析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引起三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1)若表①为电压表,表②、③为电流表,电路图如下图:
则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表①测量的是并联电路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因此的表①示数不变;
③测量的是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U1=U2,根据欧姆定律:因此定值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不变,即表③示数不变;表②测量的是干路上的电流,而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变小;所以干路电流减小,即表②示数变小;故A、B选项中B选项正确;
(2)若表①为电流表,表②、③为电压表,电路图如下图;
则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表③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表③示数不变;表①测量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由于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I=可得,电路的电流变小;所以串联电路的电流减小,即表①示数变小;表②测量的是通过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电流减小,因此定值电阻上的电压减小,即②示数变小;故C、D选项中D选项正确.
故选B、D.
6.
分析:
由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以后,再与电阻R1并联接到电源上;A1测R1支路上的电流,A2测干路电流,V测R1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小,L支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和P=I2R可知,电流变大,灯L变亮;
滑动变阻器变化时,R1支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所以该支路的电流不变,即A1表示数不变;
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R1支路电流不变,L支路电流变大,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A2示数变大;
电压表V测R1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故选D.
7.
分析:
在图A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R1两端的电压同时变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两端的电压就要变大.
由此可知,对于R1:通过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2:通过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少.
由此判断,甲是R1的U﹣I图象,乙是R2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当U1=U2=3V时,I=0.3A,由此可求电源电压;
由R1的U﹣I图象可求R1;当U2=4V时全连入,此时I=0.2A,可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10Ω;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应该是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时候,即滑动变阻器不连入电阻时.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当U1=U2=3V时,I=0.3A,由此可求电源电压:U=U1+U2=6V
(2)由R1的U﹣I图象可求:R1=
(3)当U2=4V时滑动变阻器全连入,此时I=0.2A,可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Ω
(4)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应该是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时候,即滑动变阻器不连入电阻时,此时I=0.6A,P=UI=6V×0.6A=3.6W
故选D.
8.
分析:
设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从图可知,电阻R1、R3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动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电压表示数V1的示数从6V变到5V,可利用公式P=UI计算出电阻R1的功率变化,判断B是否符合题意.
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和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A和IB,而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从而可以列出一个电流的等式;再根据欧姆定律,列出滑片P在A端和B端时电压表V1示数的两个等式以及电压表V2示数的等式,解这几个等式,便可以计算出电阻R1、R2、R3和电源电压,判断A和C是否符合题意.
知道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可利用公式P=UI计算总功率的变化,判断D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
解:
从图可知,电阻R1、R3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电压表示数V1的示数从6V变到5V,
∴电阻R1功率的变化为:P1变=U1变I=(6V﹣5V)×0.2A=0.2W;故B不符合题意.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A=,﹣﹣﹣﹣﹣①
电压表示数V1的示数为:U1A=IAR1=?R1=6V,﹣﹣﹣﹣﹣②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B=,﹣﹣﹣﹣﹣③
电压表示数V1的示数为:U1B=IBR1=?R1=5V,﹣﹣﹣﹣﹣④
①﹣③得:﹣=0.2A,﹣﹣﹣﹣﹣⑤
②﹣④得:=?R1﹣?R1=1V,﹣﹣﹣﹣⑥
得:R1=5Ω,
把R1=5Ω代入④得:?R1=×5Ω=5V,﹣﹣﹣﹣⑦
代入②得:?R1=×5Ω=6V,﹣﹣﹣﹣⑧
而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了3V,
∴?R3=?R3=3V,﹣﹣﹣﹣⑨
⑦⑧⑨组成方程组解得:R2=3Ω,R3=10Ω,U=18V;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总功率的变化为:P=UI=18V×0.2A=3.6W; 故D符合题意.
故选A.
9.
分析: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需要看压敏电阻的阻值是否改变,如果压敏电阻的阻值不变,电压也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判断.
解答:
解:当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的压力不变,
即可活动的绝缘球对压敏电阻的压力不变,压敏电阻的阻值也不变;
因电源电压也不变,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I=可得,电流表示数不改变.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A
11.
分析:
由图可知R1和R2串联,V1测量R2两端的电压,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滑片的移动可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V1的示数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出V2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当滑片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增大,则R2两端的电压增大,即V1的示数增大;因R2两端的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而电源电压不变,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即V2示数减小.
故选D.
12.
分析:
由图可知R2与R3并联后与R1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并联部分电压;A2测通过R2的电流;A3测流过R3的电流,A1测干路电流;则由滑片的移动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R1两端电压变化;则可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出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即可求得通过R2的电流变化;再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R3的电流变化.
解答:
解:因滑片右移,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电路中总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减小,即A1示数减小;则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V1示数减小;
因总电压不变,则并联部分电压增大,即V2示数增大;
则对R2由欧姆定律可得,流过R2的电流增大;因干路电流减小,故通过R3的电流减小,故A3示数减小;
故选A.
13.
分析:
根据通过三电阻的电流关系画出电流可能的方向,再根据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即流入的等于流出的得出两电流表的示数,从而得出两电流表示数可能的比值再结合答案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
因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
所以设I1=4A,I2=1A,I3=2A;
因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即流入的等于流出的.
所以,
图1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1;
图2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3;
图3中:A1=I1+I3=4A+2A=6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6:1;
图4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3;
图5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1;
由选项可知B答案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14.
分析:
电路图可以等效为电阻BE、FD、EF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导线EF处于不同位置时电源的电压,联立方程即可求出将EF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一段相同距离△L后,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
解:设REB=RFD=R1,直导线EF的电阻为R,
则在如图位置时,
电源的电压可表示为:
U=(2R1+R)﹣﹣﹣﹣﹣﹣﹣﹣﹣﹣﹣﹣﹣﹣①
当EF由图中位置向左移动一段距离△L时;
电源的电压可表示为:
U=(2R1+2△R+R)﹣﹣﹣﹣﹣﹣﹣﹣﹣②
当EF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一段相同距离△L时;
电源的电压可表示为:
U=(2R1﹣2△R+R)﹣﹣﹣﹣﹣﹣﹣﹣﹣③
由①②可得:2R1+R=,△R=,
把以上结果代入③可得:U3=7.5V
故选C.
15.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R3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由左向右移动可知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电阻R1、R3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左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
∵U2=U﹣U1﹣U3,
∴△U2=△U1+△U3,
∴△U2>△U1.
故选A.
16.
分析:
对于定值电阻,无论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如何变化,电阻阻值是不变的,据此根据比例关系求解.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阻R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为5V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求出R的阻值和两种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该定值电阻所消耗功率,进一步求出其变化量.
解答:
解:
∵定值电阻阻值一定,
当电压表的示数U1=6V时,
电路中的电流I1==﹣﹣﹣﹣﹣﹣﹣﹣﹣①
当电压表的示数U2=5V时,
电路中的电流I2==﹣﹣﹣﹣﹣﹣﹣﹣②
由题意可知:I1﹣I2=0.2A﹣﹣﹣﹣﹣﹣﹣﹣﹣③
由①②③可得:R=5Ω,
I1===1.2A,I2=1.2A﹣0.2A=1A,
根据P=UI可得:
该定值电阻所消耗功率的变化量△P=P1﹣P2=U1I1﹣U2I2=6V×1.2A﹣5V×1A=2.2W.
故选C.
17.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一个电阻并联,再与另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V2测中间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由左向右移动可知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1并联,再与R2、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V2测中间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B向A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引起并联电路部分的总电阻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变化量为△U1,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变大;
∵U1=U﹣U2﹣U3,
∴△U1=△U2+△U3,
∴△U1>△U2.
故选B.
18.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R2、R3串联,V1测R1两端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V3测电源和R3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移动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P=I2R判断电阻R1、R3的电功率的变化,最后利用欧姆定律判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以及电压的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变化关系.
解答:
解:P向下滑动时,R2电阻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路中电流I变小,U1变小,U2变大,U3变大;
根据P=I2R可知,电阻R1、R3的电功率变小,故D选项不正确;
=R1所以是不变的,=﹣R1当然也不变,故A选项正确;
=R2当然是变大,U2=U﹣I(R1+R3),U2′=U﹣I′(R1+R3),△U2=U2﹣U2′=(I′﹣I)(R1+R3),
=﹣R1﹣R3,所以不变,故B选项不正确;
=R1+R2,所以变大,同时注意到电压U3=U﹣IR3,
所以有△U3=﹣R3△I,可见,=﹣R3是不变的,选项C对.
故选AC.
19.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R2、R3串联,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当滑片向右滑动时,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对选项逐一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
解:(1)R1=,R1与P的滑动无关,R1为定值,故V1和A的示数之比不变,故选项A正确;
(2)R2=,P向右滑动,R2变大,因此V2和A的示数之比变大,故选项B不正确;
(3)R1====,所以V1和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绝对值不变,故选项C不正确;
(4)又UV1+UV2+UR3=U,故|△U2|=|△UV1|+|△UR3|,即||=||+||=R1+R3,所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比值的绝对值不变,故选项D正确.
故选AD.
20.
B
21. C
22. B
课件11张PPT。1qq:34996339宁波北仑:小小虫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微课初中科学保送生训练营之动态电路11qq交流群:108444073宁波北仑:小小虫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微课谢谢观看 敬请指教初中科学保送生训练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