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题
化 学
命题 胡筱岩 审核 师 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2.某微粒用表示,下列关于这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质子数 B. 所含中子数
C. 所含电子数 D. 质量数
3.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5. 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A.CH3Cl H C Cl B.羟基 O H
C. CO2 O C O D.C2H4 H C C H
6.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n+、Bn-、C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b < c < a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7.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有人称“类钫”,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
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A.“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B.“类钫”属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g/cm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8.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A(s)+2B(g) C(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10.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
右图,它属于
A.烯烃  B.烷烃   C.烃   D. 有机化合物
11. 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1
2
3
4
5
6
7
8
CH4
C2H4
C3H8
C4H8
C6H12
C7H16
C8H16
A.3 B.4 C.5 D.6
12. 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其质量相等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H2O的量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①同分异构体 ②同系物 ③最简式相同 ④含氢质量分数相同
⑤分子中氢原子数相同 ⑥分子中氢、氧原子数分别相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13. 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质可能有:
① 加成反应 ② 水解反应 ③ 酯化反应 ④ 中和反应 ⑤ 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滴定时应剧烈振荡锥形瓶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5O6
15. 在C2H2、C6H6、C2H4O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92.3% B.87.6% C.75% D.84%
16.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17. 2011年2月15日,备受全球关注的苹果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承认此前发生中毒
事件的联建科技和运恒五金是其供应商,以及这两家工厂违规使用有毒原料对工人造成的危害的事实。据了解此次中毒事件的“杀手”是一种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已知C6H1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高的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是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1分)
18.(18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化学式及名称:
B中含官能团 名称 ;D中含官能团 名称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反应类型: 。
②:  反应类型: 。
19.(9分)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水和67.2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加入Fe粉后,A与液溴反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防止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
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三.计算题(本题只包括1小题,共8分)
21.在1.01×105Pa,120℃时,1 LA、B两种烷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
充分燃烧后,得到同温同压下2.5LCO2和3.5L水蒸气,且A分子中比B分子中少2个碳原子,确定A、B的分子式及体积比。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题
化学答案
1A 2 B 3 D 4D 5D 6 B 7A 8B 9A 10D 11.A 12B 13.C 14B 15D 16.C 17.B
18.(1)CH2=CH2;(2)—OH 羟基;—COOH 羧基
(3)①CH2=CH2+ H2O→CH3CH2OH 加成
② 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
19.
20.(1)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3)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4)倒吸
(5)分液
(6) ②④⑤
21.
分析:1mol混合气体中含C 2.5mol、H 7mol,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为C2.5H7,则混合气中,含CH4或C2H6。
?????? (1)若A为CH4则B为C3H8
?????? 由碳原子个数=????? 由氢原子个数=
?????? 符合题意,即CH4与C3H8的体积比为1:3
?????? (2)若A为C2H6,B为C4H10
?????? 由碳原子个数 =????? 由氢原子个数=
?????? 符合题意:即C2H6 与C4H10体积比为3∶1
?????? 答案:CH4与C3H8,体积比为1∶3 C2H6 与C4H10,体积比为3∶1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中考试题
历 史
命题、校对:庞晓宏 审核:张聿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注: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D.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3.“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5.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黄农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6..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乞巧节”,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关于牛郎织女传说以及乞巧习俗不能反映的是
A.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价值取向 D.人们对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
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8.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10.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
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11.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12.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14.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5.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连折损。据皖南茶商估计,光绪十一、十二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十三年亏损尤甚,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茶农亦因之交困。”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未真正纳人世界经济体系 B.农业经济完全半殖民地化
C.外人长期掌控海关税务司 D.列强商业资本主义的扩张
16.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17.邢台一中高一文科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1956年1月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1956年2月
143个大中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人
1956年6月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1956年12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公私合营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
18.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传统中国为一个农业社会,人民依赖土地生活,与土地的关系密切。有关中国历史上土地与农民的关系,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西周时代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耕种所得全都交给贵族
B.战国到秦汉时代,私人可以拥有土地,也有土地买卖的行为
C.北魏实施均田制,原则上需由政府授田,才能经营土地
D.唐代前期沿袭北魏均田制,政府依每户人口给予田地耕种
20.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 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 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21.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 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 农民已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C.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23.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4.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5.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27.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8.“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遥远的水力的利
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29.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A. B. C. D.
30.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31.2010年11月,萨科齐退休制度改革受到工会组织强烈反对,工会连续组织全国性跨行业罢工和游行,抗议者在一些地区与警方发生冲突。有人说“萨科齐不是疯子也不是傻瓜,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不会用退休制度改革来得罪他的选民。”那么促使萨科齐改革退休制度的原因有
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法国的国家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②法国青年一代对未来缺乏信心
③法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④受金融危机影响,法国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33.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34.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5.2011年6月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宣布竞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职位的法国女财长拉加德7日到访印度,试图争取这个新兴国家的支持。下列有关IMF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A.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B.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之一
C.为经济困难的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D.美国由于认缴的资金最多,所有拥有控制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6小题8分,37小题8分,38小题14分,共30分。)
36.(8分)填图题
请在A处填上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新式学堂的名称;在B、C、D处填上洋务运动时期重要军事企业的名称
37. (8分)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当时的《申报》报道说,火车启动后,包括妇孺在内的“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但由于淞沪铁路是英商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结果清政府与英方议定,在淞沪铁路运行一年后,由中国政府购回。次年10月,清政府以白银28.5万两购回淞沪铁路,随即拆毁,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
1953年7月15日,长春“一汽”开工建厂。1956年7月13日,“一汽”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卡车,披红挂彩地开下了生产线。这第一辆卡车,从建厂到下线,不到3年时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一汽”投产非常重视,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为“解放”牌。这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淞沪铁路通车及夭折的认识。(4分)
(2)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指出长春“一汽”建成投产对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4分)
38.(14分)在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名人或外交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发表讲话或演说,他们使用更多的是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如何理解它,将关系到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修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6分)
(2)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2分)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缺点”?为什么?(6分)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中考试题答案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注: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D
D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D
B
D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C
D
A
D
B
A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6小题8分,37小题8分,38小题14分,共30分。)
36. 填空: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机器制造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福州船政局(每小点2分,共8分)
37. (1)认识:英商私建淞沪铁路,侵犯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反对英商私建,有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但重金收购和拆毁,暴露出其昏庸、专制、腐朽;上海民众赞许铁路,表明部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持接纳和吸收的态度。(4分)(答出2点,即给4分。言之成理给分)
(2)重大意义:新中国汽车工业诞生;推动一五计划顺利进行;国家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答出2点,即给4分)
38.(1)“恐惧”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政治危机(2分)。“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新政既避免了美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爆发,也组织了法西斯势力建立独裁统治的企图(4分)。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3)没有(2分)。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4分)。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
地理试题(文科)
命题:何伟 审核:邸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地心为对称点,与杭州市(30°N、120°E)相对的地球表面位于
A.亚洲      B.印度洋    
C.南美洲    D.太平洋2.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3.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往北是温带,往南是热带,该地位于
A. 20°W,23. 5°S B. 160°E,23. 5°N
C. 20°W,60°N D. 160°W,30°N
4.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9月30日上午10时经5分钟向东过日界线,这时船上的时间是
A. 9月30日10时5分钟 B. 10月1日10时5分钟
C. 9月29日10时5分钟 D. 9月30日9时55分钟
5.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走
图1-3是“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7.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8.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9.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10.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千米,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属于南半球、西半球、太平洋的是
A.a B.b C.c D.d
12.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丙地在丁地西南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13~14题。
13.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14.下列四项,居于X他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15.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①→②的方向是;向西南
b.从③→④的方向是:先西南后西北
c.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相同
d.①→②的方向同③→④的方向正好相反
A.ab B.bc
C.ac D.bd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南美大陆
17.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18时 B.16:20
C.13:40 D.14:20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
南极考察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8题。
18.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19、在地球仪上,0°纬线与0°经线相比
A、正好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多
读右面经纬网图,据此回答20—21题。
20、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21、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
23.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24.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25.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断崖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80米 B. 220米 C.320米 D.300米
读图2-5:回答26-27题
26.该地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7.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
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
28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洼地 ②Q为山坡上洼地
③P为山坡上小丘 ④Q为山坡上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2-11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
29.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
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
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30.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②有正南方向
D.③比④高100米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20分,每空2分)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西南地区新开通的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现代化铁路,它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这一地区人口约为2000万,分布着苗、壮、布依等10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这里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读西南地区交通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经过_ _ 水系,起点和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分别是 、 。
(2)南昆铁路经过著名的_______ 地貌风景区。主要矿产有 、 等
(3)南昆铁路的建成,将西南地区的 优势和 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民族 和 的发展。它是我国
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
32..(20分)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
A地是________, D地是________,
B地的坡度比C地________(大或小)。
(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是________。
(4)E、B两地比较,________地降水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B地在A地的________方向,乙河的流向是从_____流向 。
文科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5 DBCBB
6—10 CCCCD
11—15ADCCC
16—20ACDBA
21—25DCDBB
26—30BDCAD
31—35DDBBA
36—40BADD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9分)(1) A 中心商务区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2)B、C、D、E 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交汇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 ADGF
(4) 居住 工业 商业
42.(11分)(1)鲁 豫
(2)保温、保水(保墒)
(3)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影响大蒜生长
(4)市场 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中期考试试题
政治
命题:王莉 审核:刘琴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温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结合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工作的体会,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几条建议,其中建议三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从根本上说明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港澳台同胞。这表明在我国
A.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D.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3.互联网已日渐成为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而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却利用互联网煽风点火——传播“中国威胁论”。部分网民不知真相,利用互联网传播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果请你写一份抵制网络谣言的倡议书,恰当的论点应当是
①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 ②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公民权利有真实性,国家应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④自由是法律的前提,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描述的政治活动正确的有
①老张看到自己买的股票价格不断下跌找政府帮助解诀
②老李对城管部门没收自己经营的货物不服向新闻媒体提出行政申诉
③今年十八周岁的小锋参加所在居住地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
④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向省教育厅举报学校违规办学行为
⑤几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总理的办公桌上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5.读右图,
下列观点与图中寓意一致的是
①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
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③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6.人大代表应当
①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②积极建言献策,接受
政府监督 ③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代表职责 ④发挥参政作用,行使立法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政府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下列具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菜市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绿色行动”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2月份CPI、PPI等经济数
据? ③某市科学管理小摊贩,给小摊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A.①公共服务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 ②经济调节 ③社会管理 ④公共服务
C.①公共服务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经济调节
D.①市场监管 ②公共服务 ③社会管理 ④经济调节
8.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可见网络的力量不可忽视。反腐倡廉,网民功不可没。网络反腐
①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一种形式 ②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③是通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杭州市政府“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与市民在线交流等形式,共同讨论重大决策。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③避免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城市管理 ④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市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10.长途客卧车出现重大交通事故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对长途客卧车的监管一直是政府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应当 
①参与客车的运营,强化责任意识 ②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的权利 
③集中一切权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威 ④制定和完善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1.北京市某区政府把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络,为每个网络配备若干工作人员,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络),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了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优化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这一举措有助于
①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②提升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
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2年新出台的《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指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是农民工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③能够提高农民工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有利于农民工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3年全国政协工作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应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这表明
①关注民生和国家利益是人民政协工作围绕的两大主题 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人民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④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2年7月23日,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沙永兴岛开幕,大会选举产生了三沙市首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和首任市长。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保证了其他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C.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三沙市的一切权力
D.三沙市人民代表大会是三沙市的权力机关
16.人大代表,不仅要能“代”,还要善于“表”,就是要参与人大各项决定的表决,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这说明人大代表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C.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D.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200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论坛就佛教的修学体系、佛教的慈善关怀、佛教的国际交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世界佛教论坛在我国举行  
①表明佛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说明佛教作为意识形态发生了新变化 
③是我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  ④凸显了佛教在我国的教化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8.2013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公布。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比例明显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明显下降。这一变化
①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②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③体现了人大代表结构不断优化 ④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党的十八大代表的选举第一次实行差额考察,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在选举阶段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这表明
①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②广大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真正体现广大党员群众的意愿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0.今年新实施的交通法规足以震慑交通违法的侥幸心理,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新交规实施后交通事故发生数在很多一线城市总体大幅下降。其严格规定较好地维护了行人与车主的安全。从新交规实施后的效果来看,政府应该:
①加强立法、决定、监督等权力,严格依法行政
②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④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1.我国新设立的三沙市将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域范围将逾200万平方公里。三沙市的设立,迈开了以行政治理宣示国家主权的新路径,备受世人关注。这启示我们
A.和平解决领土主权争议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B.充分行使管辖权,才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C.切实履行政治职能,将法定的南海主权落到实处D.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2.到2012年12月为止,中国先后参加了联合国20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8万人次,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官兵人数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D.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23.2012年10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与先期发射的15颗组网运行。这有
利于打破美国垄断格局,维护国家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运行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促使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① 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②③???? ?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但凡涉及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般都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据此拟定实施方案,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作出决定。这说明
A.党中央是我国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其执行机关
B.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必须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表决通过,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C.党中央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D.党是执政党,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要在党的领导下协调工作
26.提高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序参与和 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合理的批评和建议 ③是否遵循了法律、规则和程序 ④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意味着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A.民主决策,调整任免党政干部 B.民主选举,选举基层党政干部
C.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民主管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28. 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赂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9.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有
①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③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关系 ⑤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 ①②④ B.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30.以下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有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坚持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截止2012年10月,我国网民数量已成为第一,在网络购物十年增长600倍同时,广大网民积极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网络一方面有效整合了民众的智慧和意见,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从而对执政、施政行为产生了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网络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与时俱进的提高执政、施政能力,从而在内部减少并消除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
32.(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步骤
内容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规划实施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运用“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33.(10分)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34.(10分)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李良栋教授说,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济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概述“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的政治
因素。


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二学段中期检测答案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A
C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B
D
C
A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B
D
D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10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分)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3分)③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有助于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4分)(如果答出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也可酌情给分)
32.(10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2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中央起草和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过程是党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3分)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关注公众社会心态,表明党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3分)
33.(10分)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世界潮流。(2分)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3分)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所以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分)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3分)
34.(10分)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2分)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蓬勃发展。(2分)④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积极履行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2分)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2012级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
数学试题
命题:高路 审核:文贵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三点共线,则有( )
A. B. C. D.
2.若平面向量与向量平行,且,则( )
A. B. C. D.或
3.设则有( )
A. B. C. D.
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5.( )
A. B. C. D.
6.已知和都是锐角,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7.已知,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8.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要将函数的图像 ( )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9.已知,则式子的值为( )
A、 B、 C、 D、
10、已知,,且,,则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12.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13.已知,则的值为
14.关于函数,下列命题:
①、若存在,有时,成立;
②、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
③、函数的图像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像;
④、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将与的图像重合.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 (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5.(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试求式子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
若,求的单调的递减区间;
若,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关于的函数的最小值为,
试确定满足的的值,并对此时的值求的最大值。
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5:C D C B B 6-10:C B D A D
二.填空题
11.0 12. 13. 14. ①③
三.解答题
15.
16.


(1)∵,∴,即时,为减函数,故的递减区间为;
(2)∵,∴,或.
17.略
18.解:令,则,对称轴,
当,即时,是函数的递增区间,;
当,即时,是函数的递减区间,
得,与矛盾;
当,即时,
得或,,此时。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学段2012级段中检测试题
命题:王植 审核:王谦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小题48分。1-6题所给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正确,7-12题所给4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1. 下列物理量中既可以决定一个物体平抛运动飞行时间,又影响物体水平位移的是
A.抛出的初速度????????? ?? B.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抛体的质量?????????? ???? ?? D.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
2.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g=9.8m/s2)
A.s    B.s  C.s D.2s
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4.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为27天,地球半径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A.0.1s??? B.0.25s??? C.0.5s?? ? D.1s
5.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
A. B.4倍 C.16倍 D.64倍
6. 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B.,,
C.,, D.,,
7.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其中的一个力而保持其余的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则物体可能做
A.匀减速圆周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8.一小球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距O点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的瞬时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张力突然增大
9.某人用手将质量为1kg物体由静止向上匀加速提起1m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m/s2)
A.手对物体做功12J?????????????????? ???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10.如图所示,木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之间不光滑,用水平力F拉B,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对B做正功,对A不做功
B.f对B做负功,对A做正功
C.f对A不做功,对B做负功
D.f对A和B组成的系统不做功
11.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竖直放置一轻质弹簧。有一个物体m在它正上方A处自由下落,到B点与弹簧接触,到C点弹簧压缩量最大物体瞬时静止。则物体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
A.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B.它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C.系统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D.弹簧的弹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12.如图所示,用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悬线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小角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摆动。关于小球所受各力的瞬时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线拉力的功率始终不变
B.重力在最高点的功率为0
C.重力在最低点的功率最大
D.合力在最低点的功率最大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6分。)
13.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可被视作质点)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使v0∥EF),小球运动到B点,已知A点的高度h,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
14.设质量相同的两人甲和乙,甲在赤道上,乙在北纬45°,他们随地球一起转动,则两者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_________,他们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A:FB=_______.
15.起重机的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箱,假如木箱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高度h。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钢索拉力对m所做的功为 。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步骤,共36分。)
16.(8分)如图所示,小球被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中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细线长度为L。用g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试求小球运动的周期。
?
17.(8分)一架农用飞机做水平匀速飞行时,投下一物体,在物体落地前1s时,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37°角,落地前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53°角.不计空气阻力,求飞机飞行的高度与速度.
18.(10分)如图所示,小球(可被视作质点)质量为m,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环其最高处有一小缺口A,小缺口的直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细绳拉着小球在圆环内绕环心O做圆周运动,小球不脱离圆轨道,圆环半径为r,细绳的长度也是r.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小球重力的3倍.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小球在最高点A允许的最大速率和最小速率是多大?
19. (10分)低速载货汽车质量为5.0×103kg,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75×104W,汽车在平直道路上从静止开始启动,开始一段时间内,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终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假设它运动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求:
(1)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学段2012级段中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1-6题所给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正确,7-12题所给4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B
D
C
BC
ABD
ABD
ABD
AC
AB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6分。)
13. 14., 15.-m(g+a)h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步骤,共36分。)
16.
17.h=25.6m, v=16.8m/s
18. ,
19.f=2500N, t=5s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段中考试
英语试题
命题:缑小芸 审核:赵良璧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I. 听力理解(每小题1分,共1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To have an X ray. B. To go to the hospital. C. To help the wounded man.
2.Where and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 held?
A. Room 303, 3:00 pm. B. Room 303, 2:00 pm. C. Room 302, 2:00 pm.
3.When would Thomas and Lily like to leave?
A. Tomorrow. B. Next Monday or Tuesday. C. This Monday.
4.What is the man’s choice?
A. He prefers train for trip. B. He doesn’t like traveling. C. Not mentioned.
5.According to the woman, what should the man do at first?
A. He should ask about the flat on the phone.
B. He should read the advertisements for flats in the newspaper.
C. He should phone and make an appointment.
第二节
听下面2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How long is it since they met each other?
A. More than one year. B. Less than one year. C. Three months.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woman speaks German better than Spanish.
B. Tom, John’s son, is in Grade Three.
C. The man has two childr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 man and his wife. B. A man and his sister. C. A man and his girlfriend.
9.Why is the man unhappy about their weekends?
A. They seldom invite friends over.
B. They seldom go out for a picnic.
C. They seldom spend weekends together.
10.Which aspect of the picnic do the man and woman differ on?
A. Who should get the car ready.
B. How many friends they should invite.
C. What food and drink they should prepare.
II. 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1. You should _____ these bad habits.
A. get yourself rid of B. rid yourself of
C. get rid of yourself with D. rid of yourself with
12. When reading, you should _____ your attention on the main idea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not on specific words or sentences.
A. pay B. focus C. put D. expand
13. We are considering _____ a trip around the island.
A. take?? B. to take? ?C. to be taking ?? D. taking
14. There is no need for you t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you ______ when reading. You have to learn how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new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A. come up with B. come out C. come along with D. come across
15. Not only I but also David and Iris ______ fond of playing basketball. A. am B. is C. are D. was
16. 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 Two fifth; is?????????? B. Two fifth; are?????????? C. Two fifths; is???????? D. Two fifths; are
17. — What made you so unhappy?
— _____ my new bicycle.
A. Losing B. Lost C. Lose D. Being lost
18. —I’m going out tonight.
—Well, I’d rather you _____.
A. aren’t B. don’t C. won’t D. didn’t
19. She is one of the few girls who _____ in the kindergarten. A. is well paid??????????? B. are well paid?????????? C. is paying well???????? D. are paying well
20.I hope you don’t mind ____ at your newspaper.
A. I look?? B. my looking? C. I looking? ? D. my to look
21. Now Tom with his classmates __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 play   B. are playing  C. plays?   D. is playing
22. The fact _____ she works hard is well known to us a11.
A.that B.what C.why D.which
23. Most young people don’t want _____ the kind of life that their parents ______.
A. to lead; used to live B. living; used to live
C. to live; used to living D. leading; used to live
24. The book, which _______ children, became popular with adults.
A. was planned for B. was meant by C. was intended for D. was designed by
25. Only when your identity has been checked ______.
A. you are allowed in B. you will be allowed in
C. will you allow in D. will you be allowed in
III. 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things about the human mind is our ability to imagine the future. In our 26 we can see what has not yet happened. For example, while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27 a new place or country, we 28 what it will be like. We predict the way people will eat, dress and act. Of course, we do not always predict things 29 . Things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we 30 them to be.
One of the famous dreams in history is the dream of the German scientist, Kekule, who had been 31 to work out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in physics. He had studied and analyzed (分析)the problem from every angle(角度)for days, but there 32 to be no way of 33 out the answer. Then one night he went to bed and dreamed. When he 34 up, he realized that he knew the answer. He had solved the problem in his 35 . The hypnotist(催眠者)sat in the chair opposite him and spoke softly: I want you to concentrate on my voice. Think about 36 .You know nothing but my voice. And as you pay attention to my voice, your eyes will get heavier. Soon you’ll be asleep. You will hear my voice and _37_ my words, but your body will be asleep, your eyes are too heavy. You are _38_ asleep, and when you wake up you will _39_ nothing. You will forget everything. Now I am going to _40_ slowly from one to five.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26. A. brains B. senses C. minds D. sights
27. A. visiting B. seeking C. reaching D. discovering
28. A. imagine B. know C. feel D. guess
29. A. quickly B. simply C. correctly D. neatly
30. A. required B. wished C. left D. expected
31. A. managing B. trying C. thinking D. hoping
32. A. used B. ought C. seemed D. had
33. A. making B. finding C. turning D. letting
34. A. gave B. sat C. woke D. got
35. A. dream B. lesson C. research D. exercise
36.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nothing D. anything
37. A. believe B. repeat C. take D. understand
38. A. really B. extremely C. actually D. almost
39. A. accept B. remember C. hear D. receive
40. A. count B. say C. add D. speak
IV.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A
Three blondes (金发碧眼的女人) were being trained to become detectives by a policeman. To test their skills in recognizing a suspect (嫌疑犯), the policeman showed the first blonde a picture for five seconds and then asked how she could recognize him. She thought it easy, for the suspect had only one eye. The policeman felt disappointed at this funny answer. He showed the second lady the picture for five seconds and asked her how she would recognize him. The second blonde giggled, flipped her hair, and said, "Ha! It’s easy to find the one-eared person!" Her answer also made the policeman angry. Turning to the third lady, he asked, "This is your suspect, and how would you recognize him?" He added quickly, "Think hard before giving a stupid answer." The third blonde looked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for a moment and said, "HMMMM ... the suspect is wearing contact lenses (隐形眼镜)." The policeman was surprised and speechless, because he really didn't know himself if the suspect wore contacts or not. "Well, that is a good answer. Wait here for a few minutes while I check his file." He left the room and went to his office, checked the suspect's file in his computer and returned with a beaming smile. "Wow! I can't believe it ... it's TRUE! The suspect does in fact wear contact lenses. Good work! How were you able to make such a wise observation?" "That's easy," the blonde replied, "he can't wear glasses because he only has one eye and one ear!"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detectives should have?
A. They must be charming. B. Their observation must be keen.
C. They must be humorous. D. They must be good at thinking.
4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 ?A. the suspect was easy to be recognized ?B. the picture was just a side of the suspect ?C. the suspect must be a disabled person ?D. the suspect was caught by the policeman
43. What will probably happen to the three blondes after this test? ?A. The first blonde may be accepted as a detective at once. ?B. The second blonde may be accepted as a detective at once. ?C. The third blonde is good at thinking and needn’t any training. ?D. All of them may be given more training courses or fired
B
Today many people say that women have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society. But this was not always so. In the past, women all over the world had to fight to get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education and jobs. Many people said that women should not receive much education because they would not do as well as men when they went to work.. One woman who showed that 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chance was Marie, a scientist. In the 1800s scientists knew that a metal, uranium(铀), gave off radiation. They also knew how much radiation came from his element. But they didn’t know what this radiation was like; they wondered why and how uranium gave off radiation. Marie Curie set ou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n one of her experiments she was studying a certain material which, she knew, contained uranium, But it gave off 4 times as much radiation as usually does. What could explain this fact? Marie Curie thought that there must be another source of radiation in this material. In 1898 Marie Curie set out to find out this new source of radiation, which she named “radium(镭)”. Her husband, who was also a scientist, helped her. They set up a laboratory in an old building behind a school. For four years Curies searched, doing many experiments, And one morning in 1902 Marie found the source of the radiation. Marie Curie proved to the world that there was element that gave off radiation. And she also proved to the world that, if women are given truly equal chance, they can really help society. 44.The scientists of Marie Curie’s day knew?????? . A. that uranium gave off radiation?????????????? B. that radium gave off radiation C. that there was some radium in uranium??? D .that uranium and radium both gave off radiation 45.The Curies found the element radium??? ??? . A. with other scientists’ help????????? ????????????? B. by asking some famous scientists C. by doing many experiments??????????????? ???? D .with their teachers’ help 46.In the past many people thought??? ??? . A. that women must get the same chance as men in education and jobs B. that women should receive much education C. that women should get good jobs D. that women could not do the work well 47.Marie Curie proved to people?????? . A. that there was a new element uranium B. that there was a new element radium C. that women could do their work as well as men if they were really given the same conditions D. both B and C
C
As people slowly learn to cure diseases, control floods, prevent hunger, and stop wars, fewer people die every year. As a result,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larger. In 1925 there were about 2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today there are over 6 billion. When the number rises, extra mouths must be fed. New lands must be brought under development, or land already farmed must be made to produce more crops. In some areas the land is so over-developed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make it provide more crops. In some areas the population is so large that the land is divided into too tiny units to make improvement possible with farming methods. If a large part of this farming population went into industrial work, the land might be farmed much more productively (多产地) with modern methods. There is now a rac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o keep the output of food rising faster than the number of people to be fed. New types of crops, which will grow well in bad weather, are being developed, so there are now farms beyond the Arctic Circle in Siberia and North America. Irrigation (灌溉) and dry-farming methods bring poor lands under the plough. Dams hold back the waters of great rivers, which can provide water for the fields in all seasons and provide electric power for new industries. Industrial chemistry provides fertilizer to suit different soils. Every year, some new methods are made to increase or to protect the food of the world. 48. The author says that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because _____. A. there are many rich valleys and large fields B. farmers are producing more crops than before C.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due to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D. new lands are being made into farmlands 49. The author says that in areas with large populations, land might be more productively farmed if _____. A. the land was divided into smaller pieces B. people moved into the countryside C. industrial methods were used in farming D. the units of land were much larger 50. We are told that there are now farms beyond the Arctic Circle. This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_____. A. growing new types of crops B. irrigation and dry-farming means C. providing fertilizers? D. destroying pests and diseases
第二节 阅读填句(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_51_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so, however. Anyone can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f he or she wants to. Here’s how: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When planning your work, you should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After making this list, you should make a schedule of your time. First your time for eating, sleeping, dressing, etc. Then decide a good, regular time for studying._52_ A weekly schedule may not solve all your problems, but it will force you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Look around the house for a good study area. Keep this space, which may be a desk or simply a corner of your room,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materials. No games, radios, or television. When you sit down to study, concentrate on the subject.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53 Listening carefully in class means less work later. Taking notes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the teacher says.
Study regularly. When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go over your notes,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that your teacher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next day, read that material. 54 If you do these things regularly, the material will become more meaningful, and you’ll remember it longer.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tests. 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 They help you remember your new knowledge. 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t be over worried.
_55_ You will probably discover them after you have tried these.
A. There are other methods that might help you with your studying.
B. Don’t forget to set aside enough time for entertainment.
C. Take advantage of class time to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 says.
D. No one can become a top student unless he or she works hard.
E. Maybe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F. Make full use of class time to take notes of what the teacher says in class.
G. This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next class.
第二卷(非选择题)
V. 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56. As students, we should __________(遵循)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school.
57. It is ___________(值得的) to spend the whole day in the forest.
58. The professor was ________(满意的) with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59.?Genius is 10% ___________(灵感)and 90% perspiration.
60. So far, we have achieved many great __________ (成就). 61. They couldn’t afford to?_______ (装备) their laboratories properly because of lack of money. 62. Doctor Smith got a call last night and was asked to d_______ a baby for a peasant’s family. 63.?F__________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64. However great the difficulty is,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o_________ it.
65.?We have been told to show r________ for our elders.
VI. 单句改错(每小题1分,共5分)
66. Although he is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scientist, Yuan Longping considers himself a farmer.
67. Dr Yuan Longping grows that is called super hybrid rice.
68. Now more than 60% of the rice produced in China each year are from this hybrid strain.
69.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are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70. This means to go back to a place where we left the chimp family sleeping in a tree the night before.
VII. 书面表达(15分)
如今世界粮食短缺,价格飞涨,给部分地区造成社会动荡。假设在你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你们小组以“World Food Crisis(危机)”为题进行研究,现在请你代表你们小组向全体同学简要介绍你们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
造成的原因: 1. 气候变化,造成粮食减产 2. 工业发展,城市面积扩大,耕地减少 3. 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 应对的措施: 1. 注重环保,改善生态 2. 严格保护耕地
富国支持穷国,促进世界和谐 你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2.…… 注意:1. 内容包括以上要点,但不要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 2. 字数100左右,文章开头已提供,不计入总词数。 3. 参考词汇:城市化 urbanization 生物燃料 biofuels 和谐 harmony n.
和谐的 harmonious adj.
World Food Crisis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代表)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段中考试
英语试题答案
I. 听力理解(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CCBCB 6-10. .BBAC B
II. 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1-15. BBDDC 16-20. CADBB 21-25. DAACD
III. 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26-30CAACD 31-35BCBCA 36-40C DDBA
IV. 阅读理解 (每小题2分,共20分)
41-43. CBD 44-47. ACDD 48-50. CCA
阅读填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51-55. EBCGA
V. 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56. observe 57. worthwhile 58. content 59. inspiration 60. achievements
61. equip 62. deliver 63. Failure 64. overcome 65. respect
VI. 单句改错(每小题1分,共5分)
66. scientist--scientists 67. that--what 68. are--is 69. are--is 70. to go-- going
VII.书面表达(1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Hello, everyone!
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World Food Crisis on behalf of our group.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s have hi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But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world food crisis? First, annual world grains output has reduced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Then lots of farmland has been los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expanding of the city size. Besides, faced with the rising energy prices, people have turned to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which has worsened the serious situation.
Then what should we do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n one hand,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y. On the other hand, stric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farmland. Of course,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help the poor ones going through food shortage.
As for me, I will call on the people around me to live thriftily. And for the moment, 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 to develop science and help solve the food shortage in the future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段中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卫华琳 张玉兰 审核:谢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无土的兰花
??? 天依然阴沉沉,云一块块堆积,像是沙场上弃置的堡垒。风扯着牛声,拍打涡水上边的天空,还拍打天空下面的涡水。涡水汤汤,卷了残秋往东南去。
??? 水汛还没有过,高高低低的水声敲击堤岸,敲击郑思肖的无眠之夜。大宋子民郑思肖已经面河而居三年了,一顶草屋将他和尘世远远隔开,郑思肖的面前就只有水声风声了。看残阳如血,或者冷月似铁;听河流低吟,或者劲风长号。郑思肖站在河边,让日子慢慢从面前逝去。
??? 郑思肖面前还有他的兰。郑思肖是大宋画兰名家。兰本柔弱之物,有叶无茎。画兰者或写其飘逸或状其洒脱,如此而已。郑氏画兰却迥异他人。郑氏画兰时,其笔或斜走,或直行,从不画弧状。他的兰就仿佛有骨有节,或植根厚土,或临崖垂挂,兰的铮铮傲骨和耿耿劲节就如天地间奏起的绝响。
??? 郑思肖一大早就起来了,面对滔滔的河水站着。风吹动头上的方巾,灰白的丝绦像飘摇的纸幡。他在等待施子雨,施子雨要来看他的画。施子雨是陈州府尹。郑思肖没有办法像拒绝其他为官者一样拒绝施子雨,施子雨是他的莫逆之交,两人已睽隔三载;施子雨远在吴越做官,郑思肖却孤守长堤默默度日。近日施子雨移官陈州,做了府尹。施子雨上任之后便打探郑思肖的下落,僚属终于在涡河岸边找到了郑思肖。
??? 一顶青纱小轿飘然而至,身着便服的施子雨走下来。老友重逢,施子雨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动,郑思肖却一脸淡然。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郑思肖却退开了,然后朝施手雨深深一揖说,草民恭迎府尹大人,弄得施子雨呆愣良久。后来,施子雨提议看郑思肖的兰。每次见面,施子雨是一定要看兰的。郑思肖说,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
??? 进了屋,都是兰,四壁挂满了。看了半日,施子雨击掌而呼,还是那样骨气清奇,还是那样傲然不群,只是又添了几分沧桑了。郑思肖淡然一笑说,我的兰没有变,却有人晚节不保了。施子雨脸微微一红。然后尴尬一笑。
??? 又看了半饷,施子雨皱起了眉头,一脸迷惑。施子雨说,这满室兰花,为何都无凭无依,连一片土都没有?你往年画兰可不是这样啊。
??? 郑思肖说,土都让元人夺走了,哪还有土让我的大宋兰花生长。
??? 施子雨霍然一惊。
三天后,陈州人纷纷传言,陈州府尹施子雨辞官而去,不知所往。
1.“无土的兰花”喻指什么人?(4分)
2.小说的主旨是通过刻画郑思肖这个人物来表现的。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个性的?(6分)
3.简要分析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 4.下面对小说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 A.第二段“高高低低的水声敲击堤岸,敲击郑思肖的无眠之夜”。动词“敲”形象地刻画了郑思肖满怀亡国之痛而辗转难眠的心境。
??? B.朋友相见之时,“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郑思肖却退开了,然后朝施子雨深深一揖说,草民恭迎府尹大人”,郑思肖已无朋友之情,表达出郑思肖对屈服者的疏远、鄙视。
??? C.郑思肖说“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污”字是自谦之词,意思是兰花平庸,不堪入朋友之目。
??? D.“施子雨脸微微一红,然后尴尬一笑”。施子雨的脸红和笑,是他听懂了郑思肖的话是在批评他投靠元人毫无气节。
??? E.结尾写施子雨“不知所往”,说明他逃避现实,与郑思肖再次形成鲜明对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1分)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道歉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偷偷地 D.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 6.下面句子能够表现蔺相如沉着机智的一组是( ) (2分)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⑥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7.下面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蔺相如力排众议,奉璧入秦,看到“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不仅直斥秦王以强欺弱,还迂回婉转地讥讽秦王的言而无信。 B.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 C.从“秦王大喜”到“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的情节变化,反映了蔺相如由被动到主动,最终不辱使命的过程。 D.作者选用完璧归赵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形象。 8.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译文:
三.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9.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5分)
10.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四.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嘹亮(liáo) 孱头(cán) 笏板(wù) 丰腴(yú)
B.气氛(fèn) 匀称(chēng) 迥然(jiǒng) 高擎(jìng)
C.捋虎须(luō) 顷刻(qǐng) 漩涡(xuán) 鞭笞(chī)
D.脉络(mò) 徘徊(huí) 中伤(zhòng) 蠹虫(dù)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矫揉造作 出神入化 饶有兴趣 顺理成章
B.贪图安逸 销魂钩魄 精美绝仑 艰苦卓绝
C.不可思意 标新立异 礼上往来 冠冕堂皇
D.身先士卒 如坐针毡 语无伦次 以逸代劳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B.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烦恼焕然冰释。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低碳生活”这一概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B.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C.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D.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B.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五.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4)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5) ?杨柳岸,晓风残月。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6分)
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中外文学名著。
示例1:《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示例2:《家》—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1)《窦娥冤》—— (3分)
(2)《哈姆雷特》—— (3分)
七.作文(40分)
(1)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 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在国外某地如厕,发现一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冲便,因拉不下水来而着急。龙永图十分感慨地说,由此事可以看出,这样的小孩子已有了可贵的责任感。又据悉,我国已经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将责任感列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2)非典时期,西安市长安区有叔侄三人,从疫区回来,他们没有回家,而是自动将自己隔离在山坡上的旧窑洞里。这件事被政府知道后,马上给他们送来食物和饮用水,他们三人也被评为陕西2003年最有责任感的人。
请以“责任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⑤不得抄袭。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段中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1.「解析」要求根据文意简单概括,注意修辞的作用。
「答案」(1)失去国家的有志之士(4分)
2.「解析」(表现个性的细节要筛选重要信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合乎主旨亦可给分)
「答案」 (1)①画兰不画土;②拒绝与为官者交往;⑧老友相见,他表现得很冷淡(6分)
3「解析」(回答到“渲染气氛”和“衬托情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渲染一种萧索,凄凉的气氛,衬托出郑思肖沉重的亡国之痛。(4分)
4「解析」(C“污”并不是自谦之词,而是反语,表达了对施子雨投靠元人的不屑,意思是别玷污了高洁的兰花; E中施子雨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受郑思肖的嘲讽后醒悟而归隐不仕。)
?「答案」 C E(4分)
二.5C。间:抄小路。 6.B。②③显示的是蔺相如的勇气。⑥是结果,而不是表现。 7.B。蔺相如的承诺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8.我认为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这)不应该。 三.9 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3分),渲染了凄冷、孤寂、伤感的氛围。(2分)
10、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表达了词人孤寂和忧苦的心情。(3分)(答衬托、拟人也可)
四.11.C A项:孱càn 笏hù; B项:氛fēn 称chèn 擎qíng ; D项:脉mài 徘徊huái
12.A B项:销魂钩(勾)魄 精美绝仑(伦)C项:不可思意(议) 礼上(尚)往来;D项: 以逸代(待)劳
13.C 解析:A项“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B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ABD三项都准确C项“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后用“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此处针对“烦恼”是错误的,应改为“烟消云散” 14.B 解析:A项不合逻辑,成功的实践可以证实理念的正确,而失败的实践则不能;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D“始终”前加上“能否”。
15.D 解析:《项链》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
六.(1)答案示例:《窦娥冤》——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
(2)答案示例:《哈姆雷特》——一部让你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悲剧。(6分,每小题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