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水资源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水资源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的设计遵循新课程理念,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导思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电子白板、地理图像和地理视频等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充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圈画、拖拉、遮挡等功能。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交互式电子白板希沃一体机房
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的自然资源》是介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一节独特内容,它是我们学习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章节,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水资源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的水源,狭义的水资源就是淡水资源,本节所讲的就是狭义的水资源。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本节系统讲述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两个问题,突出体现了人地矛盾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既联系到已学过的气候、河流等知识,又为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奠定基础。教材结构侧重于资源本身,重点突出了水资源分布及解决措施,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绝大部分学生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且能联系已学过的气候和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说出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观察能力。2.通过电影《天河》的介绍,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且能运用地图资料说明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及作用。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学难点:通过了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新课导入 播放公益广告《水资源》 观看视频,感悟 情境感染,通过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音频、幻灯片 3分钟
教 学过程 世界的水 展示世界水储量饼状图“地球上的水在哪里?我们人类常用的淡水储存在哪里?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有多少?”中国的水出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的材料北京的水 对比图严重缺乏提问:北京缺水怎么办?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播放音乐《人间天河》出示:电影《天河》海报提问:同学们是否记得电影《天河》讲述哪个跨流域调水工程?读图,绘出南水北调的三条路线讲述南水北调工程过渡提问:为什么要调长江流域的水?水的分布——时空展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国水系分布图”。请根据图片资料分析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理由。降水 河湖分布南丰北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那么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均匀吗?出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和北京年降水量变化(1951-2010)图承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发生,同时也给人们利用水资源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小结:结合板书总结我们从数量、时空分布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不多,分布也不平衡,我们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地球上的水、淡水、人类常利用的淡水储存在哪里。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事实读图思考回答观看视频读图,绘图读图分析,回答。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原因,并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得出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结论:夏秋多 冬春少思考,回答。 使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大致状况,认清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 过相关的图片、材料分析,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跨流域工程的意义。得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了解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行分析出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时间不均——修建水库,空间不均——跨流域调水 电子白板遮挡、拖拉功能播放视频功能电子白板书写、绘图功能电子白板遮挡、拖拉功能 3分钟3分钟5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3分钟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本节课采用课堂检测的形式,1、我国目前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 A、海洋水 B、大气水 C、河水 D、冰川水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3、当前人们利用淡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对冰川水开发太少 B、对地下淡水开发少 C、任意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 D、水土流失严重4、面对水危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 是( )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发展节水农业 D、不用水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电子白板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多用景观图片、视频,增强趣味性。2.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了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中,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有些同学普遍不善空间思维而擅长形象思维,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在一体机教室上课后,由于电子白板的辅助作用,将各种地理信息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图表数据的分析,学习效果明显增强。3.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展示知识,易于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再次,计算机将重点、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接受、理解快,掌握牢。我教学设计时尽量降低难度,为学生搭设合理的台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地图,让学生提取信息一步一步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能力。如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演示,简单明了,利于分组讨论,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
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更强,它更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匹配功能、板擦功能、即时反馈功能以及聚光灯功能等,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自己觉得对电子白板的使用功能掌握的还远远不够,还有待加强,我将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进而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电子白板,将其正常运用在日常教学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