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自己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懂得认识自己很难,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能力目标 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知识目标 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认识自己的内容和途径。重点 难点 重点:人贵自知。 难点:人贵自知。教法 学法 自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直接导入 成为初中学生,我们步入了新的人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那么我们怎样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呢 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方式二:猜谜导入(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导入语:如果我们能站在一生的角度认识自己,这个谜语就会很容易猜到,你认识自己吗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怎样认识自己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一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3.如何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人贵自知 1.课件出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一名言,让学生说出名言的出处和含义。 参考答案:(1)出处:老子《道德经》。 (2)含义:能了解别人的人是充满智慧的;能自我了解的人是明智的。 2.引导学生讨论老子的这句话,谈谈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过渡: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见课件) 再问:换个角度,看到的就不一样,说明什么 我们看事物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认识自己也如此。导 与 学 过 程 探究(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1.我的自画像 (1)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画个像”,从提示的几个方面描述一下自己。 (2)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自画像”,请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学生根据提示和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对自己各方面的描述,对自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时一定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漠视也不夸大。这样有助于帮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 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了什么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 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 播放视频:父子骑驴 问题:结合视频《父子骑驴》,思考应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参考答案:他人的评价不一定客观公正,我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教师小结:随着知识、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时代的发展,经验教训的积累,每个人都会不断地变化、发展。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才能完善自己。 教师随笔板书 设计 认识自己课堂 练习 1.“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C ) A.认识自己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己 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后天无需努力 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D.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下列名言警句与自我评价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D ) ①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观察 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与他人比较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评价 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人家说你好,你就笑,说你不好,你就哭。那你是什么,是被别人操纵的木偶啊。”据此回答3~4题: 3.“木偶”的行为( A ) A.没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B.没有看到自己的缺点 C.是尊重别人意见的表现 D.说明他人的评价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4.对待别人说的“好与不好”,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C ) ①重视他人评价,冷静分析,不盲从也不忽视 ②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③认真思考,保持优点,改正缺点 ④只听表扬,不听批评 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教学 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