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的意味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能力目标 提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知识目标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重点 难点 重点:孝亲敬长。 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教法学法 探究式、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导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图片导入——回家过年的图片。(见课件) 方式二:课件导入——毛泽东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离开家乡并立下誓言“学不成名誓不还”。家对毛泽东来说是重要的,但与国家利益相比,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家”是什么 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这一栏目内容,导入本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家 2.“家”意味着什么 3.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4.怎样做到孝亲敬长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家是什么 “家”:家是多么温馨的字眼,一个宝盖头遮住了外面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紧紧系在一起。 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家的诗句,课上交流。 老师汇总学生搜集的结论。①月是故乡明。②家和万事兴。③家是传承,是归宿,是牵挂,是血脉的延续;家是温馨,是踏实,是放松,是避风的港湾。④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⑤有钱没钱,回家过年。⑥疲惫归来的旅者眼中,家是柔软的床;被欺负受委屈的时候,家是可以哭泣寻求安慰的地方。⑦少小离家老大回,家在我眼里是热乎乎的火炕,黄昏的炊烟和一声声的呼唤。 “家”是:一个港湾,一片蓝天,一把伞,一个安乐窝等。 总结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师生探讨以下问题:我们与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与家庭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导与学过程 探究(二)家庭关系的确立 展示家庭关系确立的图片,学生思考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 师生共同总结: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见课件) 探究(三)家庭的功能 阅读材料,找出其中体现的家庭功能。(见课件) 学生们分组交流,老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见课件) 家是累了休息的地方,一家人团聚的地方,除工作外主要的活动场所,提供后备支持的地方…… 探究(四)心灵的港湾 阅读教材73页的故事。讨论回答问题:(1)为什么富翁说那是房子,我没有家 为什么中年男子找到了女儿才认为自己又有家了 师生共同总结:家不仅是房子、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心灵的港湾,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总结:家对我们的意义(重要性)。(见课件) 探究(五)中国人的“家” 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们课下搜集资料,课上交流。 小组长总结本组资料发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怀着对家的向往和追求,踏上回家的路,真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 师生总结: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探究(六)中国的家规 (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 (3)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老师介绍我国流传的家规:不许说瞎话,不许嘬牙花儿。富养闺女,穷养儿。李嘉诚的家规是自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教师总结: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学生阅读“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展示材料(见课件) 学生交流:如何才能做到孝亲敬长 教师小结: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1)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2)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3)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随笔板书 设计 家的意味课堂 练习 1.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A ) ①婚姻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收养关系 ④同学关系 ⑤师生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我们在外边待的时间久了就会想家,“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我们遇到困难、受了委屈的时候,更会想到自己的亲人。这说明( B ) A.家是我们的娱乐天地 B.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C.现代人都缺乏自立精神 D.家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 3.下列句子中能反映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的是( C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同学的言行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D ) A.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是孝亲敬长 B.孝亲敬长就要规规矩矩地按照父母长辈设计的路走 C.尽早外出打工赚钱,替父母长辈减轻负担 D.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履行孝亲敬长的义务 5.(2018临沂)2017年10月29日,贵州遵义的王安娜荣获2017“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安娜给曾祖母洗脸洗脚,给病重不能行走的奶奶冒雨拿药,哄奶奶开心,小小的安娜撑起了这个家,可艰辛的生活并没有抹去她脸上灿烂的笑容。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C ) ①孝敬长辈要从小事做起 ②告别依赖,保持乐观心态 ③对长辈要言听计从 ④努力学习,长大后再孝敬长辈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6.简答题 有人这样解释family一词的意思:f代表father(父亲),a代表and(和),m代表mother(母亲),i代表I(我),l代表love(爱),y代表you(你们)。 你认为家是什么 答案:(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教学 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