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表格式学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表格式学案(有答案)

资源简介

敬畏生命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 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重点 难点 重点: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难点: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教法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情境导入 展示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的图片,由设问导入本课时内容。(见课件) 方式二:情境导入(见课件) “坚强姐”——胡凤莲的故事,她说“活着真好”!由设问导入新课——敬畏生命。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 (怎样理解生命是休戚与共的 )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感悟生命至上 活动一: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参考答案: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活动二:感悟救援 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值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阅读感悟“逆行者” 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总结: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见课件) 知识拓展:未成年人救人要量力而行。(见课件) 探究(二)休戚与共 活动四:阅读感悟《起风了,小猫饿死了》(见课件) 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导 与 学 过 程 活动五:观看视频《重庆公交坠江》 感受:我们应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六:夸夸我自己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的 启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总结: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见课件) 教师随笔
板书 设计
课堂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当我们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B.当我们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会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 C.生命至上,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D.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生命哲学家史怀泽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表明( A ) A.我们要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B.我们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不要关心他人的生命 C.我们不要关心自己的生命,只关心他人的生命 D.我们是未成年人,关爱生命与我们无关 3.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关于帮助他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积极帮助他人 ②在自己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借助别人与社会的力量 ③不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 ④他人生命与自己休戚相关,要自觉、自愿地帮助他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②生命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敬畏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④杜富国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教学 反思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