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 点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硬水及其软化和区别。
难 点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讨论法。
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试管、简易水过滤器、明矾、河水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展示谜语,猜一生活中物质。 学生猜:水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水是生命之源,甜美的孕育着万物,但是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因此我们要对饮用水的水源进行净化。板书:课题2 水的净化投影:学习目标:1、2、3、 自主先学:学案上1-----7题设问:如果你是自来水厂的技术员,怎样把自然界的水净化成自来水?投影:净水过程示意图并归纳净水方法板书: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回答。从生活走向化学。学生读,了解学习目标。同位检查,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净水方法 为学生提供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逐一认识这 些净水方法。设问:我们如何把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呢?(引出探究)板书:静置沉淀设问:如何再让悬浮的小颗粒沉降? 引导:得让小颗粒形成大颗粒。板书:吸附沉淀小结:沉淀方式:静置沉淀、吸附沉淀。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一沉淀 1观察已经静置一会的含泥沙的水,现象。 2把上层液体慢慢倒一半到另一个烧杯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观察现象,讨论明矾的作用。 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表达能力。
设问:沉淀的杂质怎样与水分离呢? 出示滤纸 指导并检查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投影:过滤操作示意图。投影:交流展示: 1谈谈你对过滤的初步认识。 2过滤中注意的事项及后果。 3玻璃棒的作用。 学生回答:学生展示收集生活中的滤网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二:过滤各组成员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过滤装置,分工合作进行过滤操作。根据实验成败,讨论总结过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思考、讨论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影:质疑拓展:实验中,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做滤网?能不能过滤掉水中的不溶物? 小组讨论左面问题 使化学和生活紧密联系。
设问:沉淀、过滤这两种方法主要除去什么样的杂质?小结:不溶性杂质 概括讨论、小结。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问: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何除去呢?多媒体展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小组合作: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 学以致用,知道市场出售净水器原理,把知识应用到生活。
设问:现在我们得到的是自来水吗?缺少什么操作? 用活性炭得到的水,没有消毒。
设问:常用于水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讨论回答
设问: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解释:这是因为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白色沉淀(水垢)。板书:硬水和软水投影:硬水的危害 回答。 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问:如何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板书:肥皂水 小组合作:探究硬水、软水的区别: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根据现象总结方法 学生利用简单的方法检验硬水、软水。
设问:怎样使硬水软化?板书:煮沸、蒸馏 思考并回答。
设问:玻璃盖内表面的蒸馏水是经历了哪些过程得到的?投影:制取蒸馏水装置 学生讨论:水的变化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检测反馈:投影1、2、3、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水的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等,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及分组实验,学生逐步掌握了净水常见的方法,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小组合作的不融洽,分工不明确,以致实验时个别学生手忙脚乱。在以后的学生小组实验中要明确每个学生任务,做到每人都有事情可做。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