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2、 理解启普发生器原理。
3、 初步学会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学会使用简易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过程与方法:
1、 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实验设计,并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2、 能运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选择实验装置。
3、 用启发思维的方式,初步学会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过程中,形成认真的实验态度。
2、 初步学会对装置进行改进,养成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2、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原理。
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启普发生器的原理。
2、 初步学会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
四、教学一法:发现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环节一:反应原理 【ppt】图片:二氧化碳的用途引入:这是我们前面所了解的CO2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这么有用的气体,我们在实验室如何制取?【板书】4.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从原理、装置和验证和三方面考虑。【板书】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原理 装置 验证节能、方便 发生 检验经济、环保 收集 验满这是我们所学的一些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哪个比较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ppt】 C+O2CO22CO+O22CO2H2CO3→H2O+ CO2↑2CuO+C2Cu+CO2↑CuO+COCu+CO2CaCO3CaO+CO2↑CaCO3+2HCl→CaCl2+H2O+CO2↑呼吸作用……注:顺序按上课实际情况为准师:倾听、指导学生的讨论师:归纳处理学生的各种回答。选用原料一般要考虑:方便、节约能源、经济、安全、环保等因素。总结: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以及化学家们的大量探究实验表明,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小组讨论】探究哪种方法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回答】派代表回答讨论 不仅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初步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最佳反应原理。(方便、节约能源、经济、安全、环保等)
环节二:反应原料 【学生实验】粉状大理石+稀盐酸、块状大理石+稀盐酸(都滴加1滴管稀盐酸。)过渡:与盐酸结构相似的有硫酸,那么你们猜测一下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吗?【学生实验】块状大理石+稀硫酸。师:分析实验结果。实际上,碳酸钙与硫酸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很快就停止了。【ppt】请大家把书翻到134页,查一下硫酸钙的溶解性。【ppt】【情景】某同学把市售的浓盐酸直接跟块状大理石反应,你们觉得可行吗?【讲解】浓盐酸的挥发性过渡:现在你们觉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反应原料是什么?【ppt】【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块状大理石)(稀盐酸)固体 液体 气体 观察现象,分析结果。观察现象,分析结果。猜测:不同意见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通过直观实验使学生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料。
环节三:实验装置(简易反应装置、收集装置) 师:有了反应原料,那我们应该在怎样的装置中进行反应,用什么方法收集CO2?【ppt】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套装置你们觉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哪套装置?为什么?【ppt】【板书】三、实验装置反应装置画简易装置图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生:固液不加热型生:向上排空气法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学生一般都会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并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反应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知识。
环节四:用简易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长颈漏斗) 过渡: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了。师:拿出制取装置(长颈漏斗)提问:能否直接放药品开始实验?能否马上收集?【演示实验】用简易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长颈漏斗)(在等待的过程中提问怎样验满。)问题:现在老师收集满了一瓶气体,但装置中的反应仍在进行,这样就会浪费药品,如果我想暂停反应,你有什么办法让该反应停止吗? 生:不能,应先进行气密性检查生:不规范,应排尽空气后再收集。生:用夹子夹住橡皮管 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实验设计,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的重要性。用长颈漏斗的反应装置做演示实验,为启普发生器作铺垫。
环节五:启普发生器 过渡:在气压的作用下,大部分酸液被压进长颈漏斗了,但少数液体依然与固体反应。你有什么办法使固体和液体彻底分离吗?师:300年前,荷兰的科学家启普发明了一套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启普发生器。【ppt】师:讲解启普发生器的组成过渡:请你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这套装置实验老师已经帮我们检查好气密性了。【演示】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ppt】优点【思考】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时,例如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能用启普发生器吗?师:倾听、指导学生的讨论【板书】二、实验装置反应装置画简易装置图→启普发生器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生:思考生:阅读ppt的内容,谈谈对启普发生器的认识生:让一位学生配合实验(演示固体、液体药品的放置)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介绍启普发生器的来历,使学生了解科学史。介绍启普发生器的组成、优点和使用条件,使学生认识启普发生器。演示实验使他们直观理解启普发生器。让一位学生配合实验,使他感受对启普发生器的优点。
环节六:简易启普发生器 过渡:刚才大家看到,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时,需要用大量的药品。其实,我们可以对一些实验装置改进一下,变成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师:拿出长颈漏斗的反应装置和启普发生器,让学生分析比较异同。师:倾听、指导学生的讨论这么好的装置,老师也利用实验室的一些材料自制了一个简易装置,请同学们分析分析,它是否具有启普发生器相同的原理和优点?【拓展知识】ppt展示不同的简易启普发生器。【板书】二、实验装置反应装置画简易装置图→启普发生器→简易启普发生器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小组讨论:改进长颈漏斗的反应装置。学生回答这些装置的原理 让学生初步体验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使学生初步学会对装置进行改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巩固知识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
小结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今天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了,认识了新的仪器—启普发生器及其原理和有点,并初步学会了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
布置作业 作业单
六、板书
1、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
原理 装置 验证
(安全、节能、方便、纯度高) (发生、收集) (检验、验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H2O+CO2↑
(块状大理石)(稀盐酸)
固体 液体 气体
三、反应装置
1、发生装置(固-液反应装置;启普发生器)
2、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四、检验和验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