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课余生活【辅导目标】1.使学生明白合理制订假期计划的意义。2.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以度过一个身心愉快、丰富多彩的假期。【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过好双休日。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找出自己期待中的课余生活和现实的差距,并努力践行。【课前准备】1.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准备一种课余生活成果如照片、作品、文艺表演、业余爱好等。2.教师尽量搜集、查阅有关中学生课余生活的小资料。【教学方法】调查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心灵絮语:课余生活像一道彩虹,像一个调色盘,如此多彩。一.暖身操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怎么过好双休日这个问题呢?本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假期计划!请将你主要的课余生活用不同的颜色画成一个七彩盘。想一想,说一说你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二.实话实说1.你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请将你目前一般情况下的双休日活动内容填入下表。星期六 星期日上午下午晚上2.你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是( )。A. 参加各种培训班B. 参加体育活动C.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D. 其他3.你是否主动安排课余生活?( )A. 是 B.否4.在双休日,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5.你满意自己的课余生活吗?(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不满意6.你觉得课余生活有哪些重要作用?师:刚才同学们一起讨论、测试了双休日的活动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勾画你理想中的课余生活。七彩生活请在七彩盘上画出你理想中的课余生活。想一想,说一说你期待中的课余生活和现实有差距吗?差距在哪儿?四.瞭望台师:从大家的分享,我们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小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本应更加丰富多彩。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用于功课的时间直线上升,周一到周五由小学低年级的平均每天66分钟,增加到初中时的每天104分钟,其中城市的九年级最高,达到平均每天141分钟;周末的作业时间由小学低年级的平均每天69分钟增加到初中的每天144分钟,而用于玩的时间只有54分钟,农村的九年级最低,仅41分钟。因此从总体上说,在本应“闲暇”的时间里,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剥夺了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机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你的情况是否也像小资料所讲的那样?在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前,在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的情况下,你是否想过改变目前单调,不能令人满意的课余生活状况?该怎么改变?分小组讨论,交流经验或打算,探讨可行的途径和方法。(4人一组讨论)五.展示台班级搞一个主题活动,展示大家的课余生活成果。可以有文艺表演,也可以展示大家的业余爱好或才艺,还可以有各种实践成果、作品等。最好预先做些准备或排练。【参考资料】课余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课余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内容形式社团活动。开展社团活动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传统。社团活动是在“业余、自愿、多样、受益”的原则下,学生自己组织起来的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团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现在的情况看,学生的社团组织活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科学技术型的社团与活动。这类社团大多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对专业学习进行补充和提高。第二类是文体性质的社团和活动。一般是从学生的业余兴趣组织的团体。第三类是社会科学类的社团与活动。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而组织的团体。课外科技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由学校、教师、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活动。从现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情况看,这类活动也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学校或党团组织出面组织的科技类社团、研究组织或活动。第二类是由学生自发兴起的科技兴趣小组。第三类是由任课老师提出,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课外学习、研究组织和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在我国已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校园内的勤工助学活动蓬勃发展,其含意、内容和形式也都有了新的发展。从现在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的情况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劳动服务型,以承担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体力活动。第二类是智力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勤工助学活动。第三类是技术服务型,这是以一定的技能、技术进行服务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种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的单项或多项的社会调查、访问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与群众主动结合的活动。从现在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为国家、地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大多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第二类为某些单位、部门、科研组织为了完成各项任务,利用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在假期吸收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第三类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四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爱好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及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活动。校园的活动大多是有组织的,要使这些活动有条不紊地与正常的学习生活相协调,就必须有许多同学担任这些活动的组织与服务工作,即社会工作。这些工作既是民主办学、学生自我管理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需要。活动选择校园内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异常活跃,对培养和教育学生会生活、丰富生活必不可少。学生要使自己的课余生活充实、丰富,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那就应该按照以下原则,即教育原则、主次原则、结合原则、个性原则、适度原则,选择和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