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1 我与社会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1 我与社会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导学案
单元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节 1.1 我与社会
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理解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 知识目标: 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基础知识梳理
1.人们在 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 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人的身份在 中确定。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的身份。
(二)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中标画。
我们的社会生活的特点?
我们的社会绚丽多彩的表现?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原因?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表现?
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点)
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举例
有哪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
①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②作为个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③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④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一切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在学习了《我与社会》一课后,同学们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A.小红:宇航员在太空独立生存,说明了个人也能离开社会
B.小张:“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完成社会化
C.小丽: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没什么关系
D.小华: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表明我们具有不同的( )
A. 职业 B. 身份 C. 地位 D. 级别
4.下列能体现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关注每年两会,并献计献策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③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自己的眼界④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以下图片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社会生活感受的是( )
①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工人有条不紊的工作③商场琳琅满目④ 博物馆丰富的展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 )
A. 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
B.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C. 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
D. 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
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个人的成长是独立的,与社会无关 ④无论在任何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相同的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8.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们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快递小哥为我们及时传达远方亲人的信息……对此你的正确看法是
A.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离不开社会 B.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C. 人人为我利成长.将来成才为人人 D. 中学生年龄小全社会应该关爱我们
9.“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0.下列句子最能体现“志愿汇”图标内涵的是 (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拓展提高
11.【关爱社会 人人有责】
2022年我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3)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我们应怎么做
12.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消费者 我是邻居大哥哥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你的四种身份。
13.大多数人面对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生活导师”也曾给过人们“不要与陌生人交往”的忠告。
请你思考:你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吗?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的?你如何看待“生活导师”的忠告?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B 2. D 3.B 4. B 5.A 6.B7.D 8. B 9.D10.B
11.(1)青少年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2.答案:(1)因为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比如: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我是同学的同学;在社会上,我是普通公民,我还是环保志愿者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身份不同责任知识的运用。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份,那是因为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第(2)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比如,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我是同学的同学;在社会上,我是普通公民,我还是环保志愿者等等。只要学生任意回答四种即可。
13.答案:(1)喜欢或不喜欢。
(2)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从和陌生人交往开始的。从入学开始就要同陌生的老师交往,同时要同陌生的同学交往,从小学、中学和大学,到走向社会,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交往是现代人的必修课,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人际能力的关键性尺度。
(3)“生活导师”的忠告有片面性。我们不要惧怕与陌生人交往,而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的社会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学会交往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一般。第(1)(2)小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第(3)小问,生活导师告诫我们不要和陌生人交往,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陌生人也不都是坏人,因此我们不要惧怕与陌生人交往,而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的社会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