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导学案单元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节 1.2 在社会中成长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 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知识目标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重点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难点 引导学生亲近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 识 结 构设问导读基础知识梳理1. 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和 。3.亲社会行为在 和 中养成。(二)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中标画。社会对人的影响(重要作用)?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其途径?表现?结果分别是什么?什么是社会化?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亲社会行为包括哪些?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亲社会行为是怎样养成的?(途径)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参与社会的过程是什么过程?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堂检测基础应用1.希望工程的受益者苏明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每月的900元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从未间断地资助贫困生。她说:“是希望工程改变了她的命运,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 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B. 只有未成年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C. 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D. 我们要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2.亲社会行为包含了谦让、分享、合作、助人等。那么,下列与亲社会行为相悖的是( )A. 九寨沟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参与救援B. 初中生小李参加“庆国庆·东海岸万人徒步”活动C. 小佳和同学合作获得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的冠军D. 八年级学生小郑经常熬夜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3.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 ( )A.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B.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来往C.与人交往,关注自己的发展 D.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通过社会化 ( )A.我们才能实现由“社会的我”向“生物的我”的转变B.我们才能最终独立生存C.我们才能与其他人交往D.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5.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A.越来越单一 B.越来越封闭 C.越来越紧密 D.越来越分离6.19世纪,健康可爱的也登大公国的豪瑟王子不到三岁被篡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绑架,并交给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一年后,他又被单独关入地牢,他17岁被解救出来时像白痴一样,表情简单如幼儿。这告诉我们 ( )①人生离不开交往 ②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发展③被关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痴 ④剥夺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非常残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①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②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③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 ④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可以( )①使我们正确认识社会 ②使我们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③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下滑 ④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提高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生活和劳动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说明( )A.我们离不开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可以离开我们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我们是社会的主人,我们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不受任何约束D.每个人都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没有追求自身正常发展10.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②只有通过社会化,才会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③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为社会作出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拓展提高1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12.辽宁省卓新市有一位55岁叫陈敏的老人对“义工”很痴情。该市成立慈善义工总队后,她是第一个加入该队的人。3年来,在养老院、聋哑学校等各种义工队伍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幸福,我愿把爱心传递到整个社会,让社会成为爱的海洋。(1)她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习空间,也应关注窗外的事情。材料一 小刚是个时政达人,最近他非常关注关于南海仲裁案非法判决,认为临时仲裁庭就中国的南海主权作出的裁定有违历史事实、有违国际法!结合时事热点,他经常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同学们也多关注,同学小磊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他瞎操心。(1)假如你是小刚,该怎样反驳小磊的观点。材料二 小刚还向同学介绍了社会新闻:学生小何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上,他不顾围观路人的善意提醒,立即下车扶起老人,并拨打120。但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老人却坚称是小何绊倒了他。小何立即报警,拨打110,警方到了现场并调取附近的监控后发现,老人是自行骑车摔倒的。(2)从亲近社会的角度,谈谈小何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随堂检测参考答案B 2. D 3.D 4. D 5. C 6.B 7.A 8. B 9.B 10.B 11.(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12.答案:(1)要乐于助人、亲近社会、服务他人,在奉献服务的过程中,体会个人的价值与人生意义等。(2)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和习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规则,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忱地服务社会。13.答案:(1)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有助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或者亲近社会,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亲近社会,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亲近社会,还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解析:本题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在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