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2 遵守规则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2 遵守规则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导学案
单元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课节 3.2 遵守规则
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能力目标: 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重点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难点 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基础知识梳理
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 、 、 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和 。
3.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 的。
(二)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中标画。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点)
2、自由的边界是怎样的?
3、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4、如何遵守社会规则?(2点)
5、什么是他律?
6、什么是自律?
7、我们要怎样维护规则?
8、劝导的技巧有哪些?
9、为什么要改进规则?
10、我们怎样参与改进和完善规则?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风筝断了线,只能飞远,如果风力合适的话,风筝就会越飞越高,如果风力不合适的话,就会失去平衡,就像从高楼上扔下的纸片一样,飞不了多久。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束缚了个人的自由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在规则社会里没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文墨。”孟子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
3.小明上学要迟到了,匆匆忙忙地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在小明前面的几个人直接过去了,小明还是停下来等了五分钟,绿灯亮了才过去,结果上学迟到了。这表明小明( )
①不会合理利用时间 ②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③能自觉遵守规则
④能做到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行为属于自律的是( )
①小洁一个人在路上捡到装有一千多元钱和各种证件的钱夹,她一直等到失主来了交给失了主才回家②教室里没有老师同学们都在安静做作业 ③小红将果皮扔进垃圾箱 ④小明为了不迟到,骑车闯红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近年来,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大妈所喜爱。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区广场上随处可见大妈们在“高音炮”震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却给小区的一些住户带来了烦恼。这告诫我们(  )
①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在广场上跳舞,他人无权干涉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想怎样就怎样 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国庆节前,小王和小林相约到学校出一期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黑板报。当他们骑车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行。小王继续向前骑,小林这时应该选择 (  )
①跟着小王骑过去 ②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过去
③告诉小王,等绿灯亮了再一起过去 ④下车,推着自行车穿过马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0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评价总少不了“没规矩,不负责任”这样的话。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想改变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就要( )
①遵守社会规则 ②彰显个性,不理会他人的看法
③关爱集体,奉献社会 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正在国外度假的黄渤在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地说:“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华)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这条微博得到了过万网友的热议和支持。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现实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③规则可有可无 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目前,泰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广大市民也积极融入创城活动。“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小市民”要求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守规则。为此,我们中学生骑自行车时应当做到(  )
①走非机动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时靠右侧行驶
②自由行驶,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的限制
③不骑车带人,不戴耳机听音乐
④同学之间不能扶身并行或互相追逐、曲折竞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每个人都要以风筝为戒,在自觉接受“他律”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会“自律”。只有这样,才不会掉入万丈深渊。下列对自律和他律说法正确的是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他律就是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③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④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拓展提高
11.一群中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大街上的相邻公用电话亭外面分别贴上了“女士专用”和“男士专用”的字样,然后躲在暗处观察,结果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德国的男同学居然没有丝毫怀疑,都老老实实地在“男士专用”的电话亭外排起了长队,而另一边贴着“女士专用”的电话亭却一直没有人使用。中国留学生躲在一旁“吃吃”地笑个不停,终于忍不住走出来向这些男同学问道:“干吗不去那边那个电话亭?那不是没人吗?”而德国同学却指着贴着的纸条答道:“规定分男女专用,难道不遵守吗?”你对“死板”的德国人有什么看法?
12.一些商贩为了招揽顾客、扩大影响,往往以扩音器为“杀手锏”。不论是固定门店还是走街串巷,不论是闹市还是陋巷,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大促销”“大甩卖”“跳楼价”……叫卖声不绝于耳。此种情况是否扰民,商贩和居民的观点大相径庭。
请你评析以上观点。
13.这个暑期,邮轮旅游无疑是最火的旅行方式。从7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周都有几趟邮轮从天津港出发,承载着成千上万名北京游客出游。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读了这则报道,张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和她的学习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探究准备】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邮轮“规则”,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2)【明辨是非】在活动过程中,李明说:“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对此,学习团队的同学展开了讨论。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3)【请你支招】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为避免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C 2. A 3.B 4.A 5.C 6.B7.B 8. D 9.D 10.A  
德国人的行为说明他们能遵守规则,严格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12.答案 (1)叫卖是商贩招揽生意的一种方式,也是商贩的权利,但叫卖要以不干扰别人、不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
(2)商贩高声叫卖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侵犯了他人合法权利。(或商贩高声叫卖时必须考虑他人感受,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否则就是违法的,同时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3)叫卖声如果超过规定范围就成了噪音污染,这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妨碍他人休息,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4)无论是商贩还是其他公民,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13.【答案】(1)例如:网络、广播、报刊、咨询学校老师等。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所以,要想尽情享受邮轮带来的快乐,就必须遵守邮轮的规则。
(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遵守社会规则就要做到: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