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 地理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课题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授课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山区的含义;说出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组成的;概括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理图表、地形图、地势模型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拼贴地势阶梯、制作地势模型等活动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激发创新意识。教材分析 重 点 拼贴地势阶梯、制作地势模型 难 点 归纳我国地势的特点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上地理课积极主动活泼。同时学生已经经过一学年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复杂,有时要一个学生思考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比较难的,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应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教师多加以引导,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同时要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教 学 思 路 设 计 或 设 计 流 程 图一、设计思路:通过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归纳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通过拼贴地势阶梯、制作地势模型归纳和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以教育学家杜威“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和二期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二、设计流程1、激情导入: 引出《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的课题2、自主学习: 完成课堂导学单 归纳中国地形的特点3、合作探究: 拼贴地势阶梯 制作地势模型 归纳中国地势的特点4、达标检测: 巩固知识5、魅力总结: 总结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包含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魅力总结 直接导入课题1、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单2、引导学生自行讲评课堂导学单引导学生完成拼贴地势分界线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活动3、引导学生完成制作地势模型活动4、引导学生归纳地势的特点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检测和交流检测结果。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 完成课堂导学单讲评课堂导学单按小组完成:1、完成拼贴地势分界线活动2、进行抢答活动3、完成制作地势模型活动4、归纳地势的特点独立完成检测,交流检测的结果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归纳地形的特点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检验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反思 本节课第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个知识点不难,因此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处理采取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讲评的方法。第二个重要的知识点为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用橡皮泥自己制作地势模型总结出我国地势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体来说本节课效果较好,学生有很强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较高,对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处理可能略简单。课堂导学单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形类型:A、B、C分别是 __________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平原、高原、山地2、我国地形类型有__________种A、7 B、6 C、53、我国地形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A、复杂多样 B、简单单一4、山区:是指山地、丘陵以及比较崎岖的高原分布的地区。我国山区面积__________A、小 B、大达标检测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A、地形单一 山区面积广大 B、地形多样 山区面积小C、地形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单一 山区面积小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A、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 B、东高西低 呈三级阶梯C、南高北低 呈四级阶梯 D、北低南高 呈四级阶梯3、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A、天山-阴山 B、昆仑-祁连-横断山脉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长白山-武夷山脉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天山-阴山 B、昆仑-祁连-横断山脉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脉5、山区指的是什么?A、山地 B、山脉 C、丘陵D、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